汽车车窗雨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950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清洁汽车车窗的雨刷器。雨刷器(10)具有一个位于待清洁窗面上的细长的橡胶弹性的擦拭条,它被基本上与纵轴线平行地固定在细长的弹性支架(12)上,在支架的中部安装有一个连接装置(16),其上装有一个驱动擦拭杆(18)之间窗面加载的对置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具有两个相互间隔开的并垂直于驱动方向延伸的且相互平行地在车窗垂直平面上定位的限位面(36),它与擦拭杆的对置限位面配合作用,当两个相互连接的部件(12或16)中之一装有弹性可偏转的卡位装置时,由于它与另一部件(16或12)的对置卡位装置相互作用,则使这两个构件处于制动定位,这样即可获得一个无问题的和成本低廉的连接装置与支架的结构配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限定的雨刷器情况下,支架应在雨刷器所扫描的整个擦拭区域上确保由擦拭杆施加的雨刷器在窗面上的压力尽可能均匀地分布。通过未受力支架的一个适宜的弯曲度(亦即当雨刷器未靠置在车窗面上时),可使在雨刷器运行时完全靠置在窗面上的擦拭条的端部通过被张紧的支架加载于窗面上,即使球面形弯曲的车窗的弯曲半径在每个雨刷器位置上是变化的。依此,雨刷器的曲率应当略大于在擦拭区域中待清洁车窗面的曲率。这样,该支架就可替代费用昂贵的支承弓形结构,其带有两个如常规的雨刷器式的安装在擦拭条上的弹性轨条。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权利要求1所述类型的雨刷器。在已知的这种雨刷器(DE2614457A1)中,限位表面安置在一个与支架一体连成的附件上,该附件属于雨刷器连接到被驱动的擦拭杆上的装置。因此,这个附件的用材同支架用材一致。当认为支架可能无关紧要时其可用塑料制成,因此,支架连同附件通过注塑成一个相应的形状而被制成。而当支架应由金属制成时,对其提出两个完全不同的要求。其一是支架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其二是所述附件应从支架所在平面中弯出约90度,并在该位置上固定,从而使在雨刷器工作时在雨刷器和擦拭杆之间产生的载荷就会作用到所述的限位表面上。然而在实践中人们若对材料选择不做出不利的让步时就不可能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在另一个公知的雨刷器(DE1247161)中,支架上带有一个设为单独构件的连接装置。这个连接装置借助于铆接方式与支架固定连接。这需要在支架上钻孔,以便在孔内实现机械铆合,这样将导致一个不希望的和不可控制的支架压力的变化,从而,使雨刷擦拭窗效果劣化。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构成的雨刷器中,支架和连接装置各自的材料选择均可按其合理要求得到满足。这两个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是通过一个构件在另一个构件上简单的卡位装置实现的,同时制造成本低,其中,一个构件的卡位装置与另一个构件的对置卡位装置达到相啮合时,就可实现所希望的定位。从制造工艺角度出发,将卡位装置配置在连接装置上可以是有利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变形设计方案,该卡位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卡位凸肩,它位于相对车窗窗面至少接近平行的平面上,这个卡位凸肩与支架上的对置卡位凸肩相对应设置,而且,雨刷器工作时产生的力不会作用到卡位力的方向上,于是,确保了支架和连接装置之间长久的和可靠的连接。一个连接装置在支架的轴向上看之精确的配置是如此实现的,即,该卡位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肩,它与支架的纵轴线成横向安置,另外和这个定位凸肩相对应地在支架上设置一个对置定位凸肩。在推荐的实施方案中,卡位凸肩或定位凸肩安置在一个位于连接装置上并朝支架弹性加载的舌部之自由端部上。不用特别的结构耗费就可以实现上述卡位装置,此时,和卡位凸肩或定位凸肩对应设置的对置卡位凸肩或对置定位凸肩是通过一个在支架上设置的凹槽构成的。又一种雨刷器结构的简化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连接装置是由一种弹性塑料制成的,所述舌部与连接装置一体化形成。连接装置具有两个相互隔开,垂直于驱动方向延伸的颊部件,它们相互平行并在垂直于车窗平面的平面中定位,而卡位装置按照目的要求与连接装置的颊部件相连接。一个连接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如此获得,即,它在垂直于雨刷器的纵轴线的方向上看具有一个大致为U形的横截面,它的U-基板靠置在支架上,它的两个U-支腿构成上述颊部件。当颊部件各自具有从U-基板上伸出,并为条状的加长条时,它们在雨刷器的工作方向上测出的相互间距,与在装配位置上设置的,在工作方向上测出的支架宽度相协调一致,这样,连接装置精确地被导引到支架上,从而在雨刷器工作时作用在这两个相互连接的构件上的力被可靠地传递,同时,所述卡位连接不会因此受到损伤。这种固定卡位可特别简单地如此实现,即,在连接装置的两个U-支腿至少之一上设有至少一个可从支腿平面中偏移的舌部,它一直伸到U-支腿的条状加长条的区域内,其中,在此处该舌部设置的自由端上构成一个卡位钩并带有面向U-基板的卡位凸肩,并且在卡位凸肩和U-基板之间的间距和支架的厚度相一致。以此方式,相对连接装置远离的支架下侧可被用作对置卡位凸肩。而其它与此相关的结构设置可被省略。在优选实施例的情况中,在连接装置具有一个可配置于支架之上表面的基板时,可以有优点的是,在这个基板上配置所述卡位装置。同时,这个卡位装置安置在一个与基板连接的可对支架弹性加载的舌部之自由端上,并通过一个朝支架指向的突起构成,该突起具有定位凸肩。在这种情况下,当在支架上通过一个凹槽构成与上述定位凸肩相对应的对置定位凸肩时,则可实现经济合理的卡位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结构方案,提供了连接装置在支架上的很好的导引安装,它是如此实现的,即,连接装置在其基板之面向车窗面的一侧面上至少具有两个沿支架纵轴方向延伸的,含有L形截面的导引条,它的从基板远离的L-支腿是相互爪对的配置,它的(两个)另一L-支腿之间的间距和支架的宽度相一致,而这一个L-支腿和基板之间的间距和支架的厚度相协调一致。下面结合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有优越性的变型方案和实施结构。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雨刷器的侧视图,图2是图1雨刷器的顶视图,图3是雨刷器的连接装置的侧视图,其用于驱动擦拭杆,图4是图3的连接装置的底视图,图5是图3的连接装置的顶视图,图6是沿图3的剖示线Ⅵ-Ⅵ剖开的连接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3的剖示线Ⅶ-Ⅶ剖开的连接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6的剖示线Ⅷ-Ⅷ剖开的连接装置放大剖视图,并带有描绘的支架的中间部分,图9是又一种连接装置结构的侧视图并带有沿图11的Ⅸ-Ⅸ线剖开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图9的连接装置的底视图,图11是图9的连接装置的顶视图,图12是沿图9的Ⅻ-Ⅻ线剖开的连接装置的剖视图。图1和图2所示的雨刷器10具有一根细长的弹性支架12,在其下侧固装一个橡胶弹性的擦拭板条14。在支架12的上侧面安置一个连接装置16,雨刷器10通过这个连接装置可与一个被驱动的擦拭杆18可拆卸地相连接。在擦拭杆18的自由端20上形成一个用作对配连接装置的套钩,它套握在雨刷器之连接装置16的关节销栓22上。在擦拭杆18和雨刷器10之间的安全措施是采用图中未示出的,公知的安全装置实现的,例如转接器。擦拭杆18和依此在该端部20上的套钩受到朝向待擦拭窗面方向的加载力(图1箭头24所示),该待擦拭的表面在图1中用点划线26表示。因为该点划线26应该表明所示窗面之最大的弯曲率,因此可清楚看出的是,依其两端靠置在窗面上的雨刷器的曲率要大于这个最大的窗面曲率。在(箭头24)挤压力作用下雨刷器10以其雨刷唇28在其整个长度上贴合在车窗表面26上。同时,在弹性的支架12中建立一个应力,它使得擦拭条14或其雨刷唇28在其整个长度上按规定靠置在车窗玻璃上,因此,使雨刷唇18在雨刷器沿双箭头方向29运动的情况下(如图2中双箭头29所示)始终靠置在车窗面26上。下面首先参照图3-8说明将连接装置16安装在支架上的连接件的情况。在从车窗面26背离的支架12之上表面上安装的连接装置16具有一个大致为U形的横截面。依此,它包括一个U-基板30和两个相互间隔开垂直安装在U-基板30上的U-支腿32,34,雨刷器的擦拭杆18在进行擦拭时置于这两个U-支腿之间,擦拭杆依靠其套钩形的自由端20套装在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窗用雨刷器(10),具有一个可靠置于要擦拭的车窗玻璃面上的细长的橡胶弹性的擦拭条(14),它基本上平行地固定在一根细长的弹性支架(12)上,该弹性支架称为第一构件,在其中间部位安装一个连接装置(16),其作为另一构件用于一个驱动擦拭杆(18)以向车窗加载的对配连接装置(20);该连接装置(16)上具有两个相互间隔开并垂直于驱动方向延伸的且平行地定位在窗面垂直面上的限位表面(36),它们与擦拭杆(18)的对置限位面配合作用,其特征在于:这两个相互连接的构件(12及16)之一设有弹性可偏转的卡位装置,它与另一构件(16及12)的对置卡位装置相互配合作用,以实现这两个构件(12和16)的制动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梅克尔T科特拉尔斯基J赖斯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