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9737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包括脱灰室、设置于所述脱灰室内部的挡灰机构及位于所述挡灰机构上方的喷淋机构,所述脱灰室具有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及排液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包括位于脱灰室内部的排气口,所述挡灰机构的位置高于所述排气口的位置,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脱灰室内的喷淋头及连接于所述喷淋头的喷淋管路,所述脱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气口处的挡灰罩及位于所述挡灰罩上方的第一挡灰板及第二挡灰板,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设置成弧形状,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分别具有第一、第二下端缘,所述第一、第二下端缘与所述挡灰罩的高度差介于25~5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灰效率高,设备制造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 目.0
技术介绍
脱灰装置用于脱除气体中含有的固态灰尘,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现有技术中,脱灰装置通常包括用于挡落灰尘的挡灰构件,及用于喷洒液体的喷淋机构,通过将水喷淋方式及挡灰方式相结合,来实现气体中灰尘的消除。然而,由于档灰板设置成平面状,气体中的灰尘容易粘附于所述平面状档灰板上,且挡灰板之间的间距过大,导致除灰装置的除灰效率不佳,甚至出现设备管路堵塞,不能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除灰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其包括脱灰室、设置于所述脱灰室内部的挡灰机构及位于所述挡灰机构上方的喷淋机构,所述脱灰室具有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及排液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包括位于脱灰室内部的排气口,所述挡灰机构的位置高于所述排气口的位置,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脱灰室内的喷淋头及连接于所述喷淋头的喷淋管路,所述脱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气口处的挡灰罩及位于所述挡灰罩上方的第一挡灰板及第二挡灰板,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设置成弧形状,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的曲率半径介于60?14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的曲率半径介于80?11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下端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所述挡灰罩的水平宽度的比值介于0.3?0.7 ο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下端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介于30?45mm,所述挡灰罩的水平宽度介于50?11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分别具有第一、第二下端缘,所述第一、第二下端缘与所述挡灰罩的高度差介于25?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将第一、第二挡灰板设置成弧形状,除灰效率高,脱灰室内不宜残留灰尘,设备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除灰装置100包括脱灰室1、设于脱灰室I内部的挡灰机构以及用于喷洒液体的喷淋机构。脱灰室I连通有进气管道10、出气管道4以及排液管道5,进气管道10位于脱灰室I的底端,而出气管道4位于脱灰室I的顶端,排液管道5同样设置于脱灰室I的底端。本实施方式中,混有灰尘的气体从进气管道10进入脱灰室I内,在挡灰机构的作用下,部分灰尘因自身重力原因,往脱灰室的底端运动,于此同时,喷淋机构处于开启状态,气体中残留的灰尘被喷淋机构所喷洒的液体洗涤下来,并通过排液管道5排出至脱灰室外部,排液管道5包括一段起到气密封作用的液封管路51,从而实现气体脱灰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除灰装置包括脱灰室1、设置于所述脱灰室I内部的挡灰机构及位于所述挡灰机构上方的喷淋机构,所述脱灰室具有进气管道10、出气管道4及排液管道5,进气管道1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管12和第二管14,所述进气管道10包括位于脱灰室I内部的排气口,所述挡灰机构的位置高于所述排气口的位置,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脱灰室内的喷淋头32及连接于所述喷淋头32的喷淋管路3,所述脱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气口处的挡灰罩16及位于所述挡灰罩16上方的第一挡灰板2a及第二挡灰板2b,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设置成弧形状,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分别具有第一下端缘22a、第二下端缘22b,所述第一下端缘22a、第二下端缘22b与所述挡灰罩16的高度差介于25?50mm。 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灰板2a及第二挡灰板2b的曲率半径介于60?140mm,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的曲率半径介于80?110mm。经试验表明。该取值范围可以确保除灰装置具备最佳脱灰效果。 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端缘22a、第二下端缘22b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所述挡灰罩16的水平宽度的比值介于0.3?0.7。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端缘22a、第二下端缘22b之间的水平距离介于30?45mm。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挡灰罩16的水平宽度介于50?110mm。 综上,本技术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将第一、第二挡灰板设置成弧形状,除灰效率高,脱灰室内不宜残留灰尘,设备制造成本低廉。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其包括脱灰室、设置于所述脱灰室内部的挡灰机构及位于所述挡灰机构上方的喷淋机构,所述脱灰室具有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及排液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包括位于脱灰室内部的排气口,所述挡灰机构的位置高于所述排气口的位置,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脱灰室内的喷淋头及连接于所述喷淋头的喷淋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气口处的挡灰罩及位于所述挡灰罩上方的第一挡灰板及第二挡灰板,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设置成弧形状,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的曲率半径介于60~14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其包括脱灰室、设置于所述脱灰室内部的挡灰机构及位于所述挡灰机构上方的喷淋机构,所述脱灰室具有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及排液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包括位于脱灰室内部的排气口,所述挡灰机构的位置高于所述排气口的位置,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脱灰室内的喷淋头及连接于所述喷淋头的喷淋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气口处的挡灰罩及位于所述挡灰罩上方的第一挡灰板及第二挡灰板,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设置成弧形状,所述第一、第二挡灰板的曲率半径介于60?14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弧形挡灰板的除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保税区冠祥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