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春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9283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4:46
一种能够去除空气中固体颗粒物的空气净化装置。设计下部水洗空气模块,待净化空气由底部容器中央泵入,于装水容器内水中利用浮力上升,由下往上依次通过平行于水平面的多层空气分隔滤网,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加湿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分离空气中固体颗粒物。设计上部粘气模块,在箱体一面交错插入挡气板,形成连续S形空气通道,挡气板设计有上下突出的自流加湿海绵柱群,利用湿润海绵柱粘住空气中固体颗粒物。达到去除空气中固体颗粒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用于空气中固体颗粒物去除。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空气过滤中固体颗粒物过滤技术各有缺点。无论是HEPA过滤、活性炭过滤、负离子法还是静电技术,其技术和生产工艺都较为复杂,且生产成本高,使用成本高,还难以保证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空气固体颗粒净化装置技术复杂,生产工艺难度高,使用成本高的特点,提供一种空气固体颗粒物净化装置,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原理、技术简单,生产工艺简单,维护简单,除了微量耗电和水,不需要使用成本。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集洗气模块与挡气粘尘模块于一体的去除空气中固体颗粒物的装置。该装置中洗气模块为水平安装的容器,上端设空气出口,容器内装干净水,进气口位于容器底部。进气口上方,装有扁平筒状空气分隔器,盖住进气口,空气分隔器下部开口,通过接口与容器底部固定,顶部为水平安装的空气分隔滤网用以将较大空气气泡分隔为较小气泡,并在顶部设有接口用以安装多层空气分隔器。空气分隔器依次从下往上平行排列,最上一层空气分隔器安装高度低于容器内水位线。空气经进气口泵入后在水中形成气泡,气泡由下至上依次通过每层空气分隔器中的空气分隔滤网,数次形成较小气泡,从容器底部升出容器水平面,在水中气泡中的固体颗粒物遇水则留在水中。另外,容器内壁设吸音孔,降低噪音,每层空气分隔器筒身下部设有对流孔,为容器内部水流动的通道。该装置中挡气粘尘模块为可插入多层粘尘挡气板的箱体,安装在洗气模块正上方,上端设空气出口,下端设空气进口,空气进口与下方洗气模块中的空气出口连接。挡气板纵深长度与箱体纵深长度一致,宽度大于箱体宽度的一半,小于箱体宽度。箱体一面,从下往上,左右交错设有平行于水面的挡气板插口,插口宽度与挡气板宽度一致可插入挡气板,设于右边的挡气板插口右端,紧靠箱体右端内壁,设于左边的插口左端,紧靠箱体左端内壁。挡气板完全插入后,在箱体内部形成连续S形空气上升通道。挡气板上下设有海绵柱群,点阵排列,加湿后可以粘住固体颗粒物。设有加湿水泵,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至洗气模块容器下部,进水口低于洗气模块水位线。出水口设于最高一层挡气板之上,出水口设有过滤装置。经过过滤的水,从上往下,自流经每层挡气板,给每层挡气板的海绵柱加湿,多余的水,流入下层洗气模块容器。从下方洗气模块中上升的气流,经过箱体内插入挡气板形成的S形上升通道,通过湿润海绵柱群时,固体颗粒物被粘住,经过净化的空气从上端空气出口流出。达到去除空气中固体颗粒物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简单的原理和结构,去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生产和使用成本都很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空气净化装置纵剖面构造图。图1中:1、洗气模块。1.1.进气口 ;1.2.空气泵;1.3.单向阀;1.4.固定接口 ;1.5.对流孔;1.6.空气分隔滤网;1.7.空气分隔器;1.8.水位线。图1中:2、挡气粘层模块。2.1固定密封接口;2.2进气口;2.3挡气板;2.4粘尘海绵柱;2.5过滤盒及出水口 ;2.6进水管;2.7空气出口 ;2.8加温水泵。【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洗气模块I,空气经空气泵1.2经过单向阀1.3从进气口 1.1进入,空气分隔器1.7通过1.4固定接口固定,上下多层,其中空气分隔滤网1.6,平行于水平面安装,最高层不超过洗气模块内装干净水的水平面1.8。空气分隔器筒壁下部设有对流孔1.5。空气泵入后形成气泡,依次经过空气分隔滤网时,多次形成更小气泡。气泡中的固体颗粒物遇水后变湿,不再随空气上升,气泡上升到水平面1.8后完成洗气净化。在图1中,挡气粘尘模块2,通过下部密封固定接口 2.1与洗气模块相连,空气通过进气口 2.2进入挡气粘尘模块。在洗气模块不断涌出空气的情况下,气流沿着挡气板2.3设置形成的连续S形上升通道上升,设置于挡气板上的上下突出的海绵柱群2.3,通过加湿水泵2.8抽水自流加湿,湿润海绵柱群与空气接触,粘住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最终经过净化的空气通过空气出口 2.7释放。加湿水泵2.8的进水管2.6接到下方洗气模块中下部,进水口位于洗气模块水位线1.8之下。泵出的水经过过滤盒和出水口 2.5流出,过滤盒和出水口安装高度于最高一层挡气板2.3之上。经过过滤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自流经过每层档气板2.3,给每层挡气板的海绵柱群2.4加湿,多余的水流入下方洗气模块I。【主权项】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下部容器设计空气从底部中央泵入,于水中自行上升,利用多层安装的平行于水平面的空气分隔滤网将空气多次分隔为较小气泡,增大空气与水接触面,加湿并去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上部箱体一面设计可水平插入挡气板的插口,挡气板纵深长度与箱体一致,宽度大于箱体宽度的一半,小于箱体宽度,从下往上,左右交错,插口宽度与挡气板宽度一致,设于右边的挡气板插口右端,紧靠箱体右端内壁,设于左边的挡气板插口左端,紧靠箱体左端内壁,挡气板上设有水泵抽水自流加湿的上下突出的吸水海绵柱群,用以粘住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待净化空气进气口位于下部容器底部中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空气分隔滤网多层平行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挡气板纵深长度与箱体一致,宽度大于箱体宽度的一半,小于箱体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挡气板设有上下突出的吸水海绵柱群,点阵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上部箱体一面设计可水平插入挡气板的多个插口,从下往上,左右交错,插口宽度与挡气板宽度一致,设于右边的挡气板插口右端,紧靠箱体右端内壁,设于左边的挡气板插口左端,紧靠箱体左端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加湿水泵的出水口位于最高一层挡气板之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每层挡气板均可拆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每层空气分隔滤网均可拆卸。【专利摘要】一种能够去除空气中固体颗粒物的空气净化装置。设计下部水洗空气模块,待净化空气由底部容器中央泵入,于装水容器内水中利用浮力上升,由下往上依次通过平行于水平面的多层空气分隔滤网,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加湿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分离空气中固体颗粒物。设计上部粘气模块,在箱体一面交错插入挡气板,形成连续S形空气通道,挡气板设计有上下突出的自流加湿海绵柱群,利用湿润海绵柱粘住空气中固体颗粒物。达到去除空气中固体颗粒物的目的。【IPC分类】B01D50-00【公开号】CN104548839【申请号】CN201410786925【专利技术人】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赖春【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是:下部容器设计空气从底部中央泵入,于水中自行上升,利用多层安装的平行于水平面的空气分隔滤网将空气多次分隔为较小气泡,增大空气与水接触面,加湿并去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上部箱体一面设计可水平插入挡气板的插口,挡气板纵深长度与箱体一致,宽度大于箱体宽度的一半,小于箱体宽度,从下往上,左右交错,插口宽度与挡气板宽度一致,设于右边的挡气板插口右端,紧靠箱体右端内壁,设于左边的挡气板插口左端,紧靠箱体左端内壁,挡气板上设有水泵抽水自流加湿的上下突出的吸水海绵柱群,用以粘住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赖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