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离心风机及嵌入式空调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564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离心风机及嵌入式空调内机,为解决现有离心风机噪音大等问题而设计。该扇叶的前端具有由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相交构成的向内收缩的凹部;所述扇叶前端下边缘由第二曲线和底面曲线相交形成向前凸出的分拨角。同时提出一种具有该扇叶结构的离心风机以及具有该离心风机的嵌入式空调内机。当扇叶运行时,在分拨角处形成的风波与凹部形成的风波相位相差180度,可以相互抵消,因此能够较大幅度的降低扇叶与空气的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在保证风量的同时降低了该嵌入式空调内机的噪音,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具有该扇叶结构的离心风机以及具有该离心风机的嵌入式空调内机。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器的不断普及,空调器的噪声问题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特别是由于用户对空调噪声的主观感觉比其他性能更加明显,因此用户对空调的噪声要求比其他性能更高。此外,噪声的大小直接影响空调的整体性能,进而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解决空调器的噪声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各大空调器厂家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空调内机的风机系统而言,噪音产生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五类:1.因叶片回转而产生噪音,叶片旋转时会与空气产生摩擦,或发生冲击;2.因叶片产生涡流时也会产生噪音;3.因叶片产生乱流而产生噪音;4.与空调器壳体产生共振而产生噪音;5.风机以外部件引起的噪音。而前三种噪音的产生与风机的叶形关系密切,叶形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风机的性能,并进而影响到空调器整机的性能。目前空调行业的风扇叶面大多光滑平整,降低噪音的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在保证风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噪音的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在保证风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噪音的离心风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降低噪音效果好的嵌入式空调内机。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所述扇叶的前端具有由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相交构成的向内收缩的凹部;所述扇叶前端下边缘由第二曲线和底面曲线相交形成向前凸出的分拨角;优选的,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扇叶前端的中部。优选的,所述分拨角的头部为尖头或呈圆弧过渡。优选的,所述扇叶为螺旋曲板形。优选的,所述扇叶的上部向上收缩形成截面呈梯形的凸台。优选的,所述分拨角的前端位于所述凸台前端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相交呈钝角。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具有上述的扇叶结构。优选的,所述扇叶为奇数片。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嵌入式空调内机,所述空调内机具有上述的离心风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扇叶的前端中部设置凹部,扇叶前端的下边缘设置分拨角,当扇叶运行时,分拨角首先对空气进行扰动形成第一风波,然后凹部对空气的扰动形成与第一风波相位相差180度的第二风波,第一风波与第二风波相互抵消,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扇叶与空气的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在保证风量的同时降低了离心风机的噪音,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风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风机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扇叶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扇叶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扇叶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扇叶的主视图。图中,1、扇叶;2、凸台;3、凹部;31、第一曲线;32、第二曲线;4、分拨角;41、底面曲线;5、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球鼻艏又称球型艏,简称球艏,是设计水线以下近似呈球状的船首部。船舶航行时的阻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船身与水的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二是船首劈波斩浪时的碰波和兴波阻力。船体的流线型设计是为了减少水的粘性所形成的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安装球鼻艏则是为了减少航行中的兴波阻力和破波阻力。在没有球鼻艏时,船首会激起很大的水波,产生较大阻力,而球鼻艏向前伸出一段,可以先激起一个水波,然后船首激起的水波在相位上正好相差180度,可以与之相抵消,从而较大幅度地减小兴波阻力。据资料统计,兴波阻力可以降低8%左右,从而节省燃料,提高了船舶的航速。对于空气而言,原理也是如此,该种结构可以有效降低与空气的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将上述的技术原理应用于离心风机扇叶的结构设计中,能够有效降低扇叶与空气的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从而降低离心风机的噪音。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一种离心风机。图1和图2是本实施例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离心风机包括沿中心轴5均匀分布的七片扇叶1。扇叶1的结构如图3至图5所示,扇叶1整体为螺旋曲板形,能够有效减小扇叶1运行中的阻力,其上部向上收缩形成截面呈梯形的凸台2,其前端的中部具有由第一曲线31和第二曲线32相交构成的向内收缩的凹部3,第一曲线31和第二曲线32相交呈135度,其前端的下边缘由第二曲线32和底面曲线41相交形成向前凸出的分拨角4,分拨角4的头部为尖头。分拨角4的前端位于凸台2前端的内侧。其中,第一曲线31、第二曲线32以及底面曲线41均为平滑曲线。当扇叶运行时,分拨角4首先对空气进行扰动形成第一风波,然后凹部3对空气的扰动形成与第一风波相位相差180度的第二风波,第一风波与第二风波相互抵消,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扇叶1与空气的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在保证风量的同时降低了离心风机的噪音,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其中,扇叶的片数不局限于七片,可根据离心风机的具体型号设置数量,一般设置为奇数片;分拨角的头部可以为尖头,也可以呈圆弧过渡,如图6所示;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相交的角度不局限于上述的135度,能够使得第一风波与第二风波相互抵消即可;凹部不局限于设置在扇叶前端中部,中部略靠上或靠下的位置均可。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一种嵌入式空调内机,该空调内机具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离心风机,由于扇叶具有凹部和分拨角,当扇叶运行时,在分拨角处形成的风波与凹部形成的风波相位相差180度,可以相互抵消,因此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扇叶与空气的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在保证风量的同时降低了该嵌入式空调内机的噪音,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9/CN104564805.html" title="一种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离心风机及嵌入式空调内机原文来自X技术">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离心风机及嵌入式空调内机</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1)的前端具有由第一曲线(31)和第二曲线(32)相交构成的向内收缩的凹部(3);所述扇叶(1)前端下边缘由第二曲线(32)和底面曲线(41)相交形成向前凸出的分拨角(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叶(1)的前端具有由第一曲线(31)和第二曲线(32)相交构成的
向内收缩的凹部(3);
所述扇叶(1)前端下边缘由第二曲线(32)和底面曲线(41)相交形成向
前凸出的分拨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
部(3)设置于所述扇叶(1)前端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
拨角(4)的头部为尖头或呈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离心风机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扇叶(1)为螺旋曲板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朱训智崔丽敏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