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散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8391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炭纤维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散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的碳纤维存在强度低和制备过程中炭纤维分散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分散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上油集束、短切、预不熔化处理、喷润渗透剂、不熔化处理、高温热处理和上浆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和制备过程中炭纤维分散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炭纤维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高分散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与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电磁波干扰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公害。同时,目前大量使用的电子产品的壳体材料已由橡塑材料替代了原来的金属或有效屏蔽材料,而橡塑材料通常是绝缘体,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因此研究防静电、电磁屏蔽导电材料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导电塑料、橡胶复合材料多采用炭黑、金属粉末与塑料、橡胶共混制备。所制备材料存在填充量大、加工困难、造价高、制备工艺复杂、综合性能低等缺点。而炭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高分子材料,不仅具有导电性,而且综合性能良好,与其他导电填料相比,具有密度小(1.5~2.0g/cm3),力学性能好,材料导电性能持久等优点。但炭纤维填充到塑料、橡胶基体中的关键是分散困难,易成团,长径比很难保持,且与树脂相容性差。传统方法采用硝酸、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改变分散性与相容性,但效果有限,这就给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分散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上油集束:沥青炭纤维原丝在熔融纺制过程中,采用纺丝油轮,以无机固体微粒集束油剂使原丝集成1K‑48K纤维束,无机固体微粒集束油剂的上油率为沥青炭纤维原丝重量的0.1%‑1.5%;2)短切:将上油纤维束丝切成2mm‑120mm的短切丝束;3)预不熔化处理:以温度为100‑250℃、风速为1‑10m/s的热风处理短切丝束0.5‑1h;4)喷润渗透剂:把耐高温型氟碳表面活性剂、水溶性硅油和水混合配制成表面张力为10‑35dyn/cm的渗透剂,用渗透剂对预不熔化处理后的短切丝束进行喷润,渗透剂喷润比例为短切丝束重量的3‑15%;5)不熔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散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上油集束:沥青炭纤维原丝在熔融纺制过程中,采用纺丝油轮,以无机
固体微粒集束油剂使原丝集成1K-48K纤维束,无机固体微粒集束油剂的上油率
为沥青炭纤维原丝重量的0.1%-1.5%;
2)短切:将上油纤维束丝切成2mm-120mm的短切丝束;
3)预不熔化处理:以温度为100-250℃、风速为1-10m/s的热风处理短切
丝束0.5-1h;
4)喷润渗透剂:把耐高温型氟碳表面活性剂、水溶性硅油和水混合配制成
表面张力为10-35dyn/cm的渗透剂,用渗透剂对预不熔化处理后的短切丝束进
行喷润,渗透剂喷润比例为短切丝束重量的3-15%;
5)不熔化处理:以温度为250-300℃、风速为1-10m/s的热风处理喷润短
切丝束0.5-2h;
6)高温热处理:将不熔化处理后的短切丝在600-1200℃温度下进行高温炭
化,在1500-3000℃温度下进行石墨化;
7)上浆:将高温热处理后的短切炭纤维浸渍上浆剂0.3-10min,烘干即制
得高分散性炭纤维,所述上浆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分散剂5%-45%,
渗透剂0.5%-10%,抗静电剂0-2%,树脂乳液10%-50%,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散性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峰康秀珍伍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创越炭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