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梁专利>正文

车用远近光自动变换感应式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486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用远近光自动变换感应式控制器。由光感受器、控光操纵装置、传导装置、半球凹镜、变光驱动装置、变光电极触区、壳体等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感受器所接收外来光线强弱变化的信号,经传导与放大作用后,从而引起热敏气体的温度与体积发生相应变化来改变车辆的远光或近光电路的开闭,实现远近光自动变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夜间行车提供灯光自动变换的保障,极大减轻司机的操作强度,适用安装于任何种类机动车辆。(*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灯光控制器,特别是一种车用远近光自动变换感应式控制器。目前车辆夜间行驶对于驾驶人员而言最头痛的是大灯光眩目与车辆交会时灯光的不断变换带来的紧张与疲劳。两车交会时受大灯光强烈的刺激,司机瞬间视觉错乱不能正确判断而及时避让对方车辆,极易酿成交通事故。为避免大灯光的刺激,交通法规要求驾驶员必须适时地操作变光开关。而现在车辆所使用的变光开关为手动或脚踏的机械式,这样就必然带来驾驶员为操作变光开关手忙脚乱的精力分散的结果,不仅加大司机的操作强度,而且于安全行车极其不利。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既能减轻驾驶员操作强度又能自动调控车辆交会时远近灯光变化的技术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在车辆远近灯光自动变换控制上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十分有效减轻驾驶人员夜间行车的操作强度、能根据外部光线强度而自动调控车辆远近光的感应式控制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技术包括光感受器、控光操纵装置、传导装置、半球凹镜、变光驱动装置、变光电极触区、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被支架板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其中光感受器分为凸透镜、光线通道处于上半部位的左端,光感受器通过缧纹与控光操纵装置联通,上半部中间为传导装置,上半部右端为变光驱动装置与变光电极触区,壳体的下半部位为半球凹镜,支架板固定传导装置的光导纤维枝束与变光驱动装置的温控管,光导纤维枝束处于半球凹镜之上、凸面镜处于半球凹镜之球心位置,变光驱动装置通过温控管中的活动式活塞、联动杆与变光电极触区相联。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控光操纵装置由遮光片、控制簧、控制杆、控光电位开关、固定转向栓、遮光槽窝构成,控制簧一端与遮光片右下端相接,另端固定在光线通道上壁,控制杆与遮光片之左上端相联动绕固定转向栓左右运动、控制杆与壳体右外侧的控光电位开关相接。传导装置由光导纤维主束和光导纤维枝束组成,光导纤维主束前端以缧纹与控光操纵装置的光线通道相接通,光导纤维枝束之末端固定于支架板、在支架板上成圆形状分布。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变光驱动装置由温控管、凸面镜、热敏气体室、活动式活塞、联动杆、联杆固定栓、联杆拉簧、构成,温控管底部为凸面镜,热敏气体室、活动式活塞处于温控管壁内,联动杆下端与活动式活塞相联、其中端有联杆固定栓,联杆拉簧与联动杆相联。变光电极触区包括远光电极触片、近光电极触片、分光电极触头、控光电位开关构成,分光电极触头位于变光驱动装置的联动杆之右顶端通过电路与控光电位形状相接联,远光电极触片、近光电极触片分别固定在分光电极触头之上下部位,通过电路与车辆的灯相联通,分光电极触头上下移动可分别接通远光电极触片和近光电极触片的电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外部强光时变光驱动装置与变光电极触区关系位置示意图。图4为外部弱光时变光驱动装置与变光电极触区关系位置图。图5为控制杆与遮光片、控制簧的联接图。图6为本技术与车辆电源、车灯的联接电路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4,本技术由光感受器1、控光操纵装置2、传导装置3、半球凹镜4、变光驱动装置5、变光电极触区6、壳体7、凸锈镜8、光线通道9、遮光片10、控制簧11、控制杆12、光导纤维主束13、光导纤维枝束14、支架板15、温控管16、凸面镜17、热敏气体室18、活动式活塞19、联动杆20、联杆固定栓21、联杆拉簧22、远光电极触片23、近光电极触片24、分光电极触头25、控光电位开关26、固定转向栓27、遮光槽窝28等组成。壳体7通过平行于底侧面的支架板15分为上下两大部分,上半部分从左到右设有光感受器1、控光操纵装置2、传导装置3、变光驱动装置5、变光电极触区6,下半部分设有半球凹镜4。壳体7上半部分之左端设有凸透镜8、光线通道9与光导纤维主束13、光导纤维枝束14相联通,在光线通道9的中部位设有控光操纵装置2有关的遮光片10、控制簧11、控制杆12,以开闭光线通道9。光导纤维枝束14其末端成圆形状固定于支架板15上、与壳体7下半部分的半球凹镜4形成上下关系以光线相发生联系。半球凹镜4的球心部位为凸面镜17,也通过光线相联系。温控管16固定于支架板15、被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于温控管16底部凸面镜17,与设于其中部的活动式活塞19之间构成温控管16之中心的热敏气体室18空间,联动杆20一端与活动式活塞19固定、另端被联杆拉簧22牵制、绕联杆固定栓21而转动,联动杆20之右顶端嵌设有分光电极触头25通过电线与控光电位开关26相接通、又通过上下移动而与固定于其上下两侧的远光电极触片23、近光电极触片24相接以构成远光或近光的电路。光线通道9的中部上侧设有遮光槽窝28,其内设有遮光片10、控制簧11、固定转向栓27,遮光片10被固定转向栓27一端固定在遮光槽窝28、另一端被右侧端的控制簧11所牵制,控制杆12与壳体7外侧的控光电位开关26相联,控制杆12通过拉与推的作用使得遮光片10绕固定转向栓27上下移动开闭光线通道9。壳体7右端外侧的控光电位开关26,通过控制杆12与遮光片10相联系,又通过其内设的电路开关与分光电极触头25相联通。图1为本技术停机状态示意,控光电位开关在″OFF″位,关闭了电源与分光电极触头25的电路。分光电极触头25虽与远光电极触片23相接但未形成通路,遮光片10关闭光线通道9。图2为本机处于工作状态示意,使用时,转动控光电位开关26到″ON″位,此时,控制杆12向前推动与控制簧11一起使得光线通道9内的遮光片10绕固定转向栓27向上转动回到遮光槽窝28内,从而打开光线通道9,同时外部光线经外壳体7最右端的凸透镜8汇于光线通道9,传到光导纤维主束13,再从之分于光导纤维枝束14,而通过固定于支架板15的光导纤维枝束14的末端口射至支架板15下部的半球凹镜4内,光线再经半球凹镜4的反射汇聚于处于其球心位置的凸面镜17。凸面镜17把外来光线聚焦,使得光线集中于温控管16内部的热敏气体室18,从而把光能转为热能,促使热敏气体的温度、体积发生膨胀变化来扩大热敏气体室18,向上推动活动式活塞19和联动杆20位移。联动杆20左半部分向上移动,而联杆固定栓21使得联动杆20之右半部分努力向下位移。热敏气体室18向上推动活动式活塞19、联动杆20的力量与联杆拉簧22作用于联动杆右端的拉力相制衡时,分光电极触头25仍与远光电极触片23相构成电路,本机使得车灯成远光照射状态。图3为外部强光时变光驱动装置与变光电极触区关系位置示意,本机打开控光电位开关26后,当光感受器1所接受的外来光线较强时,经传导而入的强光光能在热敏气体室18内迅速转为较大的热能,促使热敏气体发生热膨胀,以较强大的膨胀力量推动活动式活塞19、联动杆20左端向上移动。联动杆20右端同时克服联杆拉簧22的向上拉力绕联杆固定栓21迅速地向下位移,使得分光电极触头25与处于下部位的近光电极触片24接通,此时车辆远光电路断开而近光开启。图4为外部弱光时变光驱动装置与变光电极触区关系位置示意,当外来光线强度减弱后,热敏气体室18向上膨胀力就相应减弱,联杆拉簧22克服其力量作用使得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远近光自动变换感应式控制器,包括光感受器1、控光操纵装置2、传导装置3、半球凹镜4、变光驱动装置5、变光电极触区6、壳体7,其特征在于:壳体7被支架板15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其中光感受器1分为凸透镜8、光线通道9处于上半部位的左端,光感受器1通过缧纹与控光操纵装置2联通,上半部中间为传导装置3,上半部右端为变光驱动装置5与变光电极触区6,壳体7的下半部位与半球凹镜4,支架板15固定传导装置3的光导纤维枝束14与变光驱动5的温控管16,光导纤维枝束14处于半球凹镜4之上、凸面镜17处于半球凹镜4之球心位置,变光驱动装置5通过温控管16中的活动式活塞19、联动杆20与变光电极触区6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梁张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