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智能机动车变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42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照明装置,尤其是车辆前大灯自动调节的照明装置。新型高智能机动车变光器由壳体、控制器和光敏三极管组成。控制器上除了有会车变光电路外,还有转向变光控制电路和超车变光控制电路。控制器由8V和24V或者12V双电源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了具有夜间会车前大灯自动变光功能外,转向和超车时前大灯也能自动变光,而且抗干扰性能更强,利于安全行车,利于减轻司机疲劳,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动车中。(*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照明装置,尤其是车辆前大灯自动调节的照明装置。现有的车辆前大灯自动调节的照明装置,例如本申请人的CN93239886·3“高智能型机动车变光器”,具有较强的逻辑判断能力和抗干扰性能,功能较齐全,使用较方便。但是,除了夜间会车自动控制前大灯外,转向和超车时尚不能自动控制前大灯,同时抗干扰性能还不够强。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了夜间会车前大灯自动变光外,转向和超车时前大灯也能自动变光,而且抗干扰性能更强的新型高智能机动车变光器。新型高智能机动车变光器由壳体及装在其内的控制器,装在支座或者其他合适位置上的光敏三极管组成。控制器上依次装有光电转换电路、放大电路、比较电路、判断电路、开关电路、触发电路和执行电路。各电路之间、执行电路与机动车前大灯及转向灯之间实现电气连接。光电转换电路与比较电路之间装有抗干扰电路,放大电路与判断电路之间装有无光比较电路。由二极管V8V9V13、电阻R52~R55、电容C8和开关S3—1 S3—2组成的转向变光控制电路和由二极管V6V10V11、三极管V12、电阻R59~R62、电容C11C12和开关S4组成的超车变光控制电路接入开关电路。机动车转向时前大灯由远光变为近光,机动车超车时前大灯远近光交替变化。控制器由包括集成稳压器E2、二极管V28V30、电阻R78~R81和电容C22~C24的8V电源以及包括集成稳压器E3、二极管V25V26、电阻R76和电容C19C20的24V或者12V电源双电源供电。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中1、壳体,2、开关,3、支座,4、指示灯。附图2是光敏三极管安装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电路原理框图。图中I、光电转换电路,II、放大电路,III、比较电路,IV、判断电路,V、开关电路,VI、触发电路,VII、执行电路,VIII、抗干扰电路,IX、无光比较电路,X、转向变光控制电路,XI、超车变光控制电路。附图4—1和附图4—2是本技术电原理图。如附图1所示,新型高智能机动车变光器由壳体1及装在其内的控制器,装在支座3或者其他合适位置上的光敏三极管组成。壳体1是一个盒子,盖子上装有自动手动控制开关2以及电源、近光、远光三个指示灯4。盖子上还有装光敏三极管的支座3。光敏三极管可以装在支座3上,也可以装在机动车驾驶室内或者驾驶室外的适当位置上。如附图2所示,光敏三极管共有5只,组成集束状。无论直射光线从哪个方向来都可以接收到,而不受杂散光线的干扰,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如附图3、附图4—1和附图4—2所示,控制器上依次装有以光敏三极管E1为中心的光电转换电路1,以运算放大器N1第1第2两组放大器为中心的放大电路II1 II2,以运算放大器N2第1第2两组放大器为中心的比较电路III,以数字集成电路D1为中心的判断电路IV,以运算放大器N2第3组放大器及三极管V14为中心的开关电路V,以数字集成电路D2D3为中心的触发电路VI,以三极管V21V22和继电器K1为中心的执行电路VII。上述各电路之间、执行电路VII与机动车前大灯及转向灯之间实现电气连接。光电转换电路I与比较电路III之间装有抗干扰电路VII,该电路以运算放大器N1第3第4组放大器为中心。放大电路II1与判断电路IV之间装有无光比较电路IX,该电路以运算放大器N2的第4组放大器为中心。如附图4—2所示,由二极管V8V9V13、电阻R52~R55、电容C8和开关S3—1 S3—2组成的转向变光控制电路X和由二极管V6V10V11、三极管V12、电阻R59~R62、电容C11C12和开关S4组成的超车变光控制电路XI接入开关电路V。机动车转向时前大灯由远光变为近光,机动车超车时前大灯远近光交替变化。控制器由包括集成稳压器E2、二极管V28V30、电阻R78~R81和电容C22~C24的8V电源,以及包括集成稳压器E3、二极管V25V26、电阻R76和电容C19C20的24V或者12V电源双电源供电。附图4—2所示是24V电源电路。只要将电阻R78和R79的公共点与二极管V27和电阻R77的公共点之间用导线连接,R78由33Ω改为12Ω,R76由150Ω改为18Ω,由容C19由470μ改为1000μ,集成稳压器E3由7818改为7808,那么电源电压就由24V改为12V了。转向变光控制电路X中,左转向开关S3—1、二极管V8和电阻R53组成串联支路,右转向开关S3—2、二极管V9和电阻R54组成串联支路,两条串联支路并联后与电阻R55和二极管V13组成串联支路,接在开关电路V中的三极管V14的基极上,电容C8与电阻R52并联后一端接OV,另一端接入R53R54R55的公共点。超车变光控制电路XI中,超车开关S4、电阻R59和二极管V11串联后接在开关电路V中的三极管V14的基极上。电容C11支路,电阻R60和电容C12并联后再与二极管V10串联的支路,两条支路并联后一端接OV,另一端接R59和V11的公共点。电阻R62和二极管V12串联后一端接R60与V10的公共点,另一端接R55和V13的公共点。电阻R61与二极管V6串联后一端接开关电路V中的运算放大器N2第9脚,另一端接R60R62C12和V10的公共点。8V电源电路中,二极管V28支路,电容C22支路,二极管V30和电阻R81串联支路,三条支路并联后一端接OV,另一端接集成稳压器E2第1脚。电容C23和C24并联后一端接OV,另一端接E2第3脚,同时与控制器各电路的8V端连接。24V电源电路中,电容C20的一端接OV,另一端接集成稳压器E3第1脚。二极管V25和电阻R76串联后一端接E3第3脚,另一端和接OV的电容C19连接,同时与两条支路连接,第一支路通过二极管V26与近光线连接,供电给前大灯,第二支路与执行电路VII中的继电器K1连接,供电给K1的线圈。如附图4—1所示,放大电路II中的电阻R5和R32,能使运算放大器N1第1脚和第7脚保持零电平,增加稳定性,防止干扰。无光比较电路IX中电阻R27电容C5的释放时间2秒,保证连续会车时不产生晃来晃去的光,也增加稳定性。如附图4—2所示,继电器K1动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比较高,24~28V左右,而维持电压则比较低,18V左右,这就较好地解决了继电器线圈发热的问题,增大了变光器的功率。下面简要叙述一下变光器的工作原理。会车变光控制工作原理当两车相距250m时,光敏三极管E1接收到对方车辆的远光光信号并产生光电流,使N1第3脚获得一个电信号,N1第1脚将信号一路送给N2第2脚,低于N2第3脚电平,N2第1脚低电平,D1第6脚也低电平,使D1第4脚高电平,D1第2脚也高电平。N1第1脚将信号另一路送给N2第12脚,高于N2第13脚电平,使N2第14脚高电平,D1第1脚也高电平。这样,D1第3脚低电平、第10脚高电平、第12脚也高电平。光敏三极管E1的光电流同时使N1第5脚获得一个电信号,N1第7脚高电平,N2第6脚也高电平,并且低于第5脚电平,使N2第7脚高电平,D1第13脚也高电平。这样D1第11脚低电平,N2第9脚也低电平、第8脚高电平,V14导通,D2第5脚低电平,V15截止,8V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智能机动车变光器,由壳体(1)及装在其内的控制器,装在支座(3)或者其他合适位置上的光敏三极管组成,控制器上依次装有光电转换电路(Ⅰ)、放大电路(Ⅱ)、比较电路(Ⅲ)、判断电路(Ⅳ)、开关电路(Ⅴ)、触发电路(Ⅵ)和执行电路(Ⅶ)与机动车前大灯及转向灯之间实现电气连接,光电转换电路(Ⅰ)与比较电路(Ⅲ)之间装有抗干扰电路(Ⅷ),放大电路(Ⅱ)与判断电路(Ⅳ)之间装有无光比较电路(Ⅸ),其特征在于:-由二极管V8V9V13、电阻R52~R55、电容C8和开关S3- 1、S3-2组成的转向变光控制电路(X)和由二极管V6V10V11、三极管V12、电阻R59~R62、电容C11C12和开关S4组成的超车变光控制电路(Ⅺ)接入开关电路(Ⅴ),机动车转向时前大灯由远光变为近光,机动车超车时前大灯远近光交替变化,-控制器由包括集成稳压器E2、二极管V28V30、电阻R78~R81和电容C22~C24的8V电源以及包括集成稳压器E3、二极管V25V26、电阻R76和电容C19C20的24V或者12V电源双电源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道芳李芝文薛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县西台红旗机械一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