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遂柱专利>正文

汽车夜间会车车灯自动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234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夜间会车车灯自动变换器,其光电探头的一路经远距离触发器、控制器和抗干扰装置控制变换信号振荡器,变换信号振荡器经变换器控制车灯;光电探光的另一路经近距离触发器控制变换器;手控开关分别与控制器和变换器相接;切换开关一路经稳压滤波器接变换器,另一路经原车变换开关与车灯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制方式灵活,抗干扰性强,功能多,成本低。(*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夜间会车时用于控制会车车灯的自动变换器。现有的汽车夜间会车车灯的控制装置,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如CN2095804U,夜间使用当与对面来车相距≥150米时,该自动转换器在对面车远光灯照射下,控制本身车灯远光变近光,经一秒钟后近光变远光,二秒钟后又远光变近光,经上述变换后,若对面车远光灯仍不变,则再无变换能力迫使对面车远光变近光;我国的车辆大多没装汽车夜间会车车灯的自动转换器,自动转换器接受对面车远光信号远大于150米,尤其夜间会车速度较低时,在大于80米的较长一段允许变光距离内,使用该自动转换器的车只能处于被动状态;抗干扰性差,路灯、水坑、马车、人力车的反射光常使该自动转换器产生误动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变光合理、灵活,具有超车、强迫使对面来车变光等多种功能,可自动控制,又可手动控制,抗干扰性强的汽车夜间会车车灯自动变换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汽车夜间会车车灯自动变换器,包括光电探头3,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光电探头3的输出一路与远距离触发器4相接,远距离触发器4经控制器5和抗干扰装置1控制变换信号振荡器6,变换信号振荡器6经变换器7控制车灯11;光电探头3的另一路经近距离触发器9控制变换器7;手控开关10分别与控制器5和变换器7相接;切换开关8一路经稳压滤波器接变换器7,另一路经原车变换开关12与车灯11相接。本技术的近距离触发器9包括集成块M4、三极管BG6~BG7,所述集成块M4的输入端脚2、6接光电探头3的输出,其输出端脚3经电阻R13与三极管BG6基极相接,三极管BG6的集电极与变换器7相接,三极管BG6的集电极经电阻R17与三极管BG7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BG7的发射极与三极管BG6的发射极相接,其集电极经电阻R16接集成块M4的脚5。本技术的抗干扰装置1可由二极管D1~D3、电容C2和电阻R5构成,电容C2、电阻R5、二极管D2依次串接,二极管D1的负极及二极管D3的正极均接于电容C2和电阻R5的接点。本技术的控制器5包括三极管BG3,其基极经电阻R4与远距离触发器4输出端相接,三极管BG3的输出接变换信号振荡器6。本技术的手控开关10为手控三档开关,其一端接变换器7,另一端接控制器5。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探头3,其一路与远距离触发器4相接,远距离触发器4经控制器5和抗干扰装置1控制变换信号振荡器6,变换信号振荡器6经变换器7控制车灯11;光电探头3的另一路经近距离触发器9控制变换器7。手控开关10可采用手控三档开关K1,其分别与控制器5和变换器7相接,可控制车灯11发出近光、超车信号或使本技术工作于自动状态。电源通过切换开关8与变换器7接通,则本技术为自动工作状态;切换开关8与原车变换开关12接通,则可对车灯11进行手动控制。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光电探头3由光敏三极管BG1、三极管BG2和电阻R1构成;远距离触发器4由集成块M1、电阻R2和电容C1构成;三极管BG3、电阻R4构成控制器5;二极管D1~D3、电阻R3和R5及电容C2构成抗干扰装置1;集成块M2、电阻R6~R7、电容C3~C4构成变换信号振荡器6;三极管BG4、电阻R8~R9构成一反相器;三极管BG5、二极管D4~D6、电阻R10~R11构成变换器7;K2为切换开关8;集成块M4、三极管BG6~BG7、电阻R13~R17、电容C7构成近距离触发器9;K1为手控开关10;车灯11由远光灯L2和近光灯L1及开关K3构成;M3是稳压集成块,其与电容C5~C6及电阻R12构成稳压滤波器2。本实施例的M1~M2及M4均采用了555时基集成块。汽车夜间行驶,当对面无车时,光敏三极管BG1感受不到对面光,所以三极管BG2不导通,集成块M1的输入端脚2、6为低电平,输出端脚3为高电平,其一路经二极管D1给电容C2充电,另一路经电阻R4使三极管BG3导通,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为低电平,电容C3无法充电,由电阻R4、三极管BG3构成的控制器5钳制住变换信号振荡器6无法工作,集成块M2输出端脚3为高电平,其通过电阻R8使三极管BG4导通,则三极管BG4集电极为低电平,无电流向三极管BG5输出,三极管BG5截止。三极管BG2所接的另一路是集成块M4的输入端脚2、6,集成块M4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13使三极管BG6导通,三极管BG6集电极为低电平,也无电流向三极管BG5输出,三极管BG5截止,继电器J无电流,其常闭触点J1-1使远光灯L2工作。当对面较远处来车时,光电探头3感受到对面车的远光灯信号,三极管BG2逐渐导通,集成块M1、M4输入端电压逐渐上升,当两车相距200~250米时,集成块M1被触发翻转,其输出脚3突变为低电平,三极管BG3立即截止,三极管BG3停止控制集成块M2工作,电容C3开始被R7、R6和C2放电,通过R5、D2两路同时充电,电容C3被充电。0.5~0.7s后,电容C3正极电压上升到集成块M2的触发电压时,集成块M2翻转,其输出突变为低电平,三极管BG4截止,其集电极为高电平,三极管BG5导通,继电器J得电,其常开触点J1-2吸合,近光灯L1工作,远光灯L2熄灭。上述延时时间0.5~0.7s即是抗干扰延时时间。也就是说,从光电探头3接收光线,触发远距离触发器4中的集成块M1翻转,到本技术推动车灯11灯光变换的时间延长了0.5~0.7s,由此来抗干扰光。在上述M2输出低电平时,C2剩余电荷通过D3迅速被放完。电容C3充电结束,则开始经电阻R6、集成块M2的7脚放电,如此反复充放电,远、近光灯L2、L1交替工作,产生远、近变光。当对面车进行远、近变光时,则本技术车灯与对面车灯光相应的交替变换。当两车相距≥80米时,对面车远光使三极管BG2发射极电压上升到可使集成块M4翻转,则其输出变为低电平,三极管BG6截止,其集电极电压为高电平,三极管BG5导通,继电器J吸合,车灯被控制在近光。三极管BG6集电极为高电平时,三极管BG7导通,电阻R16使集成块M4触发电压下降,使对面车再变为近光灯时,本车灯仍能保持近光。若光电探头3受光突然消失,则集成块M1、M4迅速翻转为原态,车灯立即近光变远光。超车时,将手控开关10中的开关K1打向a端,三极管BG4截止,不再控制集成块M2工作,则集成块M2的交变电压推动继电器J不停的吸合、释放,使近光灯L1和远光灯L2不停地交替工作,即交替发出近、远光。图3为本技术组装成产品的外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电路元件均设于外壳14内,手控开关10和切换开关8的旋钮设于外壳14正面;光电探头3经屏蔽线13与外壳14内电路连通。外壳14上部设有安装孔,外壳14上还设有由其内部电路引出的缆线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在相距80~250米对面来车远光灯照射下,能自动变换汽车灯光;与来车相距小于80米时保持近光,会车完毕立即恢复远光。2、具有超车信号、强迫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夜间会车车灯自动变换器,包括光电探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头3的输出一路与远距离触发器4相接,远距离触发器4经控制器5和抗干扰装置1控制变换信号振荡器6,变换信号振荡器6经变换器7控制车灯11;光电探头3的另一路经近距离触发器9控制变换器7;手控开关10分别与控制器5和变换器7相接;切换开关3一路经稳压滤波器2接变换器7,另一路经原车变换开关12与车灯11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遂柱
申请(专利权)人:王遂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