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933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根据一局面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及能够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吸尘器本体的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包括:集尘主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使空气和灰尘相分离,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对在所述第一腔室分离后的灰尘进行储存;加压构件,在所述集尘主体内能够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进行往复旋转,在从所述第一腔室向所述第二腔室侧移动的过程中向一方向对所述第二腔室中储存的灰尘进行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吸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
技术介绍
真空吸尘器,一般是一种利用安装于本体内部的吸入电机的吸力来吸入含有灰尘的空气并在本体内部对灰尘进行过滤的装置。这样的真空吸尘器可以区分为以下大类:卧式,吸嘴与本体独立设置且彼此通过连管相连接;立式,吸嘴与本体相结合。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72638号现有技术文献公开了真空吸尘器。所述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和安装在所述吸尘器本体上且能够拆卸的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具有进行旋转动作的加压构件和维持静止状态的固定构件。还有,所述加压构件通过双向旋转来对所述固定构件两侧的灰尘进行压缩。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吸尘器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固定构件两侧对灰尘进行压缩,所以在灰尘以加压构件的旋转轴为中心落下至与所述固定构件相反的一侧时,才能够在所述固定构件的两侧均等地压缩灰尘,若灰尘以某一侧偏多的方式落下,则会提前产生灰尘清理信号。而且,还存在如下问题:需要独立地设置集尘盒和灰尘分离部,所以需要大的空间来独立地形成集尘盒和灰尘分离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空间利用度及集尘效率的真空吸尘器。根据一局面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集尘盒,能够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吸尘器本体;所述集尘盒包括:集尘主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使空气和灰尘相分离,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对在所述第一腔室分离后的灰尘进行储存,加压构件,在所述集尘主体内能够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进行往复旋转,在从所述第一腔室向所述第二腔室侧移动的过程中向一方向对所述第二腔室中储存的灰尘进行压缩。所述集尘主体可以包括用于划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划分用壁部,在所述划分用壁部可以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加压构件能够通过所述连通孔。所述第二腔室为第一灰尘储存部,所述第一腔室包括灰尘分离部和位于所述灰尘分离部的下方的第二灰尘储存部,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灰尘可以向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移动。在所述加压构件从位于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状态向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侧旋转的过程中,所述加压构件可以使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灰尘向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侧移动。所述加压构件包括旋转轴和从所述旋转轴延伸而成的加压板,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连通孔。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可以位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线可以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旋流的轴平行。所述集尘主体包括:主壁部,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腔室,辅助壁部,用于与所述主壁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腔室;在所述主壁部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加压构件能够通过所述连通孔。该真空吸尘器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加压构件的压缩电机,所述压缩电机为能够进行双向旋转的电机,若经由所述加压构件对所述压缩电机施加了规定大小以上的外力,则所述压缩电机的旋转方向发生变更,在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二腔室可以分别设置有向所述加压构件施加外力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腔室包括用于引导排出与灰尘分离后的空气的空气导向件,所述第一接触部可以为所述空气导向件的一部分。该真空吸尘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缩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加压构件的一个以上的齿轮,所述第二接触部可以为用于收容所述一个以上的齿轮的收容部。所述集尘主体包括用于收容一个以上的齿轮的收容部,所述一个以上的齿轮用于将所述压缩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加压构件,在所述加压构件可以形成有用于防止与所述收容部发生干涉的切缺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可以为用于形成所述集尘主体的壁部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面,可以形成有用于使与灰尘分离后的空气排出的开口。根据另一局面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集尘盒,能够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吸尘器本体;所述集尘盒包括:灰尘分离部,第二灰尘储存部,位于所述灰尘分离部的下方,第一灰尘储存部,与所述灰尘分离部及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划分开,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灰尘流入该第一灰尘储存部,加压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和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之间进行往复旋转,来使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储存的灰尘向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移动,并对移动的灰尘进行压缩。该真空吸尘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和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加压构件能够通过所述连通孔。所述加压构件包括旋转轴和从旋转轴延伸而成的加压板,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连通孔。所述加压板的高度比所述连通孔的高度更低。在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设置有用于使在所述灰尘分离部与灰尘分离后的空气排出的空气导向件,若所述加压构件与所述空气导向件相接触,则所述加压构件改变旋转方向。若所述加压构件与用于形成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壁部相接触,则所述加压构件改变旋转方向。下面,利用附图和说明书阐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其他特征通过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的剖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集尘盒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集尘盒的下部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集尘盒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集尘主体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集尘盒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示出了过滤器和过滤器支撑部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加压板位于第二灰尘储存部的状态的图。图9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加压板在第一灰尘储存部中对灰尘进行压缩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参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这些附图示出了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例性具体优选实施例。这些实施例被充分详细地描述,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其他实施例,做出逻辑结构上的、机械的、电学的以及化学的变化。为了避免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本专利技术所不必要的细节,可以省略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些信息的描述。因此,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当被视为具有限制意义。另外,在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中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件时,本文中使用了诸如第一、第二、A、B、(a)、(b)之类的术语,但这些术语都不应该理解为对对应构件的本质、顺序或次序的限定,而仅是用于对对应构件和(一个或多个)其他构件进行区别。应当指出,说明书中描述的一构件与另一构件“连接”、“联接”、“结合”,是指前者与后者直接“连接”、“联接”、“结合”,或者前者经由另一构件与后者相“连接”、“联接”、“结合”。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的剖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集尘盒的立体图。下面,举例说明卧式真空吸尘器,但本实施例的思想同样也适用于立式真空吸尘器或机器人吸尘器。如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1包括:吸尘器本体10,设置有吸入电机11;集尘盒20,安装于所述吸尘器本体10且能够拆卸。所述集尘盒20可以安装在所述吸尘器本体10上设置的安装部13。本实施例的所述集尘盒20同时具有如下功能:吸入含有灰尘的空气并对空气和灰尘进行分离的灰尘分离功能;对已与空气分离的灰尘进行储存的灰尘储存功能。即,所述集尘盒20包括灰尘分离部和灰尘储存部。但是,为了分离或储存灰尘,本实施例的所述真空吸尘器可以仅包括所述集尘盒20,或者,在所述集尘盒20的上游或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真空吸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集尘盒,能够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吸尘器本体;所述集尘盒包括:集尘主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使空气和灰尘相分离,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对在所述第一腔室分离后的灰尘进行储存,加压构件,在所述集尘主体内能够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进行往复旋转,在从所述第一腔室向所述第二腔室侧移动的过程中向一方向对所述第二腔室中储存的灰尘进行压缩。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18 KR 10-2013-01244691.一种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集尘盒,能够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吸尘器本体;所述集尘盒包括:集尘主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使空气和灰尘相分离,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对在所述第一腔室分离后的灰尘进行储存,加压构件,在所述集尘主体内能够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进行往复旋转,在从所述第一腔室向所述第二腔室侧移动的过程中向一方向对所述第二腔室中储存的灰尘进行压缩;所述集尘主体包括用于划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划分用壁部,在所述划分用壁部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加压构件能够通过所述连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为第一灰尘储存部,所述第一腔室包括灰尘分离部和位于所述灰尘分离部的下方的第二灰尘储存部,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灰尘向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压构件从位于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状态向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侧旋转的过程中,所述加压构件使所述第二灰尘储存部的灰尘向所述第一灰尘储存部侧移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构件包括旋转轴和从所述旋转轴延伸而成的加压板,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连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玄起卓朴君东李昇烨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