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447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吸尘器,包括:尘盒、第一挡板和过滤组件。所述尘盒上设有吸尘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尘盒内且间隔出相互连通的集尘腔和过滤腔,所述吸尘口与所述集尘腔连通,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过滤组件设在所述过滤腔内且封闭所述排气口。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吸尘器,大体积的垃圾无法进入过滤腔内,且堆积在集尘腔内的尘土无法进入过滤腔内,避免了尘土在过滤腔内堆积容易使尘土堆积高度高于过滤器的尘气入口的问题,增大了尘盒的集尘空间,延长了过滤组件被堵塞的时间,从而延长了清理过滤组件的周期,便于智能吸尘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家电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吸尘器。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机器人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吸尘器进入用户家庭,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用户在选择和购买智能吸尘器时,注重产品性价比及操作的便利性。降低产品成本,设计简单易操作的产品,就可以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智能吸尘器的尘盒是清洁系统的核心组件,要有很好的集尘功能,又要便于用户清洁尘盒内的垃圾灰尘。如何提高尘盒的使用便捷性,降低用户清洁尘盒的次数是本技术的核心点。 传统的家庭智能机器人尘盒的灰尘过滤系统,很容易被灰尘堵掉,实际集成量远低于额定标称的尘盒容量。普通尘盒滤网一般由无纺布或海绵构成。进入尘盒的垃圾很快吸附在尘盒滤网上,堵塞尘盒,无法继续收集垃圾,致使尘盒集尘功能失效。普通尘盒无舱门片,尘盒里的灰尘易洒落出来,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吸尘器,该智能吸尘器的过滤网不易堵塞。 根据本技术的智能吸尘器,包括:尘盒、第一挡板和过滤组件。所述尘盒上设有吸尘口和排气口 ;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尘盒内且间隔出相互连通的集尘腔和过滤腔,所述吸尘口与所述集尘腔连通,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过滤腔连通;所述过滤组件设在所述过滤腔内且封闭所述排气口。 根据本技术的智能吸尘器,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将尘盒的内部空间间隔成集尘腔和过滤腔,且集尘腔和过滤腔相互连通,从而使气流可以从集尘腔进入过滤腔内进行过滤,大体积的垃圾无法进入过滤腔内,且堆积在集尘腔内的尘土无法进入过滤腔内,避免了尘土在过滤腔内堆积容易使尘土堆积高度高于过滤器的尘气入口的问题,增大了尘盒的集尘空间,延长了过滤组件被堵塞的时间,从而延长了清理过滤组件的周期,便于智能吸尘器的使用。 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智能吸尘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尘盒包括盒体和上盖,所述上盖可打开地盖设在所述盒体上。由此,使尘盒的结构简单,且在需要倒出尘盒内的尘土时,可以快速地打开上盖将尘盒内的尘土倒出,使尘盒使用方便。 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上盖的内表面上,且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沿与所述尘盒的底壁间隔开。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延长过滤组件被堵塞的时间,便于智能吸尘器的使用。 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沿设有向下且向所述过滤腔倾斜延伸的挡尘通风块,所述挡尘通风块为沿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由此,进一步地增加了第一挡板阻挡尘土的效果,而且间隔布置的挡尘通风块可以方便气流通过,从而不仅可以便于尘土在集尘腔内堆积,而且还不会影响含尘气流的流动效率。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上盖一体形成。由此,使智能吸尘器的结构简单,生产方便,从而提高了尘盒的成型效率及智能吸尘器的生产效率,而且一体形成还可以增加第一挡板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尘盒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且多个所述通风孔在所述第一挡板上间隔布置。由此,使含有少量尘土的空气可以快速地进入过滤腔内进行过滤,提高该智能吸尘器的使用效率,而且在堆积在集尘腔内的尘土封住第一挡板与尘盒内底壁间隔出的通道时,可以使空气方便的通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集尘腔内可以堆积尘土的空间。 所述尘盒内还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在贴紧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遮挡多个所述通风孔中一部分的遮挡位置和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方向移动用于开放所述通风孔的开放位置之间可移动的设在所述过滤腔内的上部,且所述第二挡板常处于所述遮挡位置。由此,在集尘腔内堆积的灰尘较少时,可以避免气流从第一挡板上部的通风孔进入过滤腔内,便于尘土在集尘腔内堆积,且在集尘腔内的尘土高度较高,连通集尘腔和过滤腔的通道下部被封闭时,含尘空气将推动第二挡板,使其处于开放位置,从而使含尘空气可以继续向过滤腔内流动,延长了该智能吸尘器的清理周期。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架、滤网、微孔过滤海绵和高效空气过滤器,所述滤网、微孔过滤海绵和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器层叠布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过滤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挡板的后侧,且所述支架的左侧壁、右侧壁和顶壁上均设有所述尘气进口。由此,过滤组件采用多侧面过滤灰尘,增大滤网的过滤面积,延长了过滤组件的单次过滤次数,减少用于倒尘盒垃圾的次数。 本技术的智能吸尘器还包括门体,所述门体的上部与所述尘盒铰接,且所述门体在封闭所述吸尘口的位置和打开所述吸尘口的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尘盒内。由此,在该智能吸尘器工作时,在智能吸尘器的吸力作用下,门体打开,从而使含尘空气等进入尘盒内,且在该智能吸尘器停止工作时,在门体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封闭吸尘口。 所述吸尘口和所述排气口分别布置在所述尘盒上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由此,延长了含尘气流的流动路径,提高了智能吸尘器的吸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吸尘器局部的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智能吸尘器局部的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吸尘器局部的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吸尘器的过滤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吸尘器的过滤组件的微尘过滤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尘盒I ;第一挡板21 ;过滤组件3 ;提手4 ;吸尘口 101 ;排气口 102 ;集尘腔103 ;过滤腔104 ;盒体11 ;上盖12 ;挡尘通风块211 ;通风孔201 ;第二挡板22 ;支架31 ;滤网32 ;微孔过滤海绵33 ;高效空气过滤器34 ;尘气进口 301 ;门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尘盒,所述尘盒上设有吸尘口和排气口;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尘盒内且间隔出相互连通的集尘腔和过滤腔,所述吸尘口与所述集尘腔连通,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过滤腔连通;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在所述过滤腔内且封闭所述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尘盒,所述尘盒上设有吸尘口和排气口;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尘盒内且间隔出相互连通的集尘腔和过滤腔,所述吸尘口与所述集尘腔连通,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过滤腔连通;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在所述过滤腔内且封闭所述排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包括盒体和上盖,所述上盖可打开地盖设在所述盒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上盖的内表面上,且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沿与所述盒体的底壁间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沿设有向下且向所述过滤腔倾斜延伸的挡尘通风块,所述挡尘通风块为沿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上盖一体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且多个所述通风孔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强朴永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