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6702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17:22
新型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分布在支撑板底部的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还包括滑动杆、供电控制器,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之间以及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之间设置有滑动杆,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相对的侧面上以及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滑杆的两端端部可沿所述的凹槽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导轨、滑动块、阵列式永磁体、定子线圈、挡板以及通电后产生电磁力将挡板吸住的电磁线圈,所述的导轨沿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滑动块的上端通过旋转轴与滑动杆连接;供电控制器作用于定子线圈,阵列式永磁体与定子线圈相互作用产生带动滑动杆滑动的牵引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直线电机可以看作是旋转电机沿着径向刨开,并拉直展开。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初级,由转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次级。考虑到实际情况,一般将初级和次级制造成不同的长度,以保证在所需要的行程范围内初级与次级的之间能有效的进行耦合。对于直线电机,一般将运动的一级称为动子,静止的一级称为定子。直线电机由于采用电磁力驱动,理论上可以提供无限大的驱动力,根据直线电机驱动的特点可以应用在多个场合。普通的直线电机的支持装置都是机械式,不能调节支持的高度,遇到不平的地面,只能通过垫平的地面方式来实现对支持物的支持,支持装置的高度是固定的,对一些需要调节高度的支撑,就想显得尤其不方便。并且在一些自动化场合,由于支持装置使得自动化程度受到显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直线电机的支撑装置存在的不能调节支持的高度、遇到不平的地面时只能通过垫平的地面方式来实现对支持物的支持等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分布在支撑板底部的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以及所述的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分别呈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杆、供电控制器,所述的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分别通过滚动轴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板的底部,并且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之间以及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之间设置有所述的滑动杆,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相对的侧面上以及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滑杆的两端端部可沿所述的凹槽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导轨、滑动块、阵列式永磁体、定子线圈、挡板以及通电后产生电磁力将挡板吸住的电磁线圈,所述的导轨沿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滑动块具有向下的开口,所述的开口的上方的滑动块上开设有一与导轨连接的通槽,所述的导轨穿过所述的通槽;所述的开口内固设有所述的阵列式永磁体;所述的滑动块的上端通过旋转轴与滑动杆铰接,所述的滑动杆可绕所述的旋转轴转动;供电控制器作用于定子线圈,阵列式永磁体与定子线圈相互作用产生带动滑动杆滑动的牵引力;所述的挡板通过挡板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挡板的一端可沿所述的挡板旋转轴转动,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的凹槽连接,所述的电磁线圈设置在所述的挡板的上方并用于产生磁力以固定挡板使其远离导轨;电磁线圈未通电时,所述的挡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的导轨相接触。所述的挡板是由若干挡块构成,所述的挡块的一端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挡板旋转轴穿过所述的通孔将若干挡块连接构成挡板,所述的挡块可在挡板旋转轴内转动,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在凹槽内,电磁线圈断电时若干挡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正好与导轨相接触。所述挡板采用铁质材料制备,电磁线圈未通电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挡板正好与导轨相接触,使得滑动块无法在导轨上滑动,进而实现支撑装置的位置固定,以及突然断电时的锁死;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力把整个挡板吸住时,挡板远离导轨,不会影响滑动块的运动。还包括固定在支撑腿下部靠近底部的位置的用于检测支撑腿距离地面高度的红外测距元件,所述的红外测距元件与所述的供电控制器连接。所述的供电控制器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的定子线圈通过线圈固定槽固定在凹槽内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供电控制器控制四个支撑腿内的定子线圈通电,定子线圈与阵列式永磁体相互作用,产生牵引力带动滑动块一起运动,滑动块进而带动滑动杆滑动。二个对应支撑腿的滑动杆相互运动,进而调节支撑板的高度。当地面不平时,红外测距元件检测支撑腿距离地面的高度,进而发送给供电控制器,供电控制器根据红外测距元件发送的信号,控制各个支撑腿中的电磁线圈,使得挡板远离导轨;控制定子线圈的通电使得滑动块在导轨中运动,调节滑动杆在支撑腿上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四个支撑腿都与地面相接触。断电后,挡板会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导轨相接触,使得滑动块无法在导轨上滑动,进而实现支撑装置的牢固支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四个支撑腿通过控制滑动杆的位置关系,可以调节出各种支撑高度。2、由于采用电磁力驱动,可以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即使支撑的物体非常重,也能调节支撑高度,位置调节好,可以断电,内部有锁死装置,断电后自动锁死,能牢固保持需要的高度位置。3、由于四个支撑腿不再是常规支撑装置两两固定在一起的机械设计,每个支撑腿都可以自由活动,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复杂地面上也能保持支撑装置的平衡。4、设计有锁死挡板,断电后自动锁死滑动杆的位置,可以起到省电的作用,在突然断电后,也能保持支撑装置的平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撑腿凹槽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挡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滑动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3以及分布在支撑板3底部的第一支撑腿A、第二支撑腿C、第三支撑腿B以及第四支撑腿D,所述的第一支撑腿A与第二支撑腿C以及所述的第三支撑腿B与第四支撑腿D分别呈对称设置,还包括滑动杆4、供电控制器5,所述的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分别通过滚动轴2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板3的底部,并且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之间以及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之间设置有所述的滑动杆4,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相对的侧面上以及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1,所述的滑杆4的两端端部可沿所述的凹槽1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所述的凹槽1内设置有导轨15、滑动块7、阵列式永磁体8、定子线圈9、挡板12以及通电后产生电磁力将挡板12吸住的电磁线圈14,所述的导轨15沿凹槽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滑动块7具有向下的开口71,所述的开口71的上方的滑动块上开设有一与导轨连接的通槽72,所述的导轨15穿过所述的通槽72;所述的开口71内固设有所述的阵列式永磁体8;所述的滑动块7的上端通过旋转轴6与滑动杆4铰接,所述的滑动杆可绕所述的旋转轴转动;供电控制器5作用于定子线圈9,阵列式永磁体8与定子线圈9相互作用产生带动滑动杆4滑动的牵引力;所述的挡板12通过挡板旋转轴11设置在所述的凹槽1内,所述的挡板12的一端可沿所述的挡板旋转轴11转动,另一端通过弹簧13与所述的凹槽1连接,所述的电磁线圈14设置在所述的挡板12的上方并用于产生磁力以固定挡板使其远离导轨;电磁线圈14未通电时,所述的挡板12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的导轨15相接触。所述的挡板12是由若干挡块121构成,所述的挡块121的一端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通孔122,所述的挡板旋转轴11穿过所述的通孔122将若干挡块连接构成挡板,所述的挡块可在挡板旋转轴内转动,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在凹槽内,电磁线圈断电时若干挡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正好与导轨相接触。所述挡板12采用铁质材料制备,电磁线圈未通电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挡板正好与导轨相接触,使得滑动块无法在导轨上滑动,进而实现支撑装置的位置固定,以及突然断电时的锁死;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力把整个挡板吸住时,挡板远离导轨,不会影响滑动块的运动。还包括固定在支撑腿下部靠近底部的位置的用于检测支撑腿距离地面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CN104578677.html" title="新型支撑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新型支撑装置</a>

【技术保护点】
新型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分布在支撑板底部的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以及所述的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分别呈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杆、供电控制器,所述的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分别通过滚动轴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板的底部,并且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之间以及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之间设置有所述的滑动杆,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相对的侧面上以及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滑杆的两端端部可沿所述的凹槽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导轨、滑动块、阵列式永磁体、定子线圈、挡板以及通电后产生电磁力将挡板吸住的电磁线圈,所述的导轨沿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滑动块具有向下的开口,所述的开口的上方的滑动块上开设有一与导轨连接的通槽,所述的导轨穿过所述的通槽;所述的开口内固设有所述的阵列式永磁体;所述的滑动块的上端通过旋转轴与滑动杆铰接,所述的滑动杆可绕所述的旋转轴转动;供电控制器作用于定子线圈,阵列式永磁体与定子线圈相互作用产生带动滑动杆滑动的牵引力;所述的挡板通过挡板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挡板的一端可沿所述的挡板旋转轴转动,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的凹槽连接,所述的电磁线圈设置在所述的挡板的上方并用于产生磁力以固定挡板使其远离导轨;电磁线圈未通电时,所述的挡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的导轨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分布在支撑板底部的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以及所述的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分别呈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杆、供电控制器,所述的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分别通过滚动轴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板的底部,并且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之间以及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之间设置有所述的滑动杆,所述的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相对的侧面上以及第三支撑腿与第四支撑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滑动杆的两端端部可沿所述的凹槽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导轨、滑动块、阵列式永磁体、定子线圈、挡板以及通电后产生电磁力将挡板吸住的电磁线圈,所述的导轨沿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滑动块具有向下的开口,所述的开口的上方的滑动块上开设有一与导轨连接的通槽,所述的导轨穿过所述的通槽;所述的开口内固设有所述的阵列式永磁体;所述的滑动块的上端通过旋转轴与滑动杆铰接,所述的滑动杆可绕所述的旋转轴转动;供电控制器作用于定子线圈,阵列式永磁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亮许守金史伟民葛宏伟时军刘权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