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婧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702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物组成为:田旋花15-20克,地肤子20-30克,蒺藜10-15克,防风10-15克,苍术10-15克,地龙5-10克,木贼10-15克,菟丝子10-15克,白鲜皮10-15克,丹参6-12克,蝉蜕10-15克,甘草8-12克。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神经性皮炎见效快,能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止痒,补脾益气,活血通经,其效果显著,不易复发,用药简单,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其治愈率达86.7%,有效率达96.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颈、肘、骶等部位,以皮肤瘙痒、笞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目前认为精神因素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如衣领过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而致敏等,均可诱发本病。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顽癣”。顽癣者,顾名思义,大多是顽固难愈的。《诸病源候论》记载:“摄领疮加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大多数“顽癣”患者的病灶确是发生在颈项部,此外,还有发生在肘窝、胳窝、前臂、股、小腿、后腰部、会阴和肛门周围的。其症状多为:皮肤上出现聚结性扁平丘瘆,呈圆形或多角形,大小如粟粒或高粱粒,沿皮脊方向扩延,状似席纹,皮肤变厚变硬,呈苔癣状,剧痒。其病因多由情志不遂,闷郁不舒,心火过旺,以致气血运行失调,凝滞于皮层;也有因脾脏湿热,复感风邪,蕴阻肌肤而发病。【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的:田旋花15‑20克,地肤子20‑30克,蒺藜10‑15克,防风10‑15克,苍术10‑15克,地龙5‑10克,木贼10‑15克,菟丝子10‑15克,白鲜皮10‑15克,丹参6‑12克,蝉蜕10‑15克,甘草8‑12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婧
申请(专利权)人:常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