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小一专利>正文

汽车自动变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270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自动变光器,属电子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由电源、功率控制、驱动、逻辑变换、光电传感器、信号放大器、信号处理、控制信号发送、增益控制、锁存、延时、定时组成。此汽车自动变光器能够积极地解决目前汽车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司机一面驾驶,一面不停地变换近、远光灯的繁琐劳动。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电子自动控制近、远光设备,这样就使司机在夜间全神贯注地驾驶汽车,因此也就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汽车用电子自动控制变光装置。以往的汽车用电子变光装置,一是受其它光线的干扰或影响较大,另一方面调试和操作也较为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以往此类装置的问题而重新设计的,它既可以克服外界其它光线的干扰,还可以使操作完全实现自动化。(如附图说明图1原理方框图)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由D1-D4四只二极管构成桥式整流电路,为控制电路提供正确极向的电源。C3为滤波电容。由电阻R1、稳压二极管D5及电容器C4、C5构成稳压电路。光敏三极管BG1产生的光电流1L在偏置一定时决定其感光需接受到的光线的强弱,此光电流信号送至放大单元处理。信号放大由R2、R4、C4、C7组成。增益控制由R3接于反相器F4的输出端。自动变光器变光前反相器F4输出为高电平,放大电路等效为BG1、R2、R3并联后与R4串联,此时忽略BG1的影响,反向器F1的输入端电平约为3V,当有光线照射到BG1感光窗上时,产生光电流IL在R4上产生叠加电压VL1=IL×R4;当变光器变光后,反相器F4输出为一低电平,放大电路等效为BG1和R2并联后与R3和R4并联电路串联,此时忽略BG1的影响,反相器F1的输入端电平约为1V,此时光电流IL在R4上产生的叠加电压VL2=IL×[R4×R3/(R4+R3)]。虽然在相等的IL条件下VL1>VL2,因为R4>[R4×R3/(R4+R3)]另外,由于静态电平后者为1V,小于3V较多,要使得反相器F1发生翻转,IL2(变光后使F1发生翻转的IL)必须比IL1(变光前使F1发生翻转的IL)大得多。因此变光前与后具有不同的灵敏度。由R5、R6、R7、C6及反相器F1、F2、F3构成信号处理单元。R5、R7为F1、F2的输入保护电阻;R6、C6为一组延时,延时约0.3秒,以消除干扰。反相器F1、F2、F3起电平变换作用,当光电流经放大使得F1输入端电平达到5V以上时,F1输出为低电平,电容器C6通过R6、F1充电,使F2输入端电平变低,当降至5V以下时F2输出变为高电平,并输送至远光信号闪亮单元和F3输入端,F3输出变为低电平,触发变光锁存单元。由555时基电路和C9构成变光锁存单元,当R为高电平,TH、TR为低电平时,其输出端OUT为高电平,放电管D截止;当R、TR为高电平,TH为低电平时,其输出端OUT及D状态不变;TH、TR为高电平或R为低电平,D导通。基于上述特性,变光锁存的开机、复位由C8和R8完成,开机时C8两端电压为零,TH、TR、R均为高电平变光锁存输出为低电平。由于C8容量很小,其两端电压很快等于电源电压,TH变为低电平,为锁存器被触发作好准备。一旦信号处理单元输出出现低电平,锁存器输出即变为高电平;此后,只有当定时器到反相器F6输出为低电平时,变光锁存器才能复位。由R9、R10、C10及反相器F4、F5构成延时单元。R1为F4输入保护电阻。当变光锁存器输出为高电平时,它经过R9向C10充电,形成约2秒的延时,F4输出变为低电平,使放大单元变为低增益,同时经F6反相器变为高电平送逻辑变换单元,并开始定时。当变光锁存器复位时,C10经R9放电,约经过一个2秒的延时,F4、F5才能变为高电平和低电平,变光结束,放大单元即变为高增益;如此时光电传感器感受到是要求变光的强光信号,变光锁存器再度被触发,输出为高电平,C10放电变为充电;因为此时C10两端电压略低于F4门电压,所以很快C10两端电压就上升到F4门电压,从而使原延时时间2秒缩短到小于0.5秒,实现了迅速重复变光。由R11、R12、C11及反相器F6构成定时器。R12为F6输入保护电阻。同步由R13、D6实现。当变光前,F5输出为低电平,C11两端电压为零,变光后F5输出为高电平,与非门YF4输出也为高电平,F5经R11向C11充电,当C11两端电压充至5V以上时,F6输出变为低电平,使变光锁存器复位。但是当YF4输出出现低电平,则C11两端电压将通过R13、D6向YF4快速放电而接近于零,等待YF4变为高电平时再开始充电(定时)。同步有两个目地一是保证从对方车变为近光后开始计时,6秒后结束变光,恢复远光。二是保证每次定时的一致性。由555时基电路和R14、R15、C12、C13及YF1、YF2构成远光闪亮信号单元。当信号处理单元送来信号为低电平时,本单元输出为高电平,这时因为R为低电平,555时基电路OUT端为低电平,D导通,电容C12两端电容为零;当送来的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出变为高电平,D截止,电源经R14、R15向C12充电;本单元输出仍为高电平。如果送来的信号一直保持高电平,C12两端电压不断上升,当高于2/3电源电压时,555电路内部发生翻转,输出变为低电平,本单元输出为低电平,产生远光闪亮信号;同时D导通,C12经R15和D放电;当C12两端电压放到低于1/3电源电压时,555时基电路输出又变为高电平,远光闪亮信号一个周期结束;同时放电管D截止。C12又开始充电进入下一个周期。只要送来的信号保持为高电平的时间长于2秒就能产生远光闪亮信号。而对于短于1.5秒的信号,由于C12上的电压未充到2/3电源电压就被D放掉了,所以不会产生远光闪亮信号。由YF3、YF4完成逻辑变换,它的功能是只有在变光锁存延时到无远光闪亮信号时输出高电平,送驱动电路使远光变为近光。由R16、C1、C2、BG2和D7、KA组成驱动及功率控制器。C1、C2为消火花电容、R16是BG2基极限流电阻,D7是继电器KA线圈的续流二极管。当逻辑输出为高电平时,三极管BG2导通,继电器KA吸合,其常闭接点断开(关远光灯),常开接点闭合(开近光灯);当逻辑输出为低电平时,BG2截止,KA释放,其常闭接点闭合(开远光灯)常开接点断开(关近光灯)。实施例如下(图2电路原理图)F1-F6反 相 器CD 4069YF1-YF4四二与非门CD 4011555双时基电路LM 556BG1光敏三极管3DU2BG2三 极 管CS 9012D1-D4、D6-D7二 极 管IN 4011D5稳压二极管2CW 58KA小型继电器JQC-1FC3小型电解电容220μF/25vC4小型电解电容22μF/16vC10-C12小型电解电容10μF/16vC6小型电解电容4.7μF/16vC1-C2小型涤纶电容.022μF/25vC7小型独石电容.056μF/35vC5、C8、C9、C13小型涤纶电容0.01μF/63vR1碳膜电阻器51Ω 1/4wR2、R9、R14金属膜电阻器150KΩ1/8wR3、R15金属膜电阻器68KΩ 1/8wR4金属膜电阻器22KΩ 1/8wR6金属膜电阻器100KΩ 1/8wR11金属膜电阻器470KΩ 1/8wR5、R7、R8、R10、R12碳膜电阻器10Kw 1/8wR13、R16碳膜电阻器5.1Kw 1/8w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自动变光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源,极性变换电路,驱动及功率控制器,逻辑变换电路,光电传感器,信号放大及处理电路,变光锁存单元,延时、定时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及远光闪亮信号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极性变换电路由D1-D4四只二极管构成。3.如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自动变光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源,极性变换电路,驱动及功率控制器,逻辑变换电路,光电传感器,信号放大及处理电路,变光锁存单元,延时、定时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及远光闪亮信号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一宋道宏
申请(专利权)人:周小一宋道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