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金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5577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6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进口、滤液罐,所述油气进口与油气收集管道的末端对应连接,油气进口另一端与油气进管对应连接,油气进管的中端与滤液罐密闭连接,其末端与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密闭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相互并联,述油气吸收管的另一端经过真空泵与吸收塔密闭连接,液态油罐通过输油管与吸收塔相通,而吸收塔通过油气回收管与液态油罐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油气进管的中端设有密闭连接的滤液罐,减小了吸附塔的负荷;吸附效率高,吸附剂可以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气回收装置,尤其是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油消耗量也在快速增加。汽油的挥发性较强,每年排入大气的油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达6万多吨,这些排放到大气中的VOCs在强烈的光照下,容易和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VOCs集聚到一定浓度,遇火极易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此外,汽油挥发掉的成分是最具经济价值的轻质部分,控制油气挥发排放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高效收集和密闭贮存油气,并将收集到的油气集中处理,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2007年8月I日起,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布的《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加油站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三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实施。这三个强制性标准根据污染源的排放特点,针对汽油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制订了各自的油气排放标准,三个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工作的全面启动。加油站是油气的主要泄漏源之一,油气泄漏主要发生在油罐车的卸油过程中和机动车的加油过程中。现有的油气回收装置都是把油气通过管道直接通过冷凝为汽油液体达到回收的目的,回收过程的需要全程制冷,能耗较大,且仅仅通过冷凝的方法对油气进行回收,油气的回收效率也难以保证,这些都不利于能源的节约,也失去了油气回收的初衷,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用于油气站的油气回收装置,可以在不需要消耗太多能量的情况下将泄漏的油气高效的回收利用,避免能源浪费、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种回收方式相结合的、回收过程能耗较低、油气回收效率较高的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 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进口、滤液罐、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真空泵、吸收塔、洁净气体出口,所述油气进口与油气收集管道的末端对应连接,所述油气进口另一端与油气进管对应连接,所述油气进管的中端与滤液罐密闭连接,其末端与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密闭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相互并联,并在油气进管与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之间分别设有并联的第一进料阀和第二进料阀,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通过气体排出管与洁净气体出口密闭连接,并且在气体排出管分别设有并联的第一出气阀和第二出气阀,所述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还与油气吸收管密闭连接,所述油气吸收管的另一端经过真空泵与吸收塔密闭连接。 本装置还包括液态油罐,所述液态油罐通过输油管与吸收塔相通,而吸收塔通过油气回收管与液态油罐相通。 在所述油气回收管上还设有油泵。 在所述油气吸收管与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出口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吸收阀和第二吸收阀。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技术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在油气进管的中端设有密闭连接的滤液罐,对收集来的油气混合物中的液态汽油进行吸收,确保液态汽油不进入后续的吸附塔中,减小了吸附塔的负荷,提高了吸附效率; 2.本技术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利用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对汽油蒸汽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通过真空泵脱附,吸附效率高,吸附剂可以循环使用; 3.本技术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通过吸收塔对脱附出来的汽油蒸汽进行吸收,吸收塔内采用液态汽油从上至下喷淋的方式对汽油蒸汽进行吸收,对汽油蒸汽的吸收效率高,且无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的的工艺装置示意图; 图中:I为油气进口,2为滤液罐,3为第一吸附塔,4为第二吸附塔,5为真空泵,6为吸收塔,7为液态油罐,8为油泵,9为洁净气体出口,10为油气收集管道,11为油气进管,12为第一进料阀,13为第二进料阀,14为第一出气阀,15为第二出气阀,16为气体排出管,17为油气吸收管,18为第一吸收阀,19为第二吸收阀,20为油气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优化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进口 1、滤液罐2、第一吸附塔3、第二吸附塔4、真空泵5、吸收塔6、洁净气体出口 9,所述油气进口 I与油气收集管道10的末端对应连接,所述油气进口 I另一端与油气进管11对应连接,所述油气进管11的中端与滤液罐2密闭连接,对收集来的油气混合物中的液态汽油进行吸收,确保液态汽油不进入后续的吸附塔中,减小了吸附塔的负荷,提高了吸附效率。其末端与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密闭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3与第二吸附塔4相互并联,并在油气进管11与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之间分别设有并联的第一进料阀12和第二进料阀13,所述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通过气体排出管16与洁净气体出口 9密闭连接,并且在气体排出管16分别设有并联的第一出气阀14和第二出气阀15,所述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还与油气吸收管17密闭连接,所述油气吸收管17的另一端经过真空泵5与吸收塔6密闭连接。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对汽油蒸汽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通过真空泵5脱附,吸附效率高,吸附剂可以循环使用。在所述油气吸收管17与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的出口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吸收阀18和第二吸收阀19。本装置还包括液态油罐7,所述液态油罐7通过输油管与吸收塔6相通,而吸收塔6通过油气回收管20与液态油罐7相通,吸收塔内采用液态汽油从上至下喷淋的方式对汽油蒸汽进行吸收,对汽油蒸汽的吸收效率高,且无二次污染,在所述油气回收管20上还设有油泵8,把吸收后的汽油输送至液态油罐7。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本装置还包括控制各个阀门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为共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油气站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物通过油气收集管道10收集,然后经由油气进口 I达到油气进管11,油气进管11与吸附系统相连,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混合物进入其中一个吸附塔进行吸附作业,吸附塔内的吸附材料对混合物中的汽油蒸汽进行吸附有,洁净的空气就从洁净气体出口 9排出,而另外一个吸附塔处于利用真空泵5进行脱附作业,经过一定时间后,两个吸附塔之间进行切换,脱附出来的汽油蒸汽被送至吸收塔6,在吸收塔6内有来自液态油罐7内的液态汽油对汽油蒸汽进行吸收,吸收后的汽油通过油泵8输送至液态油罐7内。实际回收的汽油量就是从吸收塔6底部回收到液态油罐7的汽油量与所用喷淋汽油的差值。 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进口(1)、滤液罐(2)、第一吸附塔(3)、第二吸附塔(4)、真空泵(5)、吸收塔(6)、洁净气体出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进口(1)与油气收集管道(10)的末端对应连接,所述油气进口(1)另一端与油气进管(11)对应连接,所述油气进管(11)的中端与滤液罐(2)密闭连接,其末端与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密闭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3)与第二吸附塔(4)相互并联,并在油气进管(11)与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之间分别设有并联的第一进料阀(12)和第二进料阀(13),所述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通过气体排出管(16)与洁净气体出口(9)密闭连接,并且在气体排出管(16)分别设有并联的第一出气阀(14)和第二出气阀(15),所述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还与油气吸收管(17)密闭连接,所述油气吸收管(17)的另一端经过真空泵(5)与吸收塔(6)密闭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油气站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进口(1)、滤液罐(2)、第一吸附塔(3)、第二吸附塔(4)、真空泵(5)、吸收塔(6)、洁净气体出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进口(I)与油气收集管道(10)的末端对应连接,所述油气进口(I)另一端与油气进管(11)对应连接,所述油气进管(11)的中端与滤液罐(2)密闭连接,其末端与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密闭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3)与第二吸附塔(4)相互并联,并在油气进管(11)与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4)之间分别设有并联的第一进料阀(12)和第二进料阀(13),所述第一吸附塔(3)和第二吸附塔⑷通过气体排出管(16)与洁净气体出口(9)密闭连接,并且在气体排出管(16)分别设有并联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金
申请(专利权)人:白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