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447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5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其中,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多个支架单元,支架单元之间通过檩条连接;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前立柱,高度可变的后立柱,梁以及一可沿梁前后滑动的滑动连接装置,所述梁与前立柱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梁通过所述滑动连接装置与后立柱活动连接。所述高度可变后立柱为用于为改变后立柱高度的齿轮后立柱,所述角度可调光伏支架至少包括一个齿轮后立柱。所述光伏支架在不用拆卸光伏组件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后立柱高度,可大规模升降光伏支架后立柱,改变支架倾角,实现组件在每天获得最佳辐照量,有效的提高了光伏组件对阳光的转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可调光伏支架
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领域,尤其涉及角度可调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光伏支架的倾角角度是固定的。使用时,首先安装固定好光伏支架,然后将太阳能光伏组件装在支架上,用螺栓或其他方式将组件固定在支脚上。由于角度固定,光伏组件只能吸收一定的阳光,对阳光的转化效率非常有限。一般现有的光伏支架的角度都只能在安装光伏组件前调节倾角。若需要在安装后调节支架角度,需要重装支架,浪费时间、人工。如图6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能够自动调节光伏组件角度的支架20及光伏组件10,其通常为单体结构,能调节光伏组件数量极其有限。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角度光伏支架,旨在解决现有光伏支架角度固定,安装后进行角度调整不方便的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其中,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多个支架单元,支架单元之间通过檩条连接;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前立柱,高度可变的后立柱,梁以及一可沿梁前后滑动的滑动连接装置,所述梁与前立柱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梁通过所述滑动连接装置与后立柱活动连接; 所述高度可变后立柱为用于为改变后立柱高度的齿轮后立柱,所述角度可调光伏支架至少包括一个齿轮后立柱。 所述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其中,所述梁的一端上设有一轴孔,通过铰轴与前立柱铰接,所述滑动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后立柱铰接。 所述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其中,所述滑动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滑动连接装置的位置的紧固件、及一与梁套接可沿梁前后移动的套具。 所述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及与紧固螺栓配合的止动垫片。 所述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其中,所述齿轮后立柱包括一伸缩部及固定部,所述伸缩部嵌套在固定部内,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及其系统,在不用拆卸光伏组件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后立柱高度,可大规模升降光伏支架后立柱,改变支架倾角,实现组件在每天获得最佳辐照量,有效的提高了光伏组件对阳光的转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的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的滑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的齿轮后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后立柱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提供角度可调光伏支架,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角度可调光伏支架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多个支架单元100及檩条200。支架单元100通过檩条200连接。 如图2所示,为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具体实施例中的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前立柱110,后立柱120,,梁130以及滑动连接装置140。如图1所示,梁130连接前立柱110及后立柱120,与檩条200相交,形成安装光伏组件10的网格结构。其中,滑动连接装置140可沿梁130前后滑动,后立柱120与梁130通过滑动连接装置140连接。 所述后立柱120为高度可变后立柱,具体可以为利用齿轮结构改变后立柱高度的齿轮后立柱170。 具体的,如图4所示,齿轮后立柱170包括一伸缩部171及固定部172。固定部172可以在外部设置有齿轮173以及齿轮转动装置174。伸缩部171则设置有相应的齿轮175。当然,所述伸缩部也可以相应设置齿条与齿轮啮合。伸缩部171嵌套在固定部172中,通过伸缩部的上升或者下降来调整后立柱的高度。 设置上述齿轮结构,可以通过齿轮转动装置174转动齿轮173来控制伸缩部与固定部的相对位置。当齿轮转动使伸缩部上升时,后立柱高度变高。当齿轮反向转动使伸缩部下降时,后立柱高度下降。较佳的是,还可以设置一个齿轮固定装置用于定位齿轮173。当后立柱高度调整完成后,定位齿轮173,固定后立柱高度。所述齿轮固定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更具体的,梁130上设有一轴孔,前立柱110也设置有相应的轴孔,梁130与前立柱110通过铰轴铰接。其中,前立柱为固定支座,梁130可沿轴作旋转运动。相类似地,如图4及图5所示,滑动连接装置140包括一连接部141,连接部141与后立柱铰接,其中后立柱为固定支座,滑动连接装置140可沿轴作旋转运动。 光伏支架改变与地面的夹角(倾角)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当需要增大倾角时,提高后立柱的高度,滑动连接装置140相应的向后滑动。同时使梁130绕前立柱110逆时针旋转,扩大梁与前立柱的角度。此时,整个安装光伏组件的网格结构的倾角增大。当需要减小倾角时,降低后立柱的高度,滑动连接装置140相应的向前滑动。同时,使梁130绕前立柱110顺时针旋转,缩小梁与前立柱的角度。此时,整个安装光伏组件的网格结构的倾角减小。当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固定后立柱高度即可完成对光伏支架倾角的调整。 上述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利用后立柱高度的改变来调整整体光伏支架的倾角,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应当说明的是,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传动机构来调整后立柱的高度,例如齿轮传动或者螺栓固定。 如图5所不,为另一尚度可变后立柱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后立柱160包括一伸缩部161及固定部162,伸缩部161嵌套在固定部162内。当后立柱高度调整完成后,可以通过向内拧紧螺栓,对伸缩部施加压力来固定伸缩部的位置,从而固定后立柱的高度。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齿轮后立柱170的数量可以依据光伏支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例如,可以与上述后立柱160配合,交错放置,每隔一个或者两个光伏组件的距离设置一个齿轮后立柱170。 为了实现光伏支架角度的调整,所述光伏支架应该至少包括一个齿轮后立柱170。 更具体的是,如图3所示,滑动连接装置140还包括用于固定滑动连接装置的位置的紧固件142、及一与梁套接可沿梁前后移动的套具143。所述紧固件142具体可以由用于紧固螺栓1421及止动垫片1422组成。 紧固件142用于当光伏支架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固定滑动连接装置140在梁130上的位置。增加固定点,使整个光伏支架结构更为稳固,强度更高。 应当说明的是,梁130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方形,圆柱形等。套具143与梁130的立体形状相适应,梁130穿过套具143,套具143可沿梁130前后移动。为陈述方便,下面以方形钢梁为例进行阐述,相应的,套具143为方通。 紧固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紧固件紧固螺栓1421配合止动垫片1422设置在方通的上方,需要固定滑动连接装置140时,旋拧紧固螺栓1421,螺栓向下移动,挤压钢梁130,拧紧紧固螺丝1421后实现对滑动连接装置140的固定。当需要调整角度时,只需反向旋拧紧固螺丝即可。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在不用拆卸光伏组件的前提下,通过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多个支架单元,支架单元之间通过檩条连接;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前立柱,高度可变的后立柱,梁以及一可沿梁前后滑动的滑动连接装置,所述梁与前立柱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梁通过所述滑动连接装置与后立柱活动连接;所述高度可变后立柱为用于为改变后立柱高度的齿轮后立柱,所述角度可调光伏支架至少包括一个齿轮后立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多个支架单元,支架单元之间通过檩条连接;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前立柱,高度可变的后立柱,梁以及一可沿梁前后滑动的滑动连接装置,所述梁与前立柱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梁通过所述滑动连接装置与后立柱活动连接; 所述高度可变后立柱为用于为改变后立柱高度的齿轮后立柱,所述角度可调光伏支架至少包括一个齿轮后立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一端上设有一轴孔,通过铰轴与前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东邱泉江三阳裴彬徐宁黄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蓝波绿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