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和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8711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1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窗和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其中,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板、薄膜光伏组件、第二透明板;以及在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卷轴,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卷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层透明板之间设置的薄膜光伏组件来发电,为车辆提供电能,降低了油耗。通过设置两个卷轴,使得用户可以调节薄膜光伏组件的发电面积,还有利于遮阳或改善视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窗和车用光伏组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内设备越来越多,对电的需求越来越高,原有车载蓄电池已经不能满足车内设备需求,而靠发动机供电又太耗油。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技术方案。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窗和车用光伏组件装置,通过两层透明板之间设置的薄膜光伏组件来发电,为车辆提供电能,降低了油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板、薄膜光伏组件、第二透明板;以及在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卷轴,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卷轴。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所述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平行设置,中间形成空腔,所述薄膜光伏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所述第一卷轴包括第一转动管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转动管转动;所述第二卷轴包括第二转动管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动管转动。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透明板的一端和第二透明板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透明板的另一端和第二透明板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卷轴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卷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卷轴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卷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转动管内,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转动管内;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管状电机。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所述薄膜光伏组件包括发电部和透明部,所述发电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卷轴,所述发电部的另一端连接透明部的一端,所述透明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卷轴。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所述薄膜光伏组件包括发电部、第一透明部和第二透明部,所述第一透明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卷轴,所述第一透明部的另一端通过发电部连接第二透明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透明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卷轴。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所述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均为弧形钢化玻璃。一种车窗,包括如上所述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提供一种车窗和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其中,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板、薄膜光伏组件、第二透明板;以及在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卷轴,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卷轴。本技术通过两层透明板之间设置的薄膜光伏组件来发电,为车辆提供电能,降低了油耗。通过设置两个卷轴,使得用户可以调节薄膜光伏组件的发电面积,还有利于遮阳或改善视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第一卷轴的径向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第一壳体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薄膜光伏组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第一卷轴卷绕薄膜光伏组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按图6的方式卷绕薄膜光伏组件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中,第二卷轴卷绕薄膜光伏组件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按图8的方式卷绕薄膜光伏组件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薄膜光伏组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窗和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光伏组件装置,适用于汽车车窗,当然,也可设置在车壳上,为车辆提供太阳能发电。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板10、薄膜光伏组件20、第二透明板30;以及在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第一卷轴40和第二卷轴50;所述薄膜光伏组件20的一端连接第一卷轴40,所述薄膜光伏组件2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卷轴50;换而言之,所述薄膜光伏组件20的一端(左端)卷绕在第一卷轴40上,所述薄膜光伏组件20的另一端(右端)卷绕在第二卷轴50上。在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运用在车窗上时,所述第一透明板10和第二透明板30就是车窗的两层玻璃,本技术将原有车窗的单层玻璃改成两层,在两层玻璃之间设置一个薄膜光伏组件20,通过薄膜光伏组件20来发电,为车辆提供电能,降低了油耗。由于采用薄膜光伏组件20,具有柔性,即,本技术采用柔性薄膜光伏组件20,通过第一卷轴40或第二卷轴50的卷绕,使得用户可以调节薄膜光伏组件的开合面积(即,发电面积),还有利于遮阳或改善视野。所述第一透明板10和第二透明板30平行设置,中间形成空腔,所述薄膜光伏组件20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便于在两个卷轴的带动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明板10和第二透明板30均为钢化玻璃。采用钢化玻璃做车窗,可以增加车窗结强度。具体的,为适用车身的弧面,所述第一透明板10和第二透明板30均为弧形钢化玻璃。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卷轴40包括第一转动管410和第一电机420,所述第一电机420驱动第一转动管410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卷轴50的结构与第一卷轴40的结构相同,即,所述第二卷轴50包括第二转动管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动管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420设置在第一转动管410内,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转动管内;所述第一电机420和第二电机均为管状电机。采用管状电机结构简单,能更好的带动薄膜光伏组件卷绕。本实施例中,第一卷轴40带动薄膜光伏组件20卷绕时,第二卷轴50从动即可;第二卷轴50带动薄膜光伏组件20卷绕时,第一卷轴40从动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卷轴也可同向驱动。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60和第二壳体70,所述第一透明板10的一端和第二透明板30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60上;所述第一透明板10的另一端和第二透明板30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70上。具体的,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壳体60设置有两个凸缘610,每个凸缘610设置有与透明板的厚度和宽度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透明板10的一端和第二透明板3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凹槽内。而薄膜光伏组件20的一端则从两个凸缘610之间伸入到第一壳体60内部的第一卷轴40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60为长方体形状,其内部具体是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卷轴40的第一支架620,所述第一卷轴4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620上。所述第二壳体70的结构与第一壳体60的结构相同,换而言之,所述第二壳体70同样设置有两个凸缘,每个凸缘设置有与透明板的厚度和宽度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透明板10的另一端和第二透明板3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凹槽内。而薄膜光伏组件20的另一端则从两个凸缘之间伸入到第二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窗和车用光伏组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板、薄膜光伏组件、第二透明板;以及在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卷轴,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卷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板、薄膜光伏组件、第二透明板;以及在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卷轴,所述薄膜光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卷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平行设置,中间形成空腔,所述薄膜光伏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轴包括第一转动管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转动管转动;所述第二卷轴包括第二转动管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动管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透明板的一端和第二透明板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透明板的另一端和第二透明板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用光伏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彩勤刘志东刘志惠邱泉张泮昌李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蓝波绿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