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447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5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动载体,包括相互固连的漂浮件和安装支架,所述漂浮件为框架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浮动载体的漂浮件设置成框架式结构,与传统的整块式结构相比,既节约了用料降低了成本,又减轻了重量便于安装和运输;同时还提高了所述浮动载体所应用水域的透光性和透气性,不影响水域的生态环境,环境友好程度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载体
本技术属于机械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流体上的物理载体。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地表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往往是建立在大面积的基础上的,但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人类与土地面积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避免由于太阳能的利用而剥夺了人类对土地的其他用途的问题,人类将眼光转向了太阳能丰富的广阔水面。 将太阳能电站建在水上有以下优点:首先,太阳能组件的转换效率易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发电效率会下降,水面上温度比地面低,对太阳能组件的转换效率影响较小,与地面和屋顶电站相比,可获得较高发电量;其次,灰尘会让太阳能组件变脏,影响太阳能发电的效率,因此需要定期清洗太阳能组件,对于地面太阳能组件来说,清洗成本不菲,而将太阳能电站建在水上可以直接用水清洗太阳能组件。另外,湖面或海面上的平均降雨量也大于沙漠地区降雨量,更多的降雨也有利于清洗掉太阳能组件上的灰尘。 然而,由于水面的柔性特征,决定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在水面上应用的难度。近年来,对于太阳能发电系统在水面上应用的载体的研发工作也在逐步展开,目前最常见的是通过一整块的漂浮体的形式来承载或通过浮子的形式来承载,但这些载体都有其各自的问题所在,如:整块的漂浮体的用料多,造成成本高、重量大、不利于运输和安装等问题,且由于整块的漂浮体对水面的遮盖面积大,导致水体的透光性和透气性都很差,对水域中的生态环境影响也很大,另外,整块的漂浮体尺寸固定不可调,不利于各种尺寸太阳能组件的适用;而浮子式的载体则在稳定性方面存忧。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水上载体存在的问题,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的水上用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结构简单、重量轻及便于安装和运输的浮动载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载体,包括相互固连的漂浮件和安装支架,所述漂浮件为框架式结构。 选择性地,所述漂浮件为整体的框架式结构。 选择性地,所述漂浮件为分体的框架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分体的框架式结构的漂浮件可以由漂浮构件经连接构件组装而成,其中,所述漂浮构件可以是截面为圆形、多边形或异形的直管,所述连接构件可以为相应的截面为圆形、多边形或异形的直角管、弧形管、T型管或十字形管,通过各种漂浮构件和不同形状连接构件的组合连接,可以得到各种形状的框架式结构的漂浮件,且截面为多边形或异形的漂浮件和连接构件还可以实现防转效果,使得所述漂浮件的连接稳定性更高。 选择性地,所述漂浮构件与所述连接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套接、铆接、螺纹连接或胶接。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所述漂浮件的漂浮性能及节约用料,可以将所述漂浮件设为τ--闭中空结构。 更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所述浮动载体的抗破坏性能,可以在所述漂浮件的密闭中空结构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可以防止挡板两端的空间连通,这样一来,即使挡板一端的密闭中空段因结构破坏而进水,也可以将进水部位限制在该段中空结构内,从而防止整个所述漂浮件内都进水,有效增强了所述浮动载体的抗破坏性能,可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选择性地,所述漂浮件可以为矩形框架式结构、圆角矩形框架式结构、工字型框架式结构或网格型框架式结构。 选择性地,所述漂浮件和/或所述安装支架的材质为聚乙烯、聚苯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以及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选择性地,为了适应多种物品及需求的承载,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O?90°。 本技术的优点之一在于将浮动载体的漂浮件设置成框架式结构,与传统的整块式结构相比,既节约了用料降低了成本,又减轻了重量便于安装和运输;同时还提高了所述浮动载体所应用水域的透光性和透气性,不影响水域的生态环境,环境友好程度高。且通过进一步将所述漂浮件设置成密闭中空结构,可进一步减少用料降低成本。另外,相对于传统的浮子式结构而言,所述漂浮件的框架式结构由于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各部分受力也较均匀,因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本技术的另一个优点还在于通过挡板的设置,将密闭中空结构分隔成多个密闭中空段,即使其中的一个密闭中空段遭受破坏而进水,也不至于破坏其他密闭中空段的密封性,从而保证漂浮件的漂浮性能,有效增强了所述浮动载体的抗破坏性能,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得以提升,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总体而言,本技术所述的浮动载体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易于安装和运输且对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中所述浮动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中所述浮动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所述浮动载体中的漂浮件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漂浮件;2.安装支架;11.漂浮构件;12.连接构件;21.立柱;22.支撑梁;23.安装梁;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浮动载体,包括相互固连的漂浮件I和安装支架2,所述漂浮件I为框架式结构,其中,所述漂浮件I为一体成型的矩形框架式结构,且所述漂浮件I和所述安装支架2的材质均为非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中的玻璃钢。为了适应太阳能电池的安装需要,所述安装支架2的安装面与水平面的的夹角为15°,所述安装支架2具体包括与所述漂浮件I的四个角固连的四根立柱21,且所述立柱21分为高度不同的两组,其中位于对角线位置的两根高度不同;相邻两根高度不同的所述立柱21的顶部由支撑梁22连接,且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支撑梁22之间设置有三根位置可调节的安装梁23,所述安装梁23的具体数量和安装的位置可根据其所要承载的太阳能电池的具体尺寸来设置,由此,所述安装梁23所在的平面即为所述安装支架2的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与所述漂浮件I和所述立柱21之间连接形成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且该夹角的大小可通过调节两组所述立柱21之间的高度差来实现。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的浮动载体,包括相互固连的漂浮件I和安装支架2,所述漂浮件I为框架式结构,其中,所述漂浮件I为圆角矩形的分体式框架结构,材质为玻璃钢,具体由中空直管结构的漂浮构件11和中空圆角弯管结构的连接构件12通过胶接而成密闭中空结构,且在所述中空直管的漂浮构件11和所述中空圆角弯管结构的连接构件12内均设有挡板13,从而将每个所述漂浮构件11和所述连接构件12分隔成多个密闭中空段,以进一步增强所述浮动载体的安全性能。所述安装支架2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结构和材质均相同,只是其中两组所述立柱21的高度差不同,以保证所述安装支架2的安装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 [0031 ] 选择性地,所述漂浮构件11和所述连接构件12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套接、铆接、螺纹连接等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载体,包括相互固连的漂浮件(1)和安装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1)为框架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29 CN 201410514505X1.一种浮动载体,包括相互固连的漂浮件(I)和安装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I)为框架式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I)为整体的框架式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I)为分体的框架式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I)由漂浮构件(11)经连接构件(12)组装而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构件(11)与所述连接构件(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套接、铆接、螺纹连接或胶接。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彭侃王玉晓吴国发
申请(专利权)人:汉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