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8115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它包括伺服控制电路、光线感测模块,电池板安装架及齿轮组;通过该光线感测模块的两感测电池板实时感知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并产生电势差来驱动该差动继电器动作,接通伺服控制电路,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并驱动齿轮组转动以带动转轴、发电电池板及光线感测模块随着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的变化做相应的转动以使该发电电池板达到最佳的光线接收位置,太阳光线可始终以直射的方向入射发电电池板,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了发电电池板的发电效率,缩短了投资回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它包括伺服控制电路、光线感测模块,电池板安装架及齿轮组;通过该光线感测模块的两感测电池板实时感知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并产生电势差来驱动该差动继电器动作,接通伺服控制电路,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并驱动齿轮组转动以带动转轴、发电电池板及光线感测模块随着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的变化做相应的转动以使该发电电池板达到最佳的光线接收位置,太阳光线可始终以直射的方向入射发电电池板,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了发电电池板的发电效率,缩短了投资回报周期。【专利说明】分布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布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
技术介绍
分布式是电源通常是指直接接入配电网并且分布在工厂或是百姓家庭等用电负荷附近的小型发电机组。因其经济性、环保性、能源利用的多样性和调峰作用,智能电网已支持了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也是建设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经济以及实现“中国梦”的有利保证。 分布式电源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特征,同时一次性投入较大,回收周期较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尤其是大型集群式太阳能发电投资都在数亿元人民币以上。发电效率的高低,投资回报周期的长短成为制约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布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发电效率低、投资回报周期短的缺点。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用于控制发电电池板的光线接收位置,它包括: 伺服驱动电路,包括相串接的驱动电源、差动继电器和正转驱动电机; 光线感测模块,包括两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两感测电池板和一遮阳板,该遮阳板置于该两感测电池板之间,该两感测电池板的输出端都连接至该差动继电器以驱动该差动继电器动作; 电池板安装架,包括支撑座和转动架设在该支撑座上的转轴,该发电电池板、光线感测模块都固定于该转轴上且能随该转轴同步转动;及 齿轮组,其传动连接该正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该转轴的一端; 通过该光线感测模块的两感测电池板实时感知太阳光线的入射方向并产生电势差来驱动该差动继电器动作,接通伺服控制电路,正转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并驱动齿轮组转动以带动转轴、发电电池板及光线感测模块随着太阳光线的入射方向的变化做相应的转动以使该发电电池板实时达到最佳的光线接收位置。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伺服回归电路,其包括相串接的驱动电源、时间继电器、反转驱动电机和行程开关,该反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该齿轮组传动连接。 一实施例之中:该遮阳板的两侧面各对应一感测电池板且该遮阳板的两侧分别朝向地理位置的东侧和西侧。 一实施例之中:该遮阳板垂直于该两感测电池板。 一实施例之中:该差动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该两感测电池板的输出端,该差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该驱动电源和正转驱动电机。 一实施例之中:该两感测电池板具有相同的规格。 一实施例之中:该驱动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 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它包括伺服控制电路、光线感测模块,电池板安装架及齿轮组;通过该光线感测模块的两感测电池板实时感知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并产生电势差来驱动该差动继电器动作,接通伺服控制电路,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并驱动齿轮组转动以带动转轴、发电电池板及光线感测模块随着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的变化做相应的转动以使该发电电池板达到最佳的光线接收位置,太阳光线可始终以直射的方向入射发电电池板,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了发电电池板的发电效率,缩短了投资回报周期。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该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用于控制发电电池板100的光线接收位置,它包括伺服控制电路10、光线感测模块20、电池板安装架30、伺服回归电路40、及齿轮组50。 该伺服控制电路10包括相串接的驱动电源、差动继电器11和正转驱动电机12,具体的是该差动继电器11的常开触点串接该驱动电源和正转驱动电机12,本实施例中,该驱动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 该伺服回归电路40包括相串接的驱动电源、时间继电器41、反转驱动电机42和行程开关43,该反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该齿轮组传动连接。 该光线感测模块20包括两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两感测电池板21和一遮阳板22,该遮阳板22置于该两感测电池板21之间且垂直于该两感测电池板21,该遮阳板22的两侧面各对应一感测电池板21且该遮阳板22的两侧分别朝向地理位置的东侧和西侧,该两感测电池板21具有相同的规格;该两感测电池板21的输出端都连接至该差动继电器11以驱动该差动继电器11动作,具体的是该两感测电池板21的输出端都连接至该差动继电器11的控制端以驱动该差动继电器11的常开触点闭合。 该电池板安装架30包括支撑座31和转动架设在该支撑座上的转轴32,该发电电池板100及光线感测模块20都固定于该转轴32上并能随着该转轴32同步转动。 该齿轮组50传动连接该正转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和该转轴32的一端。 该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令该发电电池板100朝向太阳升起的东边为初始状态,当白天太阳刚升起时,该发电电池板100处于初始状态且太阳光以与遮阳板成角度地方向射入该两感测电池板,通过该光线感测模块20的两感测电池板21实时感知太阳光线的入射方向,由于阳光不是平行于遮阳板22的方向入射该两感测电池板21,该两感测电池板21在遮阳板22的作用下其接受光线的面积不同,从而由该两感测电池板21产生的电压不同,形成电势差并驱动该差动继电器11动作(常开触点闭合),伺服控制电路接通,正转驱动电机12输出轴转动并驱动齿轮组50转动以带动转轴32、发电电池板100、光线感测模块20开始随着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的变化做相应的转动以使该发电电池板100达到最佳的光线接收位置(即太阳光线能垂直入射该发电电池板的位置),该发电电池板100的转速可根据该正转驱动电机12输出轴的转速与齿轮组50的传动比计算获得。 当夜幕降临时,由于两感测电池板21均无光线照射,两感测电池板21的输出电压相同,差动继电器11断开,正转驱动电机12停止工作;伺服回归电路的时间继电器41延时时间到开始闭合,接通伺服回归电路,反转驱动电机42带动转轴32、发电电池板100及光线感测模块20回转至初始状态,当发电电池板100回转至初始状态时,行程开关43断开,伺服回归电路断开,反转驱动电机42停止工作,直至第二天白天来临时,发电电池板100重新随着太阳光线入射角度的变化持续转动,一旦发电电池板100重新转动,行程开关43又重新闭合,时间继电器41重新上电开始延时,如此周而复始。通过该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获得的光伏发电效率大大提高,对光伏发电电源的广泛应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分布式光伏发电太阳直射自动伺服系统,用于控制发电电池板的光线接收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驱动电路,包括相串接的驱动电源、差动继电器和正转驱动电机;光线感测模块,包括两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两感测电池板和一遮阳板,该遮阳板置于该两感测电池板之间,该两感测电池板的输出端都连接至该差动继电器以驱动该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池板安装架,包括支撑座和转动架设在该支撑座上的转轴,该发电电池板、光线感测模块都固定于该转轴上且能随该转轴同步转动;及齿轮组,其传动连接该正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该转轴的一端;通过该光线感测模块的两感测电池板实时感知太阳光线的入射方向并产生电势差来驱动该差动继电器动作,接通伺服控制电路,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并驱动齿轮组转动以带动转轴、发电电池板及光线感测模块随着太阳光线的入射方向的变化做相应的转动以使该发电电池板实时达到最佳的光线接收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