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民专利>正文

汽车远光防眩前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16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汽车远光防眩前照明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照明用的车灯,其技术特征是将灯丝安在一个不会造成眩目反射光线的灯丝最佳安装空间,其照射光形具有近光的优良防蟀光形E——Z混合光形,而且具有远光的照射距离和照射高度,可使对面来车司机视线范围内的照度最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照明用的车灯,特别是汽车用的前照明灯。此种车灯包括光源,旋转抛物面形反射镜,配光用的散光玻璃及一个半球面形反射曲面。汽车前照明灯的远光防眩问题是世界各国汽车制造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寻求解决的问题。其中美国专利US-2229693和US-2277685提出一种与本专利技术比较接近的同样利用半球反射曲面进行二次防眩反射的车灯。但是因为它们远光灯丝的安装位置并未摆脱传统安装方法的限制,即将灯丝中心安在旋转抛物面形反射镜的焦点上,故其灯丝直接射向反射镜任一部分的光线,全都包括位于焦点之前和焦点之后的光线,这样就会由反射镜直接反射产生眩目光线。因而再用半球反射曲面进行定向二次防眩反射也难以达到防眩效果。另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86100659.3提出一种远光防眩车灯。这种车灯是把灯丝安在一个半球面形反射曲面里,半球反射曲面位于反射镜光轴的上方,灯丝位于反射镜的焦点之后。它的防眩关键之处是将灯丝安在设定从反射镜边缘射出的过从焦点引出的垂直光轴的直线与灯丝各点连球心的直线的交点的光线跟其再经半球反射曲面反射回来的光线之间的空间里。这样使灯丝直接射出的或经半球反射曲面反射回来的射到下半部分反射镜上的光线全部位于焦点之后,并使半球反射曲面反射回来位于焦点之前的光线全部射到反射镜之外,从而达到消除远光眩目光线的目的。但是这项专利技术没有提出当灯丝靠近焦点的时候,怎样防止不在光轴上的灯丝的点直接射向反射镜的光线超过焦点而产生眩目光线的问题;而且它所提出的用半球反射曲面后面较高部分的下沿挡住经前沿反射之后所产生的超过焦点的眩目光线的方法比较复杂,不易确定,难于达到比较理想的防眩效果,另外作为一种远光防眩车灯,它没有提出怎样使远光在保持近光的E形、Z形等优良防眩光形的前提下,同时保证远光的照明高度的问题,以及怎样防止半球反射曲面产生一次和二次反射眩目光线的问题。所以这种防眩车灯仍会产生很多眩目光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限定灯丝的防眩安装空间范围,从而更加全面消除眩目光线、防眩效果更佳的具有E形、Z形或E-Z混合光形等近光优良防眩光形并同时具有远光的照射高度和照射距离,更加符合行车需要的远光防眩车灯。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虽然位于已有技术最佳安装空间里的灯丝但仍然可能产生眩目光线的缺陷,在现有技术将灯丝安在半球反射曲面里,反射镜焦点之后,半球反射曲面位于光轴上方的技术基础之上,特别提出必须使灯丝整体位于设定从反射镜边缘射出的过反射镜焦点的各条光线跟其再经半球反射曲面反射回来的光线之间的空间里,并使灯丝下边边缘位于反射镜光轴所在水平平面或其上方。这样就可使灯丝直接射向下半部分反射镜的光线全部位于焦点之后,并且可使由半球反射曲面反射下来的超过焦点即位于焦点之前的光线全部射到反射镜边缘之外的地面上,而反射到下半部分反射镜上的光线必然位于焦点之后。这是因为安在限定空间里的灯丝射向半球反射曲面再反射回来的光线在通过反射镜光轴所在的水平平面时,只要超过焦点,就一定比设定从反射镜边缘射出的过反射镜焦点的限定灯丝安装空间的光线更加向外倾斜,所以必然射到反射镜边缘之外的地面上。这样反射镜就不会反射产生眩目光线。当车靠右侧行驶时,造成对面来车司机眩目的光线是射向左上方空间即在灯光测试屏幕上射向H-H水平直线之上,V-V沿垂直线左侧区域的光线;当车靠左侧行驶时,是射向右上方空间即在灯光测试屏幕上射向H-H水平直线之上,V-V铅垂直线右侧区域的光线。因为位于反射镜光轴上的灯丝的点从焦点之后射到下半部分反射镜上的光线将会扩散反射,从焦点之前射到下半部分反射镜上的光线将会交叉反射。即位于反射镜光轴上的灯丝的点射到下半部分反射镜上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设定从焦点射出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光线就会扩散反射,否则光线就会交叉反射。因为从焦点射到下半部分反射镜上的入射光线与法线所决定的反射平面一般是向外侧下方倾斜的,而从焦点射出的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是平行光轴的水平直线,所以,射到下半部分反射镜上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设定从焦点射到同一入射点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现防眩要求的扩散反射的实质就是使此一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低于反射平面上过入射点的水平直线。因此,当灯丝的点不在反射镜光轴上时,为了控制向斜上方交叉反射而产生眩目光线,本专利技术提出应使射到的位于光轴下半部分反射镜或射到会因交叉反射产生眩目光线的右下部分或左下部分(通过将灯丝相对光轴左右偏移安装就可实现这种控制)反射镜上的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一般大于在此反射平面上过光线入射点的水平直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或大于灯光测试平面上设定不会产生眩目光线的极限高度的水平直线(例如灯光测试屏幕上的H-H水平直线)过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反射平面的交点连反射镜上光线入射点的直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此种远光防眩前照明灯,是将灯丝安在半球面形反射曲面里,灯丝位于焦点后侧,使其直接射出的光线从焦点之后射向下半部分反射镜,用半球面形反射曲面将灯丝射向上半部分反射镜的会造成眩目的光线从焦点之后反射到下半部分反射镜上去,并使位于焦点之前的反射光线直接射到反射镜之外,或者同时利用灯丝通过半球面形反射曲面缺口从焦点之后直接射到上半部分反射镜的光线,经反射后形成E形光形(即射到过光轴的水平直线的上方,铅垂直线一侧的光形为一三角形),E形光形的上边边缘与灯光测试屏幕上的H-H水平直线的最佳角度范围在48.4度以内。为了保证远光的照射高度和照射距离,用散光玻璃将射到E形光形下方区间即在灯光测试屏幕上与之位于V-V线同侧,H-H线下方区间的光线向上折射,形成Z形光形(即射到过光轴的水平直线的上方,铅垂直线一侧的光形为一长方形),或与E形光形一起形成E-Z混合光形。这是因为上述区间的光线在未被向上折射之前,其照射最高的光线与通过光轴的水平直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以用散光玻璃将其向上折射10度之内,就能使其照到相距25米远的灯光测试屏幕上时水平高出H-H线4.45米之内,形成具有优良防眩效果的Z形光形。又使车灯具有远光的照射距离和照射高度,适应高速行车的需要。以上所说的防眩车灯当做成半封闭型车灯时,可以将球形灯泡玻壳的部分球面镀上反射层,用球形玻壳充当半球面形反射曲面,并使灯泡中的灯丝安装位置符合前边所述的限定安装空间。而且用泡壳充当的半球反射曲面的特征均同全封闭型车灯中的单独制作的半球反射曲面的特征。当灯丝位于前边所说的限定安装空间里时,为了防止灯丝相对部分反射镜时,由于遮挡焦点或把焦点覆盖而产生超过焦点的眩目直射光线,确定灯丝的安装位置为灯丝下边边缘位于反射镜光轴所在的水平平面或其之上,同时为防止半球反射曲面的前沿或前半部分产生超过焦点的眩目反射光线,确定半球反射曲面的安装位置为球心位于灯丝中心轴线所在的水平平面或其之上。从而使灯丝射到半球反射曲面前面下沿的位于法线上方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小于法线与反射镜光轴的夹角。这样就使球面前面下沿反射回来的一次反射光线从焦点之后射到下半部分反射镜上去。当灯丝沿着光轴安装时,为了防止灯丝射到半球反射曲面后面部分光线的反射光线射到球面前面下沿产生从焦点之前射到下半部分反射镜上的二次反射眩目光线,可以使半球反射曲面缺口的前后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远光防眩前照明灯,包括光源,旋转抛物面形反射镜,散光玻璃及一个半球面形反射曲面,其灯丝位于半球面里,反射镜焦点的后面,半球面形反射曲面位于反射镜光轴上方,其特征为:(1)灯丝整体位于设定从反射镜边缘射出的过反射镜焦点的各条光线跟其再 经半球反射曲面反射回来的光线之间的限定空间里;(2)灯丝的下边边缘位于反射镜光轴所在的水平平面或其上方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