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901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一种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包括容器和位于容器内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转轴和连接于转轴的搅拌辊,容器设有进料口,容器底部设有若干橡胶支撑脚,橡胶支撑脚的底面设有形变腔,形变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所述形变腔分割成上储液腔和下储液腔,隔板设有连通上储液腔和下储液腔的主阻尼通道,主阻尼通道内设有吸能板,吸能板穿设有可沿上下方向滑动的阻尼杆,阻尼杆设有支阻尼通道,下储液腔的下端设有朝向下储液腔内部拱起的碗形橡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传递给支撑反应釜的设备的振动的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解决了现有反应釜所产生的振动会干涉同反应釜相连接的设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用于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构成,在釜体和釜盖构成的容器中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199921、【公开日】为2012年I月11日、名称为“自调式快速反应釜”的专利文献中即公开了一种反应釜。 现有的反应釜普遍存在以下不足:搅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会传动给支撑反应釜的设备而影响该设备的使用,也即存在隔震效果差的不足;原料中的大颗粒物质会进入反应釜中、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传递给支撑反应釜的设备的振动的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解决了现有反应釜所产生的振动会干涉同反应釜相连接的设备的问题。 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旨在第一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大颗粒物质进入釜体的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不能够阻止大颗粒物质进入釜体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包括容器和位于容器内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转轴和连接于转轴的搅拌辊,所述容器设有进料口,所述容器底部设有若干橡胶支撑脚,所述橡胶支撑脚的底面设有形变腔,所述形变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形变腔分割成上储液腔和下储液腔,所述隔板设有连通所述上储液腔和下储液腔的主阻尼通道,所述主阻尼通道内设有吸能板,所述吸能板穿设有可沿上下方向滑动的阻尼杆,所述阻尼杆设有支阻尼通道,所述下储液腔的下端设有朝向下储液腔内部拱起的碗形橡胶盖。 使用时,将液体填充在形变腔内,本技术通过橡胶支撑脚同其他设备进行接触连接,进料口同进料管对接在一起,反应釜产生的振动传递给橡胶支撑脚而导致形变腔变形时,形变腔变形而驱动位于其内的液体在上储液腔和下储液腔之间来回流动、吸能板和阻尼杆的晃动,液体流动以及吸能板和阻尼杆晃动过程中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如果振动较小而不足以促使形变腔变形时,此时只有液体的晃动,液体晃动时阻尼杆产生晃动而吸能,设置阻尼杆能够提高对高频低幅振动的吸收作用,使得本技术不但能够吸收高振幅的振动能量、还能吸收低振幅的振动能量,因此隔震效果更加。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阻尼杆的轴向两端都伸出所述吸能板,所述阻尼杆的两个轴向端面都为球面。能够使得液体接受到非上下方向的振动时也能够驱动阻尼杆沿上下方向运行而吸能。吸能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为圆柱形,所述阻尼杆的两个轴向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阻尼杆周向分布的扩容槽。能够通过吸能杆同液体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应灵敏度。对水平方向的振动也能够够产生响应而吸能,吸收振动能量的可靠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支撑脚内设有骨架,所述骨架为沿上下方向伸缩的螺旋弹簧。既能提高橡胶支撑脚的刚度以满足支撑要求,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高幅振动的吸收效果O 作为优选,所述形变腔位于所述骨架所围成的空间的内部。骨架还能够对形变腔的变性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形变腔能够可靠地变性而驱动液体流动而实现吸能。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设有过滤板。能够防止大颗粒物质经进料口进入釜体,实现了第二个技术目的。 本技术还包括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过滤板通过若干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同所述换向管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能够选择性安装过滤板。从而使得本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要。 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滤板表面的卡接孔、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换向管的卡接块和驱动卡接块伸到所述卡接孔内的弹簧。安装拆卸过滤板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块为球形,所述卡接块同所述换向管为球面配合,所述卡接块同所述弹簧仅抵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拆卸过滤板时的方便性。 本技术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设置于电机动力输出轴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啮合在一起,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转轴同轴且连接在一起。能够将转轴的端面腾出,便于在端面上布置其它部件。 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设置具有吸收振动能量作用的橡胶支撑脚对反应釜进行支撑,能够降低反应釜传递给周边设备的振动能量;对低幅振动也具有良好的吸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的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容器1、进料口 12、过滤板4、搅拌器5、转轴51、搅拌辊52、可拆卸连接结构6、卡接孔61、卡接块62、弹簧63、橡胶支撑脚8、形变腔81、上储液腔811、下储液腔812、隔板82、橡胶盖83、骨架84、主阻尼通道85、吸能板86、阻尼杆87、轴向端面871、扩容槽872、支阻尼通道88、驱动机构9、电机91、主动齿轮92、从动齿轮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包括容器1、过滤板4、搅拌器5和驱动机构9。 容器I设有进料口 12。容器I设有橡胶支撑脚8。橡胶支撑脚8有四只。橡胶支撑脚8的底面设有形变腔81。形变腔81内设有隔板82。隔板82将形变腔81分割成上储液腔811和下储液腔812。下储液腔812的下端设有橡胶盖83。橡胶盖83为朝向下储液腔812内部拱起的碗形。橡胶支撑脚8内设有骨架84。骨架84为沿上下方向伸缩的螺旋弹簧。形变腔81位于骨架84所围成的空间的内部。 过滤板4设置在进料口 12内。 搅拌器5位于容器I内。搅拌器5包括转轴51和连接于转轴的若干搅拌辊52。转轴51转动连接于容器I。转轴51沿上下方向延伸。搅拌辊52为叶片结构。搅拌辊52焊接于转轴51。 [0031 ] 驱动机构9包括电机91、设置于电机动力输出轴的主动齿轮92和同主动齿轮啮合在一起的从动齿轮93。从动齿轮93固定在转轴51的上端,从动齿轮93和转轴51同轴。 参见图2,过滤板4通过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结构6同进料口 12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可拆卸连接结构6沿进料口 12的周向分布。 参见图3,可拆卸连接结构6包括卡接孔61、卡接块62和弹簧63。卡接孔61设置于过滤板4表面。卡接块62为球形。卡接块62活动连接于进料口 12内表面。卡接块62和进料口 12之间为球面配合。弹簧63位于进料口 12内。弹簧63—端同进料口 12抵接在一起、另一端同卡接块62抵接在一起。卡接块62同弹簧63之间仅抵接在一起、即没有固接在一起的。卡接块62在弹簧63的作用下伸出进料口 12内表面而插到卡接孔61中实现将过滤板4同进料口 12连接在一起。 拆卸下过滤板的方法为:外拉过滤板4,卡接孔61的壁面挤压卡接块62而使得卡接块收缩并而失去对过滤板4的固定作用,使得过滤板4能够被取出,在卡接块62收缩的过程中弹簧63储能,过滤板4取出后弹簧63驱动卡接块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包括容器和位于容器内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转轴和连接于转轴的搅拌辊,所述容器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部设有若干橡胶支撑脚,所述橡胶支撑脚的底面设有形变腔,所述形变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形变腔分割成上储液腔和下储液腔,所述隔板设有连通所述上储液腔和下储液腔的主阻尼通道,所述主阻尼通道内设有吸能板,所述吸能板穿设有可沿上下方向滑动的阻尼杆,所述阻尼杆设有支阻尼通道,所述下储液腔的下端设有朝向下储液腔内部拱起的碗形橡胶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包括容器和位于容器内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转轴和连接于转轴的搅拌辊,所述容器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部设有若干橡胶支撑脚,所述橡胶支撑脚的底面设有形变腔,所述形变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形变腔分割成上储液腔和下储液腔,所述隔板设有连通所述上储液腔和下储液腔的主阻尼通道,所述主阻尼通道内设有吸能板,所述吸能板穿设有可沿上下方向滑动的阻尼杆,所述阻尼杆设有支阻尼通道,所述下储液腔的下端设有朝向下储液腔内部拱起的碗形橡胶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式多聚磷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阻尼杆的轴向两端都伸出所述吸能板,所述阻尼杆的两个轴向端面都为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市艺康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