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式高承载物料压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808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式高承载物料压料机,压头(9)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在托板(2)的中部穿设成型筒(20),成型筒(20)为钢制直套结构,上滑板(6)与下滑板(7)之间通过弹簧(17)连接,在上滑板(6)顶部的左右两端以及下滑板(7)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定位座(19),定位座(19)朝向对应侧导向柱(4)的侧面上安装滑块(16)。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施容易、成本低,连接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操作方便,组装效率高,不仅能够防止加载杆产生偏移,而且能确保传动的可靠性;压头与成型筒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不易发生磨损损坏,使用寿命更长。同时,采用滑块与直线导轨的无间隙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导向精度,增强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机,特别涉及一种电控式高承载物料压料机
技术介绍
旋转压料机是用于将需要的建筑或工程物料压制成标准试件的专用设备。现有旋转压料机一般采用滑动轴承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机构,通过机架上的两根导向柱与滑动轴套配合,从而达到导向和承受压制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力及弯矩。如果滑动轴套与导向柱之间的间隙过大,会影响导向精度和轴向压力的检测、监控,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通过减少配合间隙来提高导向精度,则对零件加工精度、装配精度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会极大地增加生产成本。旋转压料机上的加载装置一般由动力总成、上滑板、下滑板、定位块、加载杆和压头等部件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复杂,不仅安装及拆卸操作不方便,组装效率低,而且加载杆容易产生偏移,传动的可靠性较差。压头通常为短圆柱结构,在压制过程中与成型筒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既增大了能耗,又容易发生磨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不易损坏压头的电控式高承载物料压料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控式高承载物料压料机,包括底座(I)、定位块、上滑板¢)、下滑板(7)、加载杆(8)和压头(9),其特征在于:底座(I)为矩形,在底座(I)的上方设置托板(2),该托板(2)通过四根按矩形分布的立柱(3)与底座(I)相固定,立柱(3)为空心圆柱,在所述托板(2)上设置两根左右对称的导向柱(4),导向柱(4)为矩管,这两根导向柱(4)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直线导轨(18),两根导向柱(4)的顶部共同支撑顶板(11);所述顶板(11)上安装减速电机(10),该减速电机(10)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并通过联轴器与丝杆(14)的上端连接,所述丝杆(14)通过轴承与顶板(11)相支承,在丝杆(14)上套装螺母座(15),该螺母座(15)与升降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12)的下端与连接座(13)的顶部固定,该连接座(13)内装有压力传感器,连接座(13)的底部与上滑板(6)顶部的中央相固定,在所述上滑板¢)的下方安装加载杆(8),该加载杆(8)的下端穿过下滑板(7)和定位块(5),并与压头(9)连接,所述定位块(5)与下滑板(7)相固定;所述压头(9)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并由铸铁制成,在压头(9)的周侧面及底面包覆有耐磨钢防护层;在所述托板(2)的中部穿设成型筒(20),该成型筒(20)为钢制直套结构,并位于压头(9)的正下方,且成型筒(20)的底部由旋转工作台支撑,成型筒(20)与旋转工作台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滑板(6)与下滑板(7)之间通过左右两根弹簧(17)连接,在上滑板(6)顶部的左右两端以及下滑板(7)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定位座(19),各定位座(19)朝向对应侧导向柱⑷的侧面上安装滑块(16),该滑块(16)与对应侧的直线导轨(18)无间隙滑动配合。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底座、立柱和托板组成框架结构,能够确保整机的稳定性;立柱为空心圆柱,结构强度好,能够尽可能减少材料成本。托板上通过两根导向柱支撑顶板,一方面为减速电机和导向机构提供了安装位置;另一方面,顶板下方两根导向柱之间的空间为压装传动机构提供了布置位置,能够使整机结构更紧凑。减速电机、丝杆、升降杆、连接座、上滑板、加载杆、下滑板和压头依次布置,两相邻件之间连接结构简单,这样不仅易于装配,能有效提高组装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升降杆、连接座和加载杆三者的同轴度,从而避免了加载杆产生偏移,大大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压头为上小下大的锥台,在压制过程中与成型筒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有效较小了摩擦,降低了能耗;压头的主体采用铸铁材料,成本低,有足够的压制重量;在压头的周侧面及底面包覆耐磨钢防护层,能够防止压头发生磨损损坏,使压头的使用寿命更长久。成型筒为钢制直套结构,一方面结构强度好,经久耐磨,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另一方面,可以适用于压制不同高度的试件,适用范围广;成型筒与旋转工作台之间可拆卸连接,拆卸取出试件非常方便。由于采用了滑块与直线导轨无间隙滑动配合的导向方式,导向精度高、承载能力强,在旋转压制试件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力和弯矩最终分配给直线导轨承受,这样不会影响导向精度和轴向压力的检测、监控,能够实现压力的恒定控制。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通过左右两根弹簧柔性连接,在下滑板运动到位而上滑板继续向下运动的时候,能够起到减震、消缓的作用,以减小冲击,并确保压制过程的平稳性。为了简化结构,便于拆装,使加载杆与上滑板之间接合紧密,连接牢靠,所述加载杆(8)的顶部一体形成有圆盘,该圆盘与上滑板(6)的底面相贴合,并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螺栓固定。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紧凑性,使定位块与下滑板之间连接既牢固又可靠,并且有利于组装,所述定位块(5)的上段伸入下滑板(7)的中心孔内,定位块(5)的顶面与下滑板(7)的上表面平齐,在定位块(5)中部一体形成有环形台阶,该环形台阶与下滑板(7)的底面相贴合,并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螺栓固定。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制作及装配,并确保滑块及定位座连接的牢靠性,所述定位座(19)为方块体,该定位座(19)通过螺钉与对应的滑板相固定,所述滑块(16)通过螺钉安装于定位座(19)的侧面。为了简化结构,便于装配,在所述成型筒(20)底端的环壁上一体形成有一圈凸台,该凸台通过多颗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栓与旋转工作台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施容易、成本低,连接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操作方便,组装效率高,不仅能够防止加载杆产生偏移,而且能确保传动的可靠性;压头与成型筒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不易发生磨损损坏,使用寿命更长。同时,采用滑块与直线导轨的无间隙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导向精度,增强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底座I为矩形平板结构,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底面。在底座I的正上方设置托板2,该托板2为矩形,并与底座I相平行,托板2通过四根按矩形分布的立柱3与底座I相连接。立柱3垂直于托板2,该立柱3优选为空心圆柱,立柱3的顶端与托板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式高承载物料压料机,包括底座(1)、定位块(5)、上滑板(6)、下滑板(7)、加载杆(8)和压头(9),其特征在于:底座(1)为矩形,在底座(1)的上方设置托板(2),该托板(2)通过四根按矩形分布的立柱(3)与底座(1)相固定,立柱(3)为空心圆柱,在所述托板(2)上设置两根左右对称的导向柱(4),导向柱(4)为矩管,这两根导向柱(4)的相对面上均安装有直线导轨(18),两根导向柱(4)的顶部共同支撑顶板(11);所述顶板(11)上安装减速电机(10),该减速电机(10)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并通过联轴器与丝杆(14)的上端连接,所述丝杆(14)通过轴承与顶板(11)相支承,在丝杆(14)上套装螺母座(15),该螺母座(15)与升降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12)的下端与连接座(13)的顶部固定,该连接座(13)内装有压力传感器,连接座(13)的底部与上滑板(6)顶部的中央相固定,在所述上滑板(6)的下方安装加载杆(8),该加载杆(8)的下端穿过下滑板(7)和定位块(5),并与压头(9)连接,所述定位块(5)与下滑板(7)相固定;所述压头(9)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并由铸铁制成,在压头(9)的周侧面及底面包覆有耐磨钢防护层;在所述托板(2)的中部穿设成型筒(20),该成型筒(20)为钢制直套结构,并位于压头(9)的正下方,且成型筒(20)的底部由旋转工作台支撑,成型筒(20)与旋转工作台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滑板(6)与下滑板(7)之间通过左右两根弹簧(17)连接,在上滑板(6)顶部的左右两端以及下滑板(7)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定位座(19),各定位座(19)朝向对应侧导向柱(4)的侧面上安装滑块(16),该滑块(16)与对应侧的直线导轨(18)无间隙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麦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