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建筑节能技术,具体设及一种冷热联供自优化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而暖 通空调中的供冷、供热是建筑主要能耗点,合理匹配用户侧冷热源负荷偏差值是实现暖通 空调系统的节能点。如今很多耗能单位选择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地源热累系统等实现降低 能耗,但面临系统不稳定、人力投入过多,冷热供给不匹配等问题,导致本该节能的设备反 而成为更加耗能设备。 现有市场冷热联供控制系统仅根据环境温度预测冷热源负荷偏差值,由于建筑冷 热需求不仅仅跟环境温度有关,还与建筑内部人员情况、末端空调设备运行情况、天气变化 密切相关,因此无法准确预测实际冷热量值,实现系统超前控制。学者提出的将每个房间空 调设备运行情况与人员分布情况等等全部接入系统,会导致系统非常庞大,成本成比例增 力口,让用户无法接受。冷热源控制策略方面多采用温度闭环,调节流量的方式实现,该种控 制策略滞后时间很长,根本无法满足末端需求,往往需要人员干预,更无法使冷热源系统达 到最大能效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冷热联合供给系统滞后时间长,非线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热联供自优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联供自优化控制设备包括:用户侧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用户侧监控系统和热源侧监控系统,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壳体内;其中,用户侧环境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电源、数据采集器、传感器保护设备和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数据采集器、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和传感器保护设备分别连接至电源;外部的传感器分别连接至数据采集器以及传感器保护设备;数据采集器连接至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用户侧环境通信仪器连接至用户侧监控系统;用户侧监控系统与外部的末端空调设备相连接;用户侧监控系统连接至热源侧监控系统,热源侧监控系统与外部的冷热源设备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毅,张理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