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浮渣自动分离的水帘喷漆室,所述的水帘喷漆室包括空气过滤系统,操作室,水帘板,盛水槽,气水分离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的操作室的外侧设有循环水槽,所述的循环水槽的中部设有过滤筛网,所述的循环水槽内设有浮渣收集斗,所述的水帘板底部的盛水槽内设有圆弧型的涡旋冲击板,所述的涡旋冲击板的上部设有圆弧型的涡旋分离板,所述的涡旋分离板对侧的操作室墙壁上设有连通口连通循环水槽的浮渣收集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循环水浮渣自分离水帘喷漆室的盛水槽和循环水槽为分离的两个槽体,两者之间用低位连通管连通,保持循环水的总量;既保证了循环水的处理效果,又能在设备不停产的情况下,方便的分别清理各个浮渣收集斗中的浮渣。(*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式浮渣自动分离的水帘喷漆室
本技术涉及水帘喷漆室的检修和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浮渣自动分离功能的水帘喷漆室。
技术介绍
水帘喷漆室在含有漆雾的空气经过前面水帘后进行第一次的拦截,气流掠经通道下方的水面时由于高速作用将水带起进入通道内,气流到达通道的上方后由于流速的降低,被带起的水因为重力的作用会有一部分水落回致通道口下方,这样就会与继续带起的水产生撞击从而形成沸腾状,呈沸腾状的水珠与气流充分混合搅拌后,颗粒物将被彻底清洗到水中,从而达到对漆雾颗粒清洗净化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的水帘式喷漆室的水槽结构都是设置在喷漆室底部,即盛水槽和循环水槽共用一个槽,水槽结构在长期工作后,需要及时对水槽内部的絮凝浮渣,清理水槽中的絮凝浮渣时必须停止工作,且浮渣飘散面积大,清理工作量大。而往往由于设备繁忙不能停产,造成浮渣不能及时清理,影响循环水的处理效果和设备的正常维护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对浮渣进行清理,工作效率高的水帘喷漆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循环式浮渣自动分离的水帘喷漆室,所述的水帘喷漆室包括空气过滤系统,操作室,水帘板,盛水槽,气水分离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的盛水槽设置在操作室的底部,所述的水帘板的顶部设有溢流水槽,所述的盛水槽通过气水分离系统连接在排风系统上,所述的操作室的外侧设有循环水槽,所述的循环水槽的中部设有过滤筛网,所述的循环水槽内设有浮渣收集斗,所述的水帘板顶端底部的盛水槽内设有圆弧型的涡旋冲击板,所述的涡旋冲击板的上部设有圆弧型的涡旋分离板,所述的气水分离系统安装在涡旋分离板的上方,所述的涡旋分离板对侧的操作室墙壁上设有连通口连通循环水槽的浮渣收集斗。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循环水槽的垂直安装高度低于盛水槽的垂直安装高度,所述的循环水槽的底部设有连通口连通盛水槽的底部;由于浮渣漂浮在循环水槽内的液面上,而循环水槽的底部的连通口的垂直高度低于盛水槽底部的连通口,保证了浮渣漂浮在循环水槽的浮渣收集斗内,防止浮渣扩散或者回流到盛水槽中,方便收集和清理。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浮渣收集斗的底部设有出液口连通循环水槽,所述的过滤筛网与浮渣收集斗之间设有隔离挡板,所述的隔离挡板固定安装在循环水槽的顶部,隔离挡板的开口位置设置在循环水槽的底部;由于浮渣本身漂浮在浮渣收集斗的上部,为了保证滤网高效的过滤效果,通过将隔离挡板的开口位置设置在循环水槽的底部,减少液面上的浮渣对过滤筛网过滤效果的影响,保证过滤筛网较高的液体流通效率。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循环水槽的侧方设有循环水泵入口,所述的循环水泵入口经过管路连接在溢流水槽的循环供水管上;通过过滤筛网侧方的循环水泵入口,将循环水回流到水帘板上的溢流水槽内,方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省资源。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涡旋冲击板的底部设有倾斜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与盛水槽之间设有溢流分隔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液位调节板;通过液位调节板和溢流分隔板方便调节涡旋冲击板的槽体内的液位,进而调节水帘板与液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鼓风口的大小进而控制整个装置的出风效果。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空气过滤系统包括动压式过滤室和静压式过滤室,所述的动压式过滤室内设有多个袋式过滤器,所述的静压式过滤室内设有过滤筛板;新鲜空气在送风风机的作用下,送入喷漆室的动压室,在经动压室过滤层和静压室过滤层过滤后,新鲜空气成层流状态在操作区内由上而下的运动,使喷漆时飘散的漆雾随空气一起定向运动,保证了操作室的环境不受漆雾污染。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气水分离系统由多层带有倾斜挡板的截流板组成,所述的排风系统为高压鼓风机;通过高压鼓风机方便调节整个系统的排风量,通过多块截流板方便空气和含有漆雾水凝分子的水分离,处理后的空气由排风系统中的排风管排出,而含有漆雾水凝分子的水则进入到浮渣收集斗。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循环水浮渣自分离水帘喷漆室的盛水槽和循环水槽为分离的两个槽体,盛水槽设置在喷漆室底部,循环水槽设置在喷漆室外部,之间用低位连通管连通,保持循环水的总量;循环水槽中根据设备长度不同,适量设有多个循环水浮渣收集装置。既保证了循环水的处理效果,又能在设备不停产的情况下,方便的分别清理各个浮渣收集装置中的浮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简图; 图2为本技术盛水槽和循环水槽结构放大图; 其中,I操作室,2空气过滤系统,3水帘板,4盛水槽,5气水分离系统,6排风系统,7溢流水槽,8循环水槽,9过滤筛网,10浮渣收集斗,11涡旋冲击板,12涡旋分离板,13隔离挡板,14连通口,15循环水泵入口,16支撑板,17袋式过滤器,18过滤筛板,19液位调节板,20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循环式浮渣自动分离的水帘喷漆室,所述的水帘喷漆室包括空气过滤系统2,操作室I,水帘板3,盛水槽4,气水分离系统5和排风系统6,所述的盛水槽4设置在操作室I的底部,所述的水帘板3的顶部设有溢流水槽7,所述的盛水槽4通过气水分离系统5连接在排风系统6上,所述的操作室I的外侧设有循环水槽8,所述的循环水槽8的中部设有过滤筛网9,所述的循环水槽8内设有浮渣收集斗10,所述的水帘板3底部的盛水槽4内设有圆弧型的涡旋冲击板11,所述的涡旋冲击板11的上部设有圆弧型的涡旋分离板12,所述的气水分离系统5安装在涡旋分离板12的上方,所述的涡旋分离板12对侧的操作室I墙壁上设有连通口连通循环水槽8的浮渣收集斗10 ;循环水槽8中根据设备长度不同,适量设有多个循环水浮渣收集斗10。 实施例2: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循环水槽8的垂直安装高度低于盛水槽4的垂直安装高度,所述的循环水槽8的底部设有连通口 14连通盛水槽4的底部;由于浮渣漂浮在循环水槽8内的液面上,而循环水槽8的底部的连通口 14的垂直高度低于盛水槽4底部的连通口 14,保证了浮渣漂浮在循环水槽8的浮渣收集斗10内,防止浮渣扩散或者回流到盛水槽4中,方便收集和清理。 实施例3: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浮渣收集斗10的底部设有出液口 20连通循环水槽8,所述的过滤筛网9与浮渣收集斗10之间设有隔离挡板13,所述的隔离挡板13固定安装在循环水槽8的顶部,隔离挡板13的开口位置设置在循环水槽8的底部;由于浮渣本身漂浮在浮渣收集斗10的上部,为了保证滤网9高效的过滤效果,通过将隔离挡板13的开口位置设置在循环水槽8的底部,减少液面上的浮渣对过滤筛网9过滤效果的影响,保证过滤筛网9较高的液体流通效率。 实施例4: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循环水槽8的侧方设有循环水泵15入口,所述的循环水泵15入口经过管路连接在溢流水槽7的循环供水管上;通过过滤筛网9侧方的循环水泵入口 15,将循环水回流到水帘板3上的溢流水槽7内,方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省资源。 实施例5: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涡旋冲击板11的底部设有倾斜的支撑板16,所述的支撑板16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式浮渣自动分离的水帘喷漆室,所述的水帘喷漆室包括空气过滤系统,操作室,水帘板,盛水槽,气水分离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的盛水槽设置在操作室的底部,所述的水帘板的顶部设有溢流水槽,所述的盛水槽通过气水分离系统连接在排风系统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室的外侧设有循环水槽,所述的循环水槽的中部设有过滤筛网,所述的循环水槽内设有浮渣收集斗,所述的水帘板底部的盛水槽内设有圆弧型的涡旋冲击板,所述的涡旋冲击板的上部设有圆弧型的涡旋分离板,所述的气水分离系统安装在涡旋分离板的上方,所述的涡旋分离板对侧的操作室墙壁上设有连通口连通循环水槽的浮渣收集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浮渣自动分离的水帘喷漆室,所述的水帘喷漆室包括空气过滤系统,操作室,水帘板,盛水槽,气水分离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的盛水槽设置在操作室的底部,所述的水帘板的顶部设有溢流水槽,所述的盛水槽通过气水分离系统连接在排风系统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室的外侧设有循环水槽,所述的循环水槽的中部设有过滤筛网,所述的循环水槽内设有浮渣收集斗,所述的水帘板底部的盛水槽内设有圆弧型的涡旋冲击板,所述的涡旋冲击板的上部设有圆弧型的涡旋分离板,所述的气水分离系统安装在涡旋分离板的上方,所述的涡旋分离板对侧的操作室墙壁上设有连通口连通循环水槽的浮渣收集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浮渣自动分离的水帘喷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槽的垂直安装高度低于盛水槽的垂直安装高度,所述的循环水槽的底部设有连通口连通盛水槽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浮渣自动分离的水帘喷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渣收集斗的底部设有出液口连通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礼宏,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东方天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