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欣专利>正文

耐磨蚀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156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18:08
用在管道泵的耐磨蚀泵,包括泵体盖、护套、间隙、装配结合处、进液体管、冷却液、出液体管和热液,其特征是在泵体盖与护套的间隙,冲浸流过冷却液再流出吸热的热液,将泵体盖和泵护套,因泵内流动介质的热源酸碱冲刷因素产生的温升,降到预设温度值而较耐磨蚀,延长泵体盖与护套的工作时间;在装配结合处安装进液体管和出液体管,让冷却液进入间隙流动接触、吸收泵体盖和护套被传导的热量,冷却液吸热变成热液,通过出液体管流出,完成冷却,以保持泵体盖和护套较耐磨蚀的温度值。在泵体盖的装配结合处、或其它位置,至少安装一个进液体管、一个出液体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零部件耐磨蚀强,降生产成本,增企业、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磨蚀泵
技术涉及用在管道泵的耐磨蚀泵。
技术介绍
现有管道泵的零部件,有的过热磨蚀严重,报废快。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技术之目的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耐磨蚀泵。其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 用在管道泵的耐磨蚀泵,包括泵体盖、护套、间隙、装配结合处、进液体管、冷却液、出液体管和热液, 其特征是在泵体盖与护套的间隙,冲浸流过冷却液再流出吸热的热液,将泵体盖和泵护套,因泵内流动介质的热源酸碱冲刷因素产生的温升,降到预设温度值而较耐磨蚀,延长泵体盖与护套的工作时间; 在装配结合处安装进液体管和出液体管,让冷却液进入间隙流动接触、吸收泵体盖和护套被传导的热量,冷却液吸热变成热液,通过出液体管流出,完成冷却,以保持泵体盖和护套较耐磨蚀的温度值。 在泵体盖的装配结合处、或其它位置,至少安装一个进液体管、一个出液体管。 技术有益效果,零部件耐磨蚀强,降生产成本,增企业、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耐磨蚀泵剖示意图。 图中,1.耐磨蚀泵,2.泵体盖,3.护套,4.间隙,5.装配结合处,6.进液体管,7.冷却液,8.出液体管,9.热液。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耐磨蚀泵剖示意图。 用在管道泵的耐磨蚀泵1,包括泵体盖2、护套3、间隙4、装配结合处5、进液体管6、冷却液7、出液体管8和热液9, 其特征是在泵体盖2与护套3的间隙4,冲浸流过冷却液7再流出吸热的热液9,将泵体盖2和泵护套3,因泵内流动介质的热源酸碱冲刷因素产生的温升,降到预设温度值而较耐磨蚀,延长泵体盖2与护套3的工作时间; 在装配结合处5安装进液体管6和出液体管8,让冷却液7进入间隙4流动接触、吸收泵体盖2和护套3被传导的热量,冷却液7吸热变成热液9,通过出液体管8流出,完成冷却,以保持泵体盖2和护套3较耐磨蚀的温度值。 在泵体盖2的装配结合处5、或其它位置,至少安装一个进液体管6、一个出液体管8ο 由于泵的各类多,即结构多种多样,而进液体管6、出液体管8的形状有圆、矩形,即适合安装在泵体盖2的点,具体安装在装配结合处5,及其它位置,根据泵的使用现场的工况,选择相宜装配的配件材料工艺实施,确保冷却液7、热液9的流量足够、流通顺畅。 冷却液7选用冷却适用的水、冷却剂,油,输入输出管道阀门的系统。 选择进液体管6、出液体管8的结构,及冷却液7,热液9所须系统的工作细节,是现有技术方法,参照本说明书实施,涉及到机械行业工矿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技术的应知应会,就不作进一步的描述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在管道泵的耐磨蚀泵(1),包括泵体盖(2)、护套(3)、间隙(4)、装配结合处(5)、进液体管(6)、冷却液(7)、出液体管(8)和热液(9),其特征是在泵体盖(2)与护套(3)的间隙(4),冲浸流过冷却液(7)再流出吸热的热液(9),将泵体盖(2)和泵护套(3),因泵内流动介质的热源酸碱冲刷因素产生的温升,降到预设温度值而较耐磨蚀,延长泵体盖(2)与护套(3)的工作时间;在装配结合处(5)安装进液体管(6)和出液体管(8),让冷却液(7)进入间隙(4)流动接触、吸收泵体盖(2)和护套(3)被传导的热量,冷却液(7)吸热变成热液(9),通过出液体管(8)流出,完成冷却,以保持泵体盖(2)和护套(3)较耐磨蚀的温度值。

【技术特征摘要】
1.用在管道泵的耐磨蚀泵(I),包括泵体盖(2)、护套(3)、间隙(4)、装配结合处(5)、进液体管(6)、冷却液(7)、出液体管(8)和热液(9), 其特征是在泵体盖(2)与护套(3)的间隙(4),冲浸流过冷却液(7)再流出吸热的热液(9),将泵体盖(2)和泵护套(3),因泵内流动介质的热源酸碱冲刷因素产生的温升,降到预设温度值而较耐磨蚀,延长泵体盖(2)与护套(3)的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欣
申请(专利权)人:叶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