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237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凹凸棒石粗碎,喷洒硅烷偶联剂,喷水,挤压成片状凹凸棒石;步骤(2),将所述片状凹凸棒石堆放,将所述片状凹凸棒石和水放入不锈钢打浆池,再加入分散剂组合物,打浆,高速剪切,再高压均质处理,获得乳浊液;步骤(3),将所述乳浊液通过旋流分级后进行脱水,获得饼料;步骤(4),将所述饼料烘干,破碎,再加入硬脂酸,磨粉,气流粉碎,即得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操作步骤简单,容易控制,成本低,适于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橡胶的短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乳聚丁腈专 用纳米短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轮胎三角胶具有较高的模量和硬度,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在橡胶中添加 炭黑、短纤维等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模量。与炭黑补强橡胶模量较低相比,短纤维增强橡胶 复合材料既具有橡胶的弹性,同时又保持了纤维的强度和刚度,制品具有高强度、高模量、 耐撕裂等优良性能。但是微米短纤维,如尼龙、聚酯、涤纶、芳纶短纤维等虽然可以使复合材 料的模量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其长度较长,纤维难以均匀地分散在橡胶基体中,导致加工 性能较差,且动态生热后复合材料的模量会下降,依然无法满足要求。 纳米短纤维不但具有纤维特有的强度和刚度,还具有易分散、加工性能优良等特 点,针状硅酸盐是一种具链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其经过改性可以增强橡 胶的力学性能。 CN101885862A(公开日为2010年11月17日)公开了一种制备橡胶纳米短纤维复 合材料,其通过CO 2超临界法对针状硅酸盐进行改性,改性针状硅酸盐在与橡胶基体的混 合过程中被解离成纳米短纤维,同时添加软质炭黑,最后制备出的复合材料。针状硅酸盐 经CO 2超临界法改性的具体方法为:采用粒度不低于1000目的天然针状硅酸盐为原料,将 硅烷偶联剂、三乙醇胺和针状硅酸盐以质量比为3?24 : 1?8 : 30?100的比例加入 反应釜中,然后加入干冰,搅拌条件下,反应釜密闭加热至温度为40°C?100°C,压力10? 14MPa,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减压到常压状态,待冷却,得到改性针状硅酸 盐。 虽然上述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橡胶纳米短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能够满足一 定的需要,但这些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采用CO 2超临界法对针状硅酸盐进行改性,反应需要 密闭进行,操作麻烦,导致成本较高,而改性针状硅酸盐的用量直接决定着复合材料的成 本,影响其在工业上的大规模使用。 因此,对于针状硅酸盐的改性存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需求,这也是该
内的研宄热点和重点之一,更是本专利技术得以完成的动力和出发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在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宄之 后,提供了一种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步骤简单,容易控 制,成本低,适于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凹凸棒石用破碎机粗碎至直径为3± Imm的小颗粒,再喷洒相当于所 述凹凸棒石重量3?8%的硅烷偶联剂,然后喷水调至水分重量含量为43±2%,用间距 f 2mm的三辊机进行挤压成片状凹凸棒石; 步骤⑵,将所述片状凹凸棒石堆放3?5天,然后按照重量比1: (15?25)将所 述片状凹凸棒石和水放入不锈钢打浆池,再加入相当于所述片状凹凸棒石重量1?3%的 分散剂组合物,打浆,高速剪切,再高压70?90MP均质处理,获得乳浊液; 步骤(3),将所述乳浊液通过旋流分级后进行脱水,获得饼料; 步骤(4),将所述饼料烘干至水分的重量含量小于2%,然后破碎,加入相当于破 碎后的饼料重量〇. 5?2%的硬脂酸,磨粉,气流粉碎,即得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硅烷偶联剂的重量相当于所述凹凸棒石重量的5%。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分散剂组合物由六偏磷酸钠与多聚磷酸钠按照重量比 1: (0. 5?2)混合而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六偏磷酸钠与多聚磷酸钠的重量比为1:1。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分散剂组合物的重量相当于所述凹凸棒石重量的2%。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高速剪切的时间为1?3h。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脱水采用离心机进行。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硬脂酸的重量相当于所述破碎后的饼料重量的1%。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00?130°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凹凸棒石原矿的选材以及 硅烷偶联剂处理、采用分散剂组合物并进行打浆和高压均质处理、乳浊液脱水、烘干破碎、 加入硬脂酸并气流粉碎等多个环节和因素的研宄,进而实现对凹凸棒石的改性,避开了繁 琐的CO 2超临界法操作,操作步骤简单,容易控制,成本低,使其作为改性的纳米短纤维材料 和乳聚丁腈形成橡胶纳米短纤维复合材料时,不但可以增强乳聚丁腈橡胶的力学性能,也 能够有效降低乳聚丁腈橡胶纳米短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适于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 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凹凸棒石用破碎机粗碎至直径为3± Imm的小颗粒,再喷洒相当于所 述凹凸棒石重量5%的硅烷偶联剂KH550,然后喷水调至水分重量含量为43±2%,用间距 f 2mm的三辊机进行挤压成片状凹凸棒石; 步骤(2),将所述片状凹凸棒石堆放5天,然后按照重量比1:15将所述片状凹凸棒 石和水放入不锈钢打浆池,再加入相当于所述片状凹凸棒石重量2%的分散剂组合物(分 散剂组合物由六偏磷酸钠与多聚磷酸钠按照重量比1:1混合而成),打浆,高速剪切2h,再 高压90MPa均质处理,获得乳浊液; 步骤(3),将所述乳浊液通过旋流分级后采用离心机进行脱水,获得饼料; 步骤(4),将所述饼料在120°C条件下烘干至水分的重量含量小于2%,然后破碎, 加入相当于破碎后的饼料重量1 %的硬脂酸,磨粉,气流粉碎,即得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 维材料; 步骤(5)乳聚丁腈复合材料的制备:依次向密炼机中加入20重量份的上述乳聚丁 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80重量份的乳聚丁腈橡胶、20重量份的软质炭黑N660,在150°C进 行混合均匀,得到混炼胶,经压延取向,得到乳聚丁腈复合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凹凸棒石用破碎机粗碎至直径为3± Imm的小颗粒,再喷洒相当于所 述凹凸棒石重量3%的硅烷偶联剂KH550,然后喷水调至水分重量含量为43±2%,用间距 f 2mm的三辊机进行挤压成片状凹凸棒石; 步骤(2),将所述片状凹凸棒石堆放3天,然后按照重量比1:20将所述片状凹凸棒 石和水放入不锈钢打浆池,再加入相当于所述片状凹凸棒石重量3%的分散剂组合物(分 散剂组合物由六偏磷酸钠与多聚磷酸钠按照重量比1:0. 5混合而成),打浆,高速剪切3h, 再高压70MPa均质处理,获得乳浊液; 步骤(3),将所述乳浊液通过旋流分级后采用离心机进行脱水,获得饼料; 步骤(4),将所述饼料在125°C条件下烘干至水分的重量含量小于2%,然后破碎, 加入相当于破碎后的饼料重量2%的硬脂酸,磨粉,气流粉碎,即得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 维材料; 步骤(5)乳聚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凹凸棒石用破碎机粗碎至直径为3±1mm的小颗粒,再喷洒相当于所述凹凸棒石重量3~8%的硅烷偶联剂,然后喷水调至水分重量含量为43±2%,用间距≦2mm的三辊机进行挤压成片状凹凸棒石;步骤(2),将所述片状凹凸棒石堆放3~5天,然后按照重量比1:(15~25)将所述片状凹凸棒石和水放入不锈钢打浆池,再加入相当于所述片状凹凸棒石重量1~3%的分散剂组合物,打浆,高速剪切,再高压70~90MP均质处理,获得乳浊液;步骤(3),将所述乳浊液通过旋流分级后进行脱水,获得饼料;步骤(4),将所述饼料烘干至水分的重量含量小于2%,然后破碎,加入相当于破碎后的饼料重量0.5~2%的硬脂酸,磨粉,气流粉碎,即得乳聚丁腈专用纳米短纤维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培友梁丽芹刘文霞严华海孟凡霞张善志李业伟郑礼根陈伟陈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玖川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