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吡螨胺和依维菌素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820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吡螨胺和依维菌素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吡螨胺和依维菌素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吡螨胺和依维菌素重量总和在杀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80%。本发明专利技术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果树、蔬菜、棉花等农作物及花卉上各种螨类害虫均有着优异的防治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害螨的抗性治理,其推广应用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以吡螨胺和依维菌素 为有效成分增效杀螨组合物,应用于果树、棉花及蔬菜上害螨的防治。
技术介绍
卩比螨胺,英文通用名称:tebufenpyrad,是一种专性杀螨剂,属昆虫线粒体呼吸抑 制剂,其作用机理是在位点I处抑制电子传递,而不是作用于昆虫体内的生物胺或乙酰胆 碱受体,也不是作为特异的肌肉或神经毒剂,其生理药效迅速,对红蜘蛛卵、成螨效果均较 好,持效期可达40天以上,有一定的耐雨水冲刷能力。 依维菌素,英文通用名称:ivermectin,依维菌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与无脊柱动物 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谷氨酸为阀门的氯离子通道的高亲和力结合,从而导致细胞膜对氯 离子通透性的增加,引起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超极化,使害虫麻痹或死亡,在农业上可用于 防治蔬菜小菜蛾、果树螨类等农业害虫。 螨类是一类常见的害虫,危害蔬菜、果树及棉花等作物,常对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 害。害螨发生世代多,繁殖能力强,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害螨数量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 成倍地增长,因而易对杀螨剂产生抗药性,同时给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不同农药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农业抗性害虫害螨的常见方法。本专利技术人在 大量的室内毒力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础上,对吡螨胺和依维菌素的复配配方筛选进行了深 入研宄,发现吡螨胺和依维菌素进行复配,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且对各种害螨具有优秀的防治效果,经进一步研宄,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吡螨胺和依维菌素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应用于果 树、棉花及蔬菜上害螨的防治。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含有吡螨胺和依维菌素的杀螨组合物,在使用中可以减少 用药量、降低农药在农作物上的残留量、延缓螨类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还能使其对各种螨类 害虫的防治效果较之单剂单独使用相比明显提高,省力、省钱,减轻农民负担。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增效杀螨组合物,有效成分由吡螨胺和依维菌素组成,吡 螨胺和依维菌素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吡螨胺和依维菌素重量总和在杀螨组合物 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 % -80 %,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可以采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 型,比较好的剂型是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 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分散剂、稳定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等 及其他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发挥药效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 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的试验确定。 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的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 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的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罐或桶中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 度。 本专利技术杀螨组合物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棉花等农作物上各种螨类害虫。 本专利技术杀螨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天气情况和作物状态变化而变化,可以 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达到防治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吡螨胺和依维菌素复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比单剂单独使用提高了对害 螨的防治效果; 2、吡螨胺和依维菌素作用机理互不相同,可延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 3、吡螨胺和依维菌素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和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但不能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对于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 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效成分采用93%吡螨胺原药、95%依维菌素原药,实施例中所 述的各组分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制剂实施例1 :21 %吡螨胺?依维菌素悬浮剂。 吡螨胺20%、依维菌素1 %、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钠10%、拉开粉BX10%、羟甲 基纤维素1%、丙三醇2%、硅油0. 1%,去离子水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分散剂、湿 润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在水系介 质中形成的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可制得21%吡螨胺?依维菌素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2 :11 %吡螨胺?螺螨双酯水乳剂。 吡螨胺10%、依维菌素1%、椰子油庚基酯2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烷基萘 磺酸盐5%、山梨酸钠1%、丙三醇1%,去离子水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溶剂、乳化 剂、分散剂和稳定剂混合形成油相,防冻剂在水中溶解形成水相,在剪切机作用下慢慢把油 相加入水相中,并继续剪切约30分钟,即可制得11%吡螨胺?依维菌素水乳剂。 制剂实施例3 :25%吡螨胺?依维菌素微乳剂。 吡螨胺23%、依维菌素2%、环己酮10%、N,N-二甲基甲酰胺10%、苯乙烯基苯酚 聚氧乙烯醚15%、木糖醇1. 5%、有机硅1. 5%、噻酮2%,去离子水补足100%。将有效成 分用溶剂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乳化剂、稳定剂、渗透剂、增效剂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去离子 水,充分搅拌后,即可制得25%吡螨胺?依维菌素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4 :30%吡螨胺?依维菌素可湿性粉剂。 吡螨胺28%、依维菌素2%、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钠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10%,硅藻土补足100%。将上述将有效成分、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 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30%吡螨胺?依维菌素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5 :29%吡螨胺?依维菌素水分散粒剂。 吡螨胺26%、依维菌素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碳 酸钠3%、聚乙烯醇2%,高岭土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粘结 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 粒、干燥、筛分,即可制得29%吡螨胺?依维菌素水分散粒剂。 生物测定实施例1 :吡螨胺和依维菌素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采用93 %吡螨胺原药和95 %依维菌素原药。 试虫为从柑橘园采集经室内饲养3代的柑橘全爪螨若螨。 试验方法采用叶蝶喷雾法(参考《NY/T 1154. 13-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 则杀虫剂.第13部分:叶蝶喷雾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将各单剂和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的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柑橘 全爪螨若螨死亡率在5% -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 选取生长一致的柑橘叶片,用打孔器做成叶蝶,在培养皿内放置一湿海绵块,其上 放滤纸,滤纸上放叶蝶,每皿放2块叶蝶,挑选健康的、个体大小一致的柑橘全爪螨若螨接 种到叶蝶上,每叶蝶接种20头。 将接有叶蝶的培养皿置于potter喷雾塔下,在50PSI压力下喷雾,喷雾量为1ml, 沉降lmin后取出培养皿,然后将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h检查 死螨数,计算死亡率。每处理设4次重复,并设清水空白对照处理。 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各药剂的LC5(I来评价各药剂的杀螨 活性,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吡螨胺和依维菌素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吡螨胺和依维菌素组成,吡螨胺和依维菌素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吡螨胺和依维菌素重量总和在杀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伟冷忠国张志伟陈佛祥王礼文朱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