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5306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7 01:05
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物质:异丙威10~12%,依维菌素0.5~1.5%。上述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对水稻褐飞虱的共毒系数大于120,两者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稻飞虱和水稻鳞翅目害虫有较好防治效果。该复配农药低毒、杀虫谱较广,速效性和持效性好,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配农药
,具体为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的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大,病、虫、草害种类多,危害重。据农业部门统计,每年因病、虫、草等危害,产量损失达20 30 %。防治水稻上的病、虫、草害所使用的农药数量约占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的50%左右。全国对水稻害虫的药治面积,常年在12亿亩左右,害虫大发生年药治面积会更大。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农药品种,如防治稻纵卷叶螟,多年来,使用杀虫单,毒死蜱较多,近3 5年,使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盐酸盐等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大面积防治达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使用多年后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逐年下降。近年引进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上的鳞翅目害虫,用药量少,防效好,但农药价格高,大面积推广使用亦有一定困难。在我国水稻产区,尤其是长江流域以南的稻区水稻生长中后期,往往是鳞翅目害虫如螟虫、稻纵卷叶螟和同翅目害虫如稻飞虱类混发。尤其是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成为水稻中后期的主要害虫。在选择农药品种时,要考虑到有兼治作用的原药品种,才能收到防效好,又达到省工、省钱的目的。为此,对一些专性杀虫剂进行复配,扩大杀虫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低毒、杀虫谱较广的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的技术方案,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好,成本较低,对稻飞虱和水稻鳞翅目害虫有较好防治效果。所述的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物质 异丙威10 12%,依维菌素O. 5 1.5%。所述的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异丙威含量为10. 6 11.4%, 依维菌素含量为O. 6 1.4%。所述的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异丙威含量为10. 8 11. 2%, 依维菌素含量为O. 8 1.2%。异丙威,英文通用名(Isoprocarb),其它名称2_异丙基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叶蝉散、异灭威、MIPC等,分子式C11H15N02,分子量193. 2。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为溶于丙酮、二甲基酰胺、环已烷,可溶于甲醇、乙醇、异丙威;难溶于芳烃(如二甲苯),不溶于卤代烃和水。低毒,大白鼠急性经口 LD50为403-485mg/kg。对蜜蜂有毒害。异丙威为触杀性,速效性农药,残效期不长。主要防治水稻叶蝉,飞虱类。依维菌素,英文通用名(Ivermection BI)又称22, 23-二氢化阿维菌素BI, 22,23-二氢化C -0763 ;MK - Q 33等名。它是阿维菌素半合成衍生物,包括至少80%以上22,23-二氢化阿维菌素,B Ia和至多20%的22,23-二氢化阿维菌素B 16。原药为纯白色或灰白色结晶粉末,成分B la (MKQ 32),分子式C 48 H 74 O 14,分子量874。成分B 16,分子式C 47 H 77 O 14,分子量860。依维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 是阿维菌素合成的衍生物,比阿维菌素的活性高,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虫杀螨剂。医学上用于人体驱杀寄生虫、兽医学上用于动物体内、外驱杀寄生虫,对农业害虫、害螨有较高活性。 据药理实验表明,口服依维菌素,对小白鼠、大鼠、狗等的神经系统,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均无明显异常现象改变。依维菌素在国内已有多家农药厂生产,用于人畜的寄生虫驱除剂,2007 年由浙江海正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农作物杀虫、杀螨剂进行了临时登记。所述的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根据其用途,可加工多种剂型,如胶悬剂,由原药加入扩散剂、润湿剂、粘结剂、填料等制成;也可以制成水分散剂,由原药加入渗透剂、 扩散剂、润湿剂、粘结剂、填料等制成;具体混配生产工艺和常用助剂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对水稻褐飞虱的共毒系数大于120,两者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稻飞虱和水稻鳞翅目害虫有较好防治效果。该复配农药低毒、杀虫谱较广,速效性和持效性好,生产成本低。本专利申请中的配比均为纯物质的重量百分含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并结合相应试验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配方一异丙威11. 4%,依维菌素O. 6%。配方二 异丙威11. 2%,依维菌素O. 8%。配方三异丙威11. 0%,依维菌素I. 0%。配方四异丙威10. 8%,依维菌素I. 2%。配方五异丙威10. 6%,依维菌素I. 4%。试验一.上述复配农药对水稻对褐飞虱的联合作用测定。I.供试药剂70%异丙威原药由江西贵溪农药厂生产提供;90%依维菌素原粉由浙江升华拜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2.配比设计1)异丙威2)依维菌素3)12%异丙威4)12%异丙威5)12%异丙威6)12%异丙威7)12%异丙威3.供试昆虫褐飞虱3 4龄若虫;4.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依维菌素混剂I(配方I)比值I0.053依维菌素混剂2(配方2)比值I0.071依维菌素混剂3(配方3)比值I0.091依维菌素混剂4(配方4)比值I0.111依维菌素混剂5(配方5)比值I0.132T 1154. 7— 2006,采用浸虫法5.筛选结果,见表1_8。表I 异丙威对褐飞虱3 4龄若虫的药效试验记录权利要求1.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物质异丙威 10 12%,依维菌素O. 5 I. 5%。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异丙威含量为 10. 6 11. 4%,依维菌素含量为O. 6 I. 4%。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异丙威含量为.10.8 11. 2%,依维菌素含量为O. 8 I. 2%。全文摘要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属于复配农药
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物质异丙威10~12%,依维菌素0.5~1.5%。上述异丙威和依维菌素复配农药,对水稻褐飞虱的共毒系数大于120,两者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稻飞虱和水稻鳞翅目害虫有较好防治效果。该复配农药低毒、杀虫谱较广,速效性和持效性好,生产成本低。文档编号A01N47/22GK102599178SQ201210031299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傅强, 刘玉坤, 罗举, 胡国文 申请人:中国水稻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坤胡国文罗举傅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