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位专利>正文

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38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包括车斗、车斗框架、车底盘和铰接安装在车底盘上的顶升油缸,所述车斗内设有至少一个舱室,舱室之间设有舱门,所述顶升油缸柱塞的顶端与每个舱室的底板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每个底板的一侧边与所述车斗框架的下部铰接相连,每个底板的另一侧边与刮板的里侧边铰接相连,每个刮板的外侧面与车厢固定边板的内表面相贴,车厢固定边板安装在所述车斗框架的一侧,所述车斗框架的另一侧的上部与车厢活动边板的顶部铰接相连。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卸车工作效率高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
技术介绍
自卸车在用来运输煤炭、沙土、石子时,由于其卸车的机械化程度高,可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但现有的侧翻自卸车车厢的重心通常较高,当车厢朝着一个侧边倾斜卸货时,为了能够将车厢中装的货物卸下来,车厢整体的倾角通常需要顶升到大于45°,车厢内的货物才能全部滑落卸出,由此造成车体偏载严重,因车厢整体向一侧倾斜,易出现翻车事故。如果车厢整体被顶升倾角较小,则部分货物会留在车厢内,达不到自卸的效果,需要采用人工卸下,降低了自卸车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卸车工作效率高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本技术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包括车斗、车斗框架、车底盘和铰接安装在车底盘上的顶升油缸,所述车斗内设有至少一个舱室,舱室之间设有舱门,所述顶升油缸柱塞的顶端与每个舱室的底板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每个底板的一侧边与所述车斗框架的下部铰接相连,每个底板的另一侧边与刮板的里侧边铰接相连,每个刮板的外侧面与车厢固定边板的内表面相贴,车厢固定边板安装在所述车斗框架的一侧,所述车斗框架的另一侧的上部与车厢活动边板的顶部铰接相连。本技术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其中每个所述刮板的下端面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外侧面和上表面的外侧相配合。本技术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其中所述车厢固定边板的顶部设有侧挡板,所述车斗前、后边板的顶部设有一端高、另一端低的斜挡板,所述舱室为1-3个,每个舱室的底板下表面分别设有钢梁,所述顶升油缸与底板下表面的钢梁铰接相连,顶升油缸沿前后方向均布地安装在所述车底盘的中部。本技术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其中每个所述顶升油缸为多级油缸。本技术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在使用时,由于仅仅是底板被顶升起来,而车斗、车斗框架则不动,避免了车体在卸车时出现严重偏载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其安全性能好,并能够一边行走一边将车厢上不同舱室的货物分别卸下,可以避免卸下的煤炭、沙土、石子堵住车轮,使车辆无法行走,从而提高了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的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包括车斗1、车斗框架11、车底盘2和铰接安装在车底盘2上的顶升油缸3,每个顶升油缸3为多级油缸。在车斗1内设有2个舱室,舱室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或4个或5个或6个,舱室之间设有舱门4。每个舱室的底板7下表面分别设有钢梁,顶升油缸3与底板7下表面的钢梁铰接相连,顶升油缸3沿前后方向均布地安装在车底盘2的中部。每个底板7的另一侧边与刮板8的里侧边铰接相连,每个刮板8的外侧面与车厢固定边板10的内表面相贴,车厢固定边板10安装在车斗框架11的一侧,车斗框架11的另一侧的上部与车厢活动边板6的顶部铰接相连。每个刮板8的下端面分别与底板7的外侧面和上表面的外侧相配合,当底板7位于水平位置时,由于刮板8的下端面顶在底板7的上表面,使得刮板8不会向里翻倒。而当底板7位于倾斜位置时,由于刮板8的下端面顶在底板7的端面上,使得刮板8得以与底板7平行,不会向下翻倒。上述车厢固定边板10的顶部设有侧挡板13,车斗1前、后边板的顶部设有一端高、另一端低的斜挡板12,斜挡板12高端的上表面与侧挡板13的上表面平齐。在使用时,侧挡板13和斜挡板12可防止底板7升起时舱室中的货物从顶端漏出。本技术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在使用时,如果需要卸下车上的某个舱室中的货物,可通过车辆上的液压控制装置令该舱室底部的顶升油缸3顶起该舱室底部的底板7,于是,底板7会开始倾斜,同时刮板8会贴着车厢固定边板10的内表面向上运动,令放置在底板7上的货物从车辆的一侧推开车厢活动边板6后卸下,直到该舱室内的货物全部卸完。如果需要装的货物尺寸较长,则可以打开各个舱门4,把舱门4推到车斗1内的一边,再将货物装进舱室。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方案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包括车斗(1)、车斗框架(11)、车底盘(2)和铰接安装在车底盘(2)上的顶升油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1)内设有至少一个舱室,舱室之间设有舱门(4),所述顶升油缸(3)柱塞的顶端与每个舱室的底板(7)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每个底板(7)的一侧边与所述车斗框架(11)的下部铰接相连,每个底板(7)的另一侧边与刮板(8)的里侧边铰接相连,每个刮板(8)的外侧面与车厢固定边板(10)的内表面相贴,车厢固定边板(10)安装在所述车斗框架(11)的一侧,所述车斗框架(11)的另一侧的上部与车厢活动边板(6)的顶部铰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刮板(8)的下端面分别与所述底板(7)的外侧面和上表面的外侧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固定边板(10)的顶部设有侧挡板(13),所述车斗(1)前、后边板的顶部设有一端高、另一端低的斜挡板(12),所述舱室为1-3个,每个舱室的底板(7)下表面分别设有钢梁,所述顶升油缸(3)与底板(7)下表面的钢梁铰接相连,顶升油缸(3)沿前后方向均布地安装在所述车底盘(2)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顶升油缸(3)为多级油缸。专利摘要一种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包括车斗、车斗框架、车底盘和铰接安装在车底盘上的顶升油缸,所述车斗内设有至少一个舱室,舱室之间设有舱门,所述顶升油缸柱塞的顶端与每个舱室的底板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每个底板的一侧边与所述车斗框架的下部铰接相连,每个底板的另一侧边与刮板的里侧边铰接相连,每个刮板的外侧面与车厢固定边板的内表面相贴,车厢固定边板安装在所述车斗框架的一侧,所述车斗框架的另一侧的上部与车厢活动边板的顶部铰接相连。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卸车工作效率高的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文档编号B60P1/00GK2878131SQ200620001530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7日专利技术者王位 申请人:王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行走的侧翻自卸车,包括车斗(1)、车斗框架(11)、车底盘(2)和铰接安装在车底盘(2)上的顶升油缸(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1)内设有至少一个舱室,舱室之间设有舱门(4),所述顶升油缸(3)柱塞的顶端与每个舱室的底板(7)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每个底板(7)的一侧边与所述车斗框架(11)的下部铰接相连,每个底板(7)的另一侧边与刮板(8)的里侧边铰接相连,每个刮板(8)的外侧面与车厢固定边板(10)的内表面相贴,车厢固定边板(10)安装在所述车斗框架(11)的一侧,所述车斗框架(11)的另一侧的上部与车厢活动边板(6)的顶部铰接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位
申请(专利权)人:王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