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永胜专利>正文

双向翻斗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31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向翻斗车厢,为解决传统翻斗自卸车不能在行进中卸载、对路面平整程度要求高和活动底板自卸车的厢底板易发生变形的问题,其由左右两个相互独立的厢体组成的双向翻斗车厢,厢底板的左、右二边铰链固定,整个厢体纵向分为两部分,并分别在左厢体的右侧和右厢体的左侧设有厢隔板。该车厢在举升装置作用下“双向翻斗”即-左厢体向左翻转、右厢体向右翻转分别将货物“倒”出以完成自卸任务。其实现了在行进中卸载的同时、有效消除了厢底板易发生变形的隐患。(*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翻斗车厢,具体地说是一种由厢体和举升装置组成、并由举升装置将厢体举起使其发生翻转、以达到自动卸车目的的车厢。为解决传统的翻斗自卸车只能在停车后卸载、费时且挡道以及自卸过程中因重心过高、对路面平整程度要求严格的问题,在中国专利“活动底板自卸车厢”(ZL:97226752.2)中公开了一种将厢底板纵向分为两部分、在行进中可以利用举升装置将厢底板向上举起呈“八”字形、以达到自动卸载目的的方案,该方案虽然克服了翻斗车的以上缺点,但因为自卸时厢底板的前后边缘与前后栏板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货物的流动很易使块状物卡于厢底板和前后栏板之间,导致厢底板因前后两端与中部受到方向相反的力而发生变形。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翻斗车厢,采用该车厢的自卸车即能在行驶中自动卸载、对路面平整情况无过高要求,又能保证自卸过程中不会使厢底板因前后两端受到阻力而发生变形。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该双向翻斗车厢主要由厢体和举升装置组成,举升装置固定在底盘上用于将厢体举起形成翻转,其中,厢底板的左、右两边铰链固定,整个厢体纵向分为左右两部分、并分别在左厢体的右侧和右厢体的左侧设有厢隔板。这样,该双向翻斗车厢实际上是由两个相互独立的厢体组成,当举升装置工作时,厢体“双向翻斗”即——左厢体向左翻转、右厢体向右翻转分别将货物“例”出以完成自卸任务。其中,左厢体的左栏板和右厢体的右栏板可以分别以其上边缘或者下边缘为轴铰链固定。当厢体过高时,左厢体的左栏板和右厢体的右栏板可以分别以其上边缘和下边缘为轴同时铰链固定、并从中部纵向分为可打开的上下两部分。另外,左厢体的左栏板和右厢体的右栏板也可以分别以其上边缘为轴铰链固定、并纵向分为可铰链联接的上下两部分。当该车厢的厢体纵向过长时,左厢体和右厢体可以分别分为前后两部分,并加装隔板形成四个独立的厢体。为了利于环境保护或运载特种货物的需要(如运载白灰、面煤等)、在每个厢体的顶部可以分别加装一可打开的厢顶板。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该翻斗车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厢体组成,卸货时举升装置向上顶起使其向左、右两个方向发生翻转,厢体的减小、载货阻力的分散、重心的垂直降低,使采用该车厢的自卸车增加了对路面情况的适应能力、也解决了传统翻斗车不能在行进中卸载的问题;同时,由于卸货时整个厢体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行动,在厢底板与前后栏板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合理、有效、彻底地消除了“活动底板自卸车厢”的厢底板易发生变形的隐患,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自卸车的车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双向翻斗车厢主要由厢体1、2和举升装置3组成,其中,举升装置3固定在底盘上,厢底板的左右两边铰链固定,整个厢体纵向分为左厢体1和右厢体2两部分,并在左厢体1的右侧和右厢体2的左侧分别加装左厢右隔板和右厢左隔板形成两个独立的厢体。为了使该翻斗车厢在翻转很小的角度时就能将所载货物全部“倒”出,左厢体1的左栏板4和右厢体2的右栏板5分别以其上边缘(如图1所示)或者下边缘为轴铰链固定。需要卸货时,先将非铰链固定的一边打开,使部分货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出,再启动举升装置将厢体举起并翻转(如图1中虚线部分所示)把剩余的货物卸下。在厢体过高时,左栏板4和右栏板5还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如图2所示分别以其上边缘和下边缘为轴同时铰链固定、并从中部纵向分为可打开的上下两部分;或者如图3所示左栏板4和右栏板5分别以其上边缘为轴铰链固定、并纵向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下半部分即可以以上边缘为轴与上半部分的下边缘铰链联接(如图3中虚线部分所示)、也可以以下边缘为轴与厢底板铰链固定(如图3中实线部分所示)。当该车厢的厢体纵向过长时,左厢体1和右厢体2可以分别分为前后两部分,并加装隔板形成四个独立的厢体。为了利于环境保护或运载特种货物的需要(如运载白灰、面煤等)、在每个厢体的顶部可以分别加装一可打开的厢顶板。另外,在本技术中,左栏板4和右栏板5的打开可以采用气动、液压、电动等形式在驾驶室中由驾驶员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翻斗车厢,主要由厢体和举升装置组成,其中,举升装置固定在底盘上用于将厢体举起形成翻转,其特征是厢底板的左、右两边铰链固定,整个厢体纵向分为两部分、并分别在左厢体的右侧和右厢体的左侧设有厢隔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翻斗车厢,其特征是左厢体的左栏板和右厢体的右栏板分别以其上边缘或者下边缘为轴铰链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翻斗车厢,其特征是左厢体的左栏板和右厢体的右栏板分别以其上边缘和下边缘为轴同时铰链固定、并从中部纵向分为可打开的上下两部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翻斗车厢,其特征是左厢体的左栏板和右厢体的右栏板分别以其上边缘为轴铰链固定、并纵向分为可铰链联接的上下两部分。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双向翻斗车厢,其特征是左厢体和右厢体可以分别分成前后两部分,并加装隔板形成四个独立的厢体。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双向翻斗车厢,其特征是在每个厢体的顶部可以分别加装一可打开的厢顶板。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向翻斗车厢,其特征是在每个厢体的顶部可以分别加装一可打开的厢顶板。专利摘要一种双向翻斗车厢,为解决传统翻斗自卸车不能在行进中卸载、对路面平整程度要求高和活动底板自卸车的厢底板易发生变形的问题,其由左右两个相互独立的厢体组成的双向翻斗车厢,厢底板的左、右二边铰链固定,整个厢体纵向分为两部分,并分别在左厢体的右侧和右厢体的左侧设有厢隔板。该车厢在举升装置作用下“双向翻斗”即——左厢体向左翻转、右厢体向右翻转分别将货物“倒”出以完成自卸任务。其实现了在行进中卸载的同时、有效消除了厢底板易发生变形的隐患。文档编号B60P1/04GK2442877SQ0025879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赵永胜 申请人:赵永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翻斗车厢,主要由厢体和举升装置组成,其中,举升装置固定在底盘上用于将厢体举起形成翻转,其特征是:厢底板的左、右两边铰链固定,整个厢体纵向分为两部分、并分别在左厢体的右侧和右厢体的左侧设有厢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赵永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