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东专利>正文

一种碳纤维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1968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09:09
一种碳纤维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碳纤维可纺沥青为原料,通过原丝制备、原丝预氧化,再进行牵切制条、纺纱织布得到预氧丝布,最后进行碳化、石墨化、分切、极耳焊接,最终得到和现有制备工艺完全不同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负极片,改变了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制备工艺,节省了部分辅料和生产设备,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碳纤维丝错综交织,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导电性能优异,能大大降低最终成品电池的内阻,满足锂离子动力电池大电流充放电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负极片采用的是碳纤维布。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石化燃料的耗竭日益受到关注,空气污染和室温效应也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为解决能源问题,实现低碳环保,基于目前能源技术的发展水平,电动汽车技术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家相继限制燃油车使用,大力发展电动车。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动力电池是指应用于电动车的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燃料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自放电少、使用寿命长及安全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各国发展的重点。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原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之一,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的是石墨类碳材料,具有较低的锂嵌入/脱嵌电位、合适的可逆容量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用作负极材料时,需要通过配浆、涂布、制片、烘烤等工序最后得到负极片,再和正极片组装及其他后续工作最终只得锂离子成品。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碳纤维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1)原丝制备:将碳纤维可纺沥青加热融化,通过纺丝机制得沥青纤维原丝;(2)原丝预氧化:将沥青纤维原丝在空气中升温至高于沥青软化点10~50℃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处理3—24小时;(3)预氧丝布制备:将氧化处理完毕的原丝进行牵切制条、纺纱织布得到预氧丝布;(4)碳化处理:将预氧丝布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1~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 ℃~1300 ℃,高温保持0.5~5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5)石墨化处理:将碳化处理后的预氧丝布再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6)分切制片:将石墨化处理后的碳纤维布,分切成小片;(7)极耳粘接:在分切的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1)原丝制备:将碳纤维可纺沥青加热融化,通过纺丝机制得直径介于5~30μm沥青纤维原丝;(2)原丝预氧化:将沥青纤维原丝在空气中升温至高于沥青软化点10~50℃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处理3—24小时;(3)预氧丝布制备:将氧化处理完毕的原丝进行牵切制条、纺纱织布得到厚度为50~200μm的预氧丝布;(4)碳化处理:将预氧丝布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1~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1300℃,高温保持0.5~5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5)石墨化处理:将碳化处理后的预氧丝布再进行高温石墨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东
申请(专利权)人:田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