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爆器材同载的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53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民爆器材同载的运输车。它是用夹层的隔墙将夹层的货厢隔成各带有百叶窗和夹层门的独立的前货厢和后货厢;屏蔽网或导静电胶垫借助底盘连接接触路面的导静电胶带;后货厢底板设有抗爆容器能连通大气的通孔,通孔内也可以各装个消声器。启爆、爆炸器材同载,节省运输力;锁闭方便,防止器材丢失;除了静电火花、碰撞火花的产生及意外火种进入且不会发生殉爆现象,能有效地保障人身设备安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适用于运输、装载或包容特殊货物或物品的车辆,特别是民爆器材同载的运输车。目前民用爆破器材的汽车运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实践表明,必须是将启爆器材(如雷管、导火索等)、爆炸器材(如炸药等)分车装载运输。如果同载运输两种器材,一旦其中之一发生爆炸,会产生殉爆,其后果不堪设想。分载运输多是采用中、小型常规厢式运输车,或普通卡车以苫布遮盖的方式运输。这样运输的不足之处在于浪费汽车的运输能力;器材易于丢失,而防范措施不方便;存有静电火花引燃、器材与货厢碰撞的火花引燃、意外火种引燃等诸多引燃因素,直接威胁着设备、环境及人身生命的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避免公知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进的民爆器材同载的运输车,它能有效地将民爆器材安全同载运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夹层的隔墙将夹层的货厢隔成各带有百页窗和夹层门的完全独立的前货厢和后货厢。屏蔽网或导静电胶垫借助汽车底盘连接能接触路面的导静电胶带,构成静电传导机构。后货厢底板设有抗爆容器能连通大气的通孔,通孔内也可以各安装一个消声器。消声器设有做为泄流通道的弯头形外管,其内安装制有穿孔的圆锥形内管,内管小圆端与外管间用带穿孔的端板封堵,内、外管及端板三者之间填充吸音层,内管中段还装有阻尼器。阻尼器是在圆心柱与内管壁之间设有放射式且倾斜的叶片。所说的夹层是在两壁板间填充阻燃层。通孔的上口装有爆破片。前货厢的前端壁百叶窗外装有遮阳罩。百叶窗的开口条缝于内、外壁板上可以是相同方向交错排列,也可以是相垂直方向排列。技术的优点;启爆和爆炸器材能同载运输,节省运输成本;运输的器材锁闭方便,防止器材丢失;消除了静电火花、碰撞火花的产生及意外火种进入且不会发生殉爆现象,有效地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民爆器材同载的运输车剖去局部侧壁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即消声器的主剖视图;图3是图2的Ⅰ-Ⅰ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3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轻型载货汽车1的二类底盘上,铺有钢质底板13,底板上用金属型材和薄板制成整体的夹层厢壁和顶的货厢,以夹层的隔墙8隔成完全独立的前货厢6和后货厢10。前货厢设有夹层的侧门7,后货厢设有夹层的对开后门11,各门以折页与货厢外壁连接,并设有常规的锁栓和挂锁机构。所说的夹层货厢壁(含门、隔墙)是指骨架外侧覆盖瓦楞形或平形外壁板,内侧覆盖能防止碰撞火花产生的铝薄板的内壁板,两壁板之间填充轻型阻燃材料构成的阻燃层9。前、后货厢上部的两侧壁和前货厢的前端壁制有适当数量的百页窗4,单个百页窗的结构是在单元的内、外壁板分别制有带下开口条缝的凸部,开口条缝的位置,于内、外壁板上可以是相同方向交错排列,也可以是相垂直方向排列,壁板间还用薄钢板制有方框构成单元空间,实现遮雨、通风。前货厢的前端壁百页窗外装有遮阳罩2,它是用薄板制成上为流线形曲面两侧为直平面的半壳,除强化百页窗遮雨功能外,还兼能减小车辆行车阻力,降低油耗以及对驾驶室遮阳。前货厢顶外及其他规定位置安置红色标志灯。3和其他型号示灯。前、后货厢顶内分别装有裸体铜线制成的屏蔽网15,前货厢的底板13上铺有导静电胶垫5,汽车底盘上安装两支并行的能接触路面的导静电胶带14,构成静电传导机构,使各货厢一旦产生静电可及时传导至路(地)面,实现防止静电火花产生。后货厢的底板13上安装有合适数量的抗爆容器12。如图2所示,可以是每一个抗爆容器下的对应底板制有一个使抗爆容器能连通大气的通孔16,孔内借助法兰盘吊装一个消声器。消声器设有做为泄流通道的弯头形且指向车尾方向的外管17,上口即与抗爆容器之间装有爆炸片19,上口内安装圆锥形制有穿孔的内管20,内管的小圆端与外管内壁间,用圆环形制有穿孔的端板21封堵,内、外管及端板三者间填充纤维状吸音材料构成的吸音层22,内管的中段还装有阻尼器23。阻尼器是在钢质圆心柱与内管壁间焊有放射式且倾斜基本相等角度的叶片18。一旦抗爆容器内器材引燃,那么大量气体会炸破爆破片,进入内管内经阻尼器排泄至大气,过程中的声响经内管壁的穿孔由吸声层进行消减。图中未示出,还可以是通孔16上口安装爆破片和抗爆容器,不再安装消声器,上述情况发生时,则气体和声响直接排泄至大气。工作情况是打开前货厢的侧门7,在胶垫5上码放炸药等爆炸器材,装毕后锁闭侧门。打开后货厢的后门11,将雷管、导火索等启爆器材分别装在抗爆容器内,同类器材应放在同一容器内,装毕后锁闭后门。当然装车时不论顺序,但需分别进行,两货厢装毕后开车运送。当需要哪种器材时,就将哪个门锁打开取货,取出后再行锁闭。权利要求1.一种民爆器材同载的运输车,由汽车和货厢组成,其特征是用夹层的隔墙(8)将夹层的货厢隔成各带有百页窗和夹层门的完全独立的前货厢(6)和后货厢(10);屏蔽网(15)或导静电胶垫(5)借助汽车底盘连接能接触路面的导静电胶带(14),构成静电传导机构;后货厢底板(13)设有抗爆容器(12)能连通大气的通孔(16),通孔内也可以各安装一个消声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是消声器设有做为泄流通道的弯头形外管(17),其内安装制有穿孔的圆锥形内管(20),内管小圆端与外管间用带穿孔的端板(21)封堵,内、外管及端板三者之间填充吸音层(22),内管中段还装有阻尼器(2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是阻尼器是圆心柱与内管壁之间设有放射式且倾斜的叶片(1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是所说的夹层是在两壁板间填充阻燃层(9)。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是通孔的上口装有爆破片(19)。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是前货厢的前端壁百页窗外装有遮阳罩(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是百叶窗的开口条缝于内、外壁板上可以是相同方向交错排列,也可以是相垂直方向排列。专利摘要一种民爆器材同载的运输车。它是用夹层的隔墙将夹层的货厢隔成各带有百叶窗和夹层门的独立的前货厢和后货厢;屏蔽网或导静电胶垫借助底盘连接接触路面的导静电胶带;后货厢底板设有抗爆容器能连通大气的通孔,通孔内也可以各装个消声器。启爆、爆炸器材同载,节省运输力;锁闭方便,防止器材丢失;除了静电火花、磁撞火花的产生及意外火种进入且不会发生殉爆现象,能有效地保障人身设备安全。文档编号B60P7/00GK2139902SQ9224238公开日1993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韩恩贵, 汪大立, 黄本治, 孙金华, 沈兆武, 胡陟冈, 李登良, 明润琴, 朱建萍, 李新民, 陈姝萍, 严正斌 申请人:天津市车辆改装厂, 淮南矿业学院, 公安部第三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爆器材同载的运输车,由汽车和货厢组成,其特征是用夹层的隔墙(8)将夹层的货厢隔成各带有百页窗和夹层门的完全独立的前货厢(6)和后货厢(10);屏蔽网(15)或导静电胶垫(5)借助汽车底盘连接能接触路面的导静电胶带(14),构成静电传导机构;后货厢底板(13)设有抗爆容器(12)能连通大气的通孔(16),通孔内也可以各安装一个消声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恩贵汪大立黄本治孙金华沈兆武胡陟冈李登良明润琴朱建萍李新民陈姝萍严正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车辆改装厂淮南矿业学院公安部第三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