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气密轴系及使用该轴系的转动密封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1507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7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旋转气密轴系及使用该轴系的转动密封舱装置。其中旋转气密轴系包括作为中心轴的第一转动件和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件外部的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具有径向间隔,径向间隔内设置有环形的动密封圈,动密封圈具有分别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接触密封配合的两径向侧面,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其中一个上设有跨过径向间隔的环形密封盖,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另一个上与环形密封盖之间设有迷宫齿沿轴向延伸的迷宫密封结构,上述旋转气密轴系密封面大,不易变形,气密性好,迷宫密封结构能够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相对转动时起到密封作用,在内外压差变化时保证产品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避免气密气体泄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气密轴系及使用该轴系的转动密封舱装置
本技术涉及旋转气密轴系及使用该轴系的转动密封舱装置。
技术介绍
某些光电产品需要三防设计,其中产品内部需充氮气密,而一些产品存在转动部件且转动部件之间的空间与气密腔室连通,因此需要采用旋转气密轴系解决产品中转动部件转动时内外气体交流的问题,避免气密腔室内的气体发生泄漏。 现有技术中的旋转气密轴系如申请号为201310087368.1、申请公布号为CN103161963 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输出轴密封装置,包括固定在箱体输出孔外端的密封端盖、支撑在输出孔轴承内且穿出密封端盖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形成中心轴,其上固连有位于密封端盖内孔的迷宫内环,迷宫内环作为第一转动件,密封端盖作为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件外部的第二转动件。密封端盖的内孔中具有径向内延的外挡壁、中挡壁、内挡壁和挡油环,外挡壁、中挡壁、内挡壁和挡油环沿输出轴轴向由外向内依次间隔排列,所述外挡壁、中挡壁、内挡壁以及挡油环的内孔分别与迷宫内环的对应外圆部位间隙配合,构成轴向迷宫;所述外挡壁的内端面具有至少两圈轴向内凸环,与所述迷宫内环对应处的轴向的外凸环相互交错,构成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转气密轴系,包括作为中心轴的第一转动件和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件外部的第二转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具有径向间隔,所述径向间隔内设置有环形的动密封圈,所述动密封圈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接触密封配合的两径向侧面,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其中一个上设有跨过所述径向间隔的环形密封盖,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另一个上与所述环形密封盖之间设有迷宫齿沿轴向延伸的迷宫密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气密轴系,包括作为中心轴的第一转动件和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件外部的第二转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具有径向间隔,所述径向间隔内设置有环形的动密封圈,所述动密封圈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接触密封配合的两径向侧面,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其中一个上设有跨过所述径向间隔的环形密封盖,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另一个上与所述环形密封盖之间设有迷宫齿沿轴向延伸的迷宫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气密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圈轴向的一侧设有环形开口,所述动密封圈具有用于使所述环形开口保持扩张趋势的U形蓄能弹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气密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圈的环形开口朝向动密封圈两侧气体压力较大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气密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上设有供所述环形密封盖沉入的环形台阶结构,所述环形台阶结构垂直于轴向的台阶面上设有用于与迷宫密封结构的迷宫齿配合的环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气密轴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密封结构的迷宫通道的间隙为0.35mm。6.转动密封舱装置,包括作为中心轴的第一转动件和转动套设在第一转动件外部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动孙蓓王璐张磊朱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