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分离杂物的拾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160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易于分离杂物的拾枣机,包括盛果框和吸气管,吸气管包括外PVC管、内PVC管、下波纹软管和上波纹软管,内PVC管的两端分别与上波纹软管和下波纹软管连接,外PVC管固定套设在内PVC管上,且外PVC管与内PVC管之间形成密闭的泥土收集腔,内PVC管上设有滤孔,泥土收集腔通过滤孔与外PVC管相通,外PVC管上设置有开闭式出口;盛果框上部设置有框盖,框盖包括边框和多根挡条,挡条上包裹有用于阻挡草叶的猪毛,多根挡条并排固定在边框内,且相邻两根挡条之间的距离大于红枣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吸枣过程中分离吸入的泥土,并能够阻挡草叶进入盛果框内,从而保证红枣与杂物分离得更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易于分离杂物的拾枣机,包括盛果框和吸气管,吸气管包括外PVC管、内PVC管、下波纹软管和上波纹软管,内PVC管的两端分别与上波纹软管和下波纹软管连接,外PVC管固定套设在内PVC管上,且外PVC管与内PVC管之间形成密闭的泥土收集腔,内PVC管上设有滤孔,泥土收集腔通过滤孔与外PVC管相通,外PVC管上设置有开闭式出口;盛果框上部设置有框盖,框盖包括边框和多根挡条,挡条上包裹有用于阻挡草叶的猪毛,多根挡条并排固定在边框内,且相邻两根挡条之间的距离大于红枣的外径。本技术能够在吸枣过程中分离吸入的泥土,并能够阻挡草叶进入盛果框内,从而保证红枣与杂物分离得更干净。【专利说明】一种易于分离杂物的拾専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分离杂物的拾枣机。
技术介绍
目前,红枣树的种植面积约为800万亩,红枣的收获主要采用击打树枝,使果实落地,再采用人工捡拾的方法完成。但该方法存在着人工劳动强度大和捡拾效率低的缺陷,导致果农的经济效益相应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技术: 如中国专利号“201020641282.0”公开了一种气吸式红枣捡拾机,其【公开日】为2011年06月22日,其技术方案为所述捡拾机包括装有行走轮的机架以及风机,在机架上设置着一盛果箱,盛果箱的前端上部安装着一根吸气管,所说的风机安装在吸气管上,吸气管的自由端连接着一只红枣捡拾吸头,在盛果箱的后部上方轻杂物沉降室下端连接着一支过滤网兜,在盛果箱的中部顶面下设置着一竖直向下延伸的挡枣部,挡枣部的长度与盛果箱的宽度相同,在挡枣部下方的盛果箱内设置着一只盛果筐,盛果筐的前端顶边与盛果箱的前壁之间倾斜设置着一块红枣下滑板。该专利在将红枣吸入盛果箱的过程中,受负压影响,地上的杂物(主要为泥土和草叶)都会随红枣进入箱内。虽然盛果箱上连接有草叶沉淀室和箱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泥土的下滑板,但由于盛果框为开口结构,且盛果箱前端的气流速度较大,不仅导致进入盛果箱后的部分泥土将在气流的带动下越过下滑板而直接落入盛果框内,还导致部分草叶会随红枣进入盛果框内,进而导致不能有效地将泥土和草叶从红枣中分离出来,影响红枣的捡拾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易于分离杂物的拾枣机,本技术能够在吸枣过程中分离吸入的泥土,并能够阻挡草叶进入盛果框内,从而保证红枣与杂物分离得更干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于分离杂物的拾枣机,包括盛果箱、盛果框、吸气管和沉淀室,吸气管和沉淀室分别连接在盛果箱的前端和后端,盛果框设置在盛果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包括外PVC管、内PVC管、用于连接吸枣头的下波纹软管和用于连接盛果箱的上波纹软管,所述内PVC管的两端分别与上波纹软管和下波纹软管连接,所述外PVC管固定套设在内PVC管上,且外PVC管与内PVC管之间形成密闭的泥土收集腔,所述内PVC管上设有滤孔,所述泥土收集腔通过滤孔与外PVC管相通,所述外PVC管上设置有开闭式出口 ;所述盛果框上部设置有框盖,所述框盖包括边框和多根挡条,所述挡条上包裹有用于阻挡草叶的猪毛,所述的多根挡条并排固定在边框内,且相邻两根挡条之间的距离大于红枣的外径。 所述盛果框上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框盖放置在支撑台上。 所述开闭式出口设置在外PVC管与下波纹软管的连接端。 所述滤孔环绕开设在内PVC管的管壁上。 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一、本技术中,通过内PVC管上的滤孔能够将吸入吸气管的泥土过滤到泥土收集腔内,通过密闭的泥土收集腔既能够收集进入吸气管的泥土,又不会影响吸气管内的气压,通过开闭式出口能够清理泥土收集腔内的泥土。采用上述结构的配合,就能够预先对进入吸气管的泥土过滤,提前使红枣与泥土分离,防止泥土进入盛果箱内。并且,由于红枣的重量远大于草叶的重量,因此通过多根包裹有猪毛的挡条,既能够有效地阻挡未进入沉淀室的草叶进入盛果框内,又使得红枣能够顺利地从两挡条之间的间隙进入盛果框内。这样,通过可预先分离泥土的吸气管和框盖的配合,就能够保证红枣与杂物分离得更干净。与中国专利号“201020641282.0”为代表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挡条上包裹猪毛既不会对红枣造成阻挡,又因猪毛具有一定的硬度而能够有效防止草叶进入盛果框内,进一步提高了红枣与草叶的分离效果。同时,包裹在挡条上的猪毛还能够对红枣形成缓冲,避免损伤红率,有利于提尚拾率质量。 二、本技术中,所述框盖放置在支撑台上,该结构既有利于快速清理框盖上的草叶,又不会影响收枣,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三、本技术中,在捡拾红枣时,吸枣头与地面接触,整个吸气管相当于倾斜设置,因此,开闭式出口设置在外PVC管与下波纹软管连接端的结构,就有利于泥土的快速收集和快速清理。 四、本技术中,所述滤孔环绕开设在内PVC管的管壁上,该结构使得内PVC管内的泥土能够快速过滤到泥土收集腔内,对泥土的过滤效果更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盛果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盛果箱,2、吸气管,3、沉淀室,4、盛果框,5、外PVC管,6、内PVC管,7、下波纹软管,8、上波纹软管,9、开闭式出口,10、框盖,11、边框,12、挡条,13、猪毛,14、 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易于分离杂物的拾枣机,包括盛果箱1、盛果框4、吸气管2和沉淀室3,吸气管2和沉淀室3分别连接在盛果箱I的前端和后端,盛果框4设置在盛果箱I内,所述吸气管2包括外PVC管5、内PVC管6、用于连接吸枣头的下波纹软管7和用于连接盛果箱I的上波纹软管8,所述内PVC管6的两端分别与上波纹软管8和下波纹软管7连接,所述外PVC管5固定套设在内PVC管6上,且外PVC管5与内PVC管6之间形成密闭的泥土收集腔,所述内PVC管6上设有滤孔,所述泥土收集腔通过滤孔与外PVC管5相通,所述外PVC管5上设置有开闭式出口 9 ;所述盛果框4上部设置有框盖10,所述框盖10包括边框11和多根挡条12,所述挡条12上包裹有用于阻挡草叶的猪毛13,所述的多根挡条12并排固定在边框11内,且相邻两根挡条12之间的距离大于红枣的外径。 本技术中,所述猪毛13包裹在挡条12上,且相邻两根挡条12上的猪毛13相接触,保证对草叶的阻挡效果更好。 本技术中,所述支撑台14是指设置在盛果框4内壁四周的四个支撑片,框盖10放置在盛果框4内的支撑台14上,框盖10与盛果框4之间无其它的固定关系,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框盖10取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框盖10的上下表面可交替使用,既保证对草叶的阻挡效果更好,又能延长猪毛13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中,所述外PVC管5的两端固定套设在内PVC管6上,且外PVC管5与内PVC管6的连接处通过粘接密封。 本技术中,所述开闭式出口 9设置在外PVC管5与下波纹软管7的连接端,所述开闭式出口 9在清理泥土时可打开,在不清理泥土时处于关闭状态。 本技术中,所述滤孔为多个,均匀环绕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分离杂物的拾枣机,包括盛果箱(1)、盛果框(4)、吸气管(2)和沉淀室(3),吸气管(2)和沉淀室(3)分别连接在盛果箱(1)的前端和后端,盛果框(4)设置在盛果箱(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2)包括外PVC管(5)、内PVC管(6)、用于连接吸枣头的下波纹软管(7)和用于连接盛果箱(1)的上波纹软管(8),所述内PVC管(6)的两端分别与上波纹软管(8)和下波纹软管(7)连接,所述外PVC管(5)固定套设在内PVC管(6)上,且外PVC管(5)与内PVC管(6)之间形成密闭的泥土收集腔,所述内PVC管(6)上设有滤孔,所述泥土收集腔通过滤孔与外PVC管(5)相通,所述外PVC管(5)上设置有开闭式出口(9);所述盛果框(4)上部设置有框盖(10),所述框盖(10)包括边框(11)和多根挡条(12),所述挡条(12)上包裹有用于阻挡草叶的猪毛(13),所述的多根挡条(12)并排固定在边框(11)内,且相邻两根挡条(12)之间的距离大于红枣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锦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