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392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箱体、用于校正插头与插座之间安装位置的活动板和多个对称分布且用于引导校正插头与插座之间位置的导柱,插头的底端贯穿箱体后与插座固定连接,且插座的底端插接在活动板内,多个导柱的一端固定在插头的两侧上,且另一端依次贯穿箱体和插座两侧的通孔后插接在活动板的两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插头与插座之间使用导柱进行位置校正引导,使上下插头插座接插时能先期导正,同时插头与插座之间增加一个活动板使两设备及模块间能自动快速校正安装位置,避免两设备及模块间上下错位出现不对位的现象,并实现设备与设备、模块与模块之间进行无缝、无线缆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一种以其高精密、高品质的自动插拔、自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和场合,如LED屏、医疗设备、工业控制、检测和测量设备、AV系统、广播电视及通讯等领域。目前市场上的产品都是以电源或信号插头单独连接使用,电源及信号的板面位置设计分离,并通过使用电缆线及信号线进行连接,这种电连接器在结构上还存在以下缺陷:1)电源及信号连接插头插座传输分两部分离进行,且通过电缆线及信号线进行连接,不仅安装极其不便,安装后的成品体积极大,而且存在模块与模块间电缆线接头进行串接的不足;2)在安装过程中两设备及模块间上下会出现错位不对位的现象,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会产生高精度公差问题;3)一种连接器只能使用一种信号传输,无法实现PIN针式信号传输与传统式RJ45接头方式的相互转换使用,局限了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该连接器设计上使用电源的输入及信号输入一体化,同时可以板对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插座、箱体、用于校正插头与插座之间安装位置的活动板和多个对称分布且用于引导校正插头与插座之间位置的导柱,所述插头的底端贯穿箱体后与插座固定连接,且所述插座的底端插接在活动板内,所述多个导柱的一端固定在插头的两侧上,且另一端依次贯穿箱体和插座两侧的通孔后插接在活动板的两侧上;所述插头上设有第一电源塑胶芯组件和第一信号安装槽,且该第一信号安装槽可拆卸安装第一16PIN信号组件或第一RJ45信号塑胶芯;所述插座的中心安装延伸出插座上下端面的合金屏蔽套后形成合金加高座子,所述合金屏蔽套上设有与第一电源塑胶芯组件相适配插接且电连接的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插座、箱体、用于校正插头与插座之间安装位置的活动板和多个对称分布且用于引导校正插头与插座之间位置的导柱,所述插头的底端贯穿箱体后与插座固定连接,且所述插座的底端插接在活动板内,所述多个导柱的一端固定在插头的两侧上,且另一端依次贯穿箱体和插座两侧的通孔后插接在活动板的两侧上;所述插头上设有第一电源塑胶芯组件和第一信号安装槽,且该第一信号安装槽可拆卸安装第一16PIN信号组件或第一RJ45信号塑胶芯;所述插座的中心安装延伸出插座上下端面的合金屏蔽套后形成合金加高座子,所述合金屏蔽套上设有与第一电源塑胶芯组件相适配插接且电连接的第二电源塑胶芯组件,且该合金屏蔽套内设有第二信号安装槽,且该第二信号安装槽可拆卸安装有与第一16PIN信号组件相适配的第二16PIN信号组件或与第一RJ45信号塑胶芯相适配的第二RJ45信号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塑胶芯组件包括第一塑胶内芯、第一塑胶外芯和三个电源铜针,所述第一塑胶内芯与第一塑胶外芯固定连接,每个电源铜针的火线端通过对应的第一定位爪固定在第一塑胶内芯上,且每个电源铜针的零线端直接插接在第一塑胶外芯上对应的外芯孔内且延伸出插头本体一侧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塑胶芯组件包括第二塑胶内芯、第二塑胶外芯和三个压接母针,所述第二塑胶内芯与第二塑胶外芯固定连接,每个压接母针的上端插接在第二塑胶内芯内,且所述每个压接母针的下端通过对应的第二定位爪固定在第二塑胶外芯上对应的外芯孔内且延伸出合金屏蔽套一侧的表面;且所述每个电源铜针的火线端与对应的压接母针的上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板对板对接的插头及插座一体化式连接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顺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凌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