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80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仓机,包括移行装置、扒料装置、提升装置和抛料装置。抛料装置设置于移行装置上,抛料装置包括机体和导向装置,机体开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和调整罩,调整罩通过导向管连接于第一出料口,导向管和调整罩转动连接,机体底部设置有用以与移行装置转动连接的转动座。提升装置连接于移行装置上,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出料口和进料端,进料端用以接受扒料装置运送的物料,第二出料口设置于第一进料口的上方,用以将物料转至抛料装置。抛射过程中,可将调整调整罩的角度和转动抛料装置的方向结合,对物料的落料点进行大范围调整。出仓机移机时,无需移动后续设备,缩短了非工作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仓机
本技术涉及物料出仓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出仓机。
技术介绍
随着高大平房仓在粮食部门的大量应用,与高大平房仓相关的应用技术飞速发展。与物料进仓、仓库通风、粮情监测、防虫等技术的发展相比,物料的出仓一直滞后于其它平房仓技术。 平房仓的出仓设备在出仓原理上分两类:一类为气力式;一类为机械式。气力式出仓机即俗称的移动式吸粮机,这类设备机械化程度高,效率也相对增高,增碎少、物料无散落,由于采用负压吸送,作业环境优良。其缺点也相对明显。其一,能耗高,相对于机械式出仓机,其能耗超出3倍多。其二,由于此类设备为多个设备组合而成,其功能集中于一个较小的平台,所以技术难度较高,造成造价较高,一般为高档机械式出仓机的3-5倍。其三,由于存在多设备协同作业,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设备的操作及维护需要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 机械式出仓机的种类较多,其主要结构由输送主机和扒料机组成,输送主机负责把扒料机输送过来的物料输送至指定地点。扒料机负责把物料运送至输送主机。传统的机械式出仓机整个装置的出料口相对固定,落料点固定,在出仓机移机时,后续设备也就相应的进行移动,造成非工作时间增大,影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的落料点可以调整的出仓机,以解决传统的出仓机出料口相对固定、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出仓机,包括移行装置、扒料装置、提升装置和抛料装置。 抛料装置设置于移行装置上,抛料装置包括机体和导向装置,机体开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和调整罩,调整罩通过导向管连接于第一出料口,导向管和调整罩转动连接,机体底部设置有用以与移行装置转动连接的转动座。 提升装置连接于移行装置上,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出料口和进料端,进料端用以接受扒料装置运送的物料,第二出料口设置于第一进料口的上方,用以将物料转至抛料装置。 进一步地,机体内设置有驱动辊、张紧辊、输送带、拔料辊和驱动源。 驱动辊位于张紧辊的下方,且驱动辊连接于驱动源。 输送带绕设于驱动辊和张紧辊上,并在驱动辊的驱动下转动。 拔料辊上设置有多个叶片,叶片之间形成容纳物料的容纳腔,拔料辊压在输送带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位置上,叶片与输送带接触,输送带在与拔料辊接触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凹陷段。 进一步地,调整罩通过转动轴与导向管转动连接,且通过拉杆连接于导向调整装置,拉杆与调整罩转动连接,调整罩和导向管上均凸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 导向调整装置设置于机体的机壳上,导向调整装置包括定位盘、定位杆和定位柄。 定位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机壳,另一端向机壳方向延伸形成用以连接于定位柄的弯折部。 定位盘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并固定于机壳。 定位柄套设于弯折部内,定位柄的端头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突起,定位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一端与定位杆相抵,另一端与弯折部相抵以使突起嵌入定位孔中;拉杆连接于定位杆。 进一步地,提升机包括: 驱动部件,包括动力装置及第二驱动轮组,动力装置与第二驱动轮组连接,以驱动第二驱动轮组转动。 链条,绕设于第二驱动轮组,以跟随第二驱动轮组的转动而转动,链条上间隔设置有刮板,刮板表面形成有用于装载物料的载物腔,链条呈三角形设置,链条的三边分别对应形成有扒料段、提升段及回转段,扒料段位于链条底边且水平设置,扒料段和提升段的结合处为进料端。 机架,包括均中空设置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驱动部件安装于机架,第一壳体套设于提升段外,第二壳体套设于回转段外,第一壳体的顶部与第二壳体的顶部连通,并形成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壳体与移行装置铰接。 进一步地,驱动轮组包括驱动链轮及第一张紧链轮,第一张紧链轮为两个,驱动链轮与动力装置连接,驱动链轮位于机架顶部,第一张紧链轮位于机架底部,链条绕设于驱动链轮及第一张紧链轮,以使链条形成三角形。 进一步地,机架包括导向框,第一壳体的顶部通过导向框与第二壳体的顶部连通,第二出料口开设于导向框上,且第二出料口竖直向下;链条呈钝三角形设置,提升段位于链条的最长斜边。 进一步地,扒料装置包括左扒料机构和右扒料机构,左扒料机构和右扒料机构相对设置于提升机进料端的两侧。 左扒料机构和右扒料机构均包括第一驱动轮组和运动带,运动带绕设于第一驱动轮组上并在第一驱动轮组的驱动下运转,左扒料机构的运动带和右扒料机构的运动带相向运动。 运动带上间隔设置有刮料板,刮料板跟随运动带运动,相邻刮料板之间形成有用于装载物料的运料腔。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轮组包括主动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 主动链轮连接于驱动装置,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 运动带为链带,链带绕设于主动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之间。 刮料板在链带上均匀分布,刮料板为柔性刮料板。 进一步地,左扒料机构和右扒料机构均设置有便于移动位置的行走轮。 进一步地,移行装置包括移行底盘和起升装置。 移行底盘下方设有转向轮和动力轮,动力轮连接驱动源。 起升装置设置于移行底盘上,用以调节提升装置与地面的相对高度; 移行底盘上设有连接转动座的支撑架。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向管和调整罩转动连接,可改变调整罩的角度,从而使物料抛射初始角变化,以调节物料的抛射高度及抛射距离,从而调整物料的落料点。机体底部设置转动座,可使抛料装置和移行装置转动连接,转动抛料装置以调整抛射方向。在物料抛射过程中,可将调整调整罩的角度和转动抛料装置的方向二者结合,可对物料的落料点进行大范围调整。当出仓机移机时,无需移动后续设备,缩短了非工作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出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出仓机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抛料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抛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扒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右扒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移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移行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0、抛料装置;1100、机体;1110、第一进料口 ;1120、第一出料P ;1130、驱动辊;1140、张紧辊;1150、输送带;1160、拔料辊;1170、驱动源;1162、容纳腔;1180、机壳;1182、调节孔;1184、固定件;1210、导向管;1220、调整罩;1230、拉杆;1240、连接片;1250、第一弹性件;1300、导向调整装置;1310、定位盘;13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行装置(4000)、扒料装置(2000)、提升装置(3000)和抛料装置(1000);所述抛料装置(1000)设置于所述移行装置(4000)上,所述抛料装置(1000)包括机体(1100)和导向装置,所述机体(1100)开设有第一进料口(1110)和第一出料口(1120),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1210)和调整罩(1220),所述调整罩(1220)通过所述导向管(1210)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料口(1120),所述导向管(1210)和所述调整罩(1220)转动连接,所述机体(1100)底部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移行装置(4000)转动连接的转动座(1400);所述提升装置(3000)连接于所述移行装置(4000)上,所述提升装置(3000)包括第二出料口(3146)和进料端,所述进料端用以接受所述扒料装置(2000)运送的物料,所述第二出料口(3146)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料口(1110)的上方,用以将物料转至所述抛料装置(10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行装置(4000)、扒料装置(2000)、提升装置(3000)和抛料装置(1000); 所述抛料装置(1000)设置于所述移行装置(4000)上,所述抛料装置(1000)包括机体(1100)和导向装置,所述机体(1100)开设有第一进料口 (1110)和第一出料口(1120),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1210)和调整罩(1220),所述调整罩(1220)通过所述导向管(1210)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料口(1120),所述导向管(1210)和所述调整罩(1220)转动连接,所述机体(1100)底部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移行装置(4000)转动连接的转动座(1400); 所述提升装置(3000)连接于所述移行装置(4000)上,所述提升装置(3000)包括第二出料口(3146)和进料端,所述进料端用以接受所述扒料装置(2000)运送的物料,所述第二出料口(3146)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料口(1110)的上方,用以将物料转至所述抛料装置(10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100)内设置有驱动辊(1130)、张紧辊(1140)、输送带(1150)、拔料辊(1160)和驱动源(1170); 所述驱动辊(1130)位于所述张紧辊(1140)的下方,且所述驱动辊(1130)连接于所述驱动源(1170); 所述输送带(1150)绕设于所述驱动辊(1130)和所述张紧辊(1140)上,并在所述驱动辊(1130)的驱动下转动; 所述拔料辊(1160)上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之间形成容纳物料的容纳腔(1162),所述拔料辊(1160)压在所述输送带(1150)靠近所述第一出料口(1120)的位置上,所述叶片与所述输送带(1150)接触,所述输送带(1150)在与所述拔料辊(1160)接触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凹陷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罩(1220)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导向管(1210)转动连接,且通过拉杆(1230)连接于导向调整装置(1300),所述拉杆(1230)与所述调整罩(1220)转动连接,所述调整罩(1220)和所述导向管(1210)上均凸设有连接片(1240),所述连接片(1240)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1250)连接; 所述导向调整装置(1300)设置于所述机体(1100)的机壳(1180)上,所述导向调整装置(1300)包括定位盘(1310)、定位杆(1320)和定位柄(1330); 所述定位杆(1320) —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壳(1180),另一端向所述机壳(1180)方向延伸形成用以连接于所述定位柄(1330)的弯折部; 所述定位盘(1310)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340),并固定于所述机壳(1180); 所述定位柄(1330)套设于所述弯折部内,所述定位柄(1330)的端头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340)配合的突起,所述定位柄(133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350),所述第二弹性件(1350) 一端与所述定位杆(1320)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弯折部相抵以使所述突起嵌入所述定位孔(1340)中;所述拉杆(1230)连接于所述定位杆(13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包括: 驱动部件,包括动力装置(3112)及第二驱动轮组(2110),所述动力装置(3112)与所述第二驱动轮组(2110)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轮组(2110)转动; 链条(3120),绕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轮组(2110),以跟随所述第二驱动轮组(2110)的转动而转动,所述链条(3120)上间隔设置有刮板(3130),所述刮板(3130)表面形成有用于装载物料的载物腔,所述链条(3120)呈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华冯琴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湘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