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过孔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759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旋转过孔连接器,包括线缆(3),还包括金属外环(1)、金属内环(2)、金属外壳(4)和密封圈(5),所述的金属内环(2)和金属外环(1)依次压解在线缆(3)上,固定线缆(3)并将线缆屏蔽层连接到金属外壳(1)上,所述的金属外壳(1)固定在钣金缸体上,金属外壳(1)与金属外环(1)间设有密封圈(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防水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过孔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旋转过孔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线束通过连接器连接,而连接器普遍利用卡扣直接固定在钣金上,或者通过穿孔式连接器索环将连接器穿过钣金缸体,在缸体内部进行锁紧螺丝操作,有的甚至没有固定。汽车在行驶时,这些没有固定的连接器或直接固定在钣金上的连接器就会触碰钣金而产生异响,不仅影响汽车NVH性能,引起车内乘员的抱怨,更严重的是容易造成连接器的线束脱节,影响汽车的正常功能。而穿孔式连接器索环的组装方式费力,不便于安装。且由于压解后环形端子并不会完全平行,锁紧后会对线缆有扭转应力,这种损坏可能是潜藏的,会加速线缆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具有防水功能的可旋转过孔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旋转过孔连接器,包括线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外环、金属内环、金属外壳和密封圈,所述的金属内环和金属外环依次压解在线缆上,固定线缆并将线缆屏蔽层连接到金属外壳上,所述的金属外壳固定在钣金缸体上,金属外壳与金属外环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的金属内环套设在线缆上,所述的金属外环可转动套接在金属内环上。所述的金属外壳上外圈设有与钣金缸体连接的固定板,该固定板上设有连接用螺栓孔,金属外壳内圈设有与金属外环卡接的卡槽,所述的密封圈也设置在所述卡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金属内环与外环压解在线缆上,压解后的线缆独立与外壳,可在组装完成后旋转。2.通过圆形金属外环及圆形密封圈,使得线缆在旋转的过程中依然可以保持接地屏蔽防水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组装后的连接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可旋转过孔连接器,包括金属外环1、金属内环2、线缆3,金属外壳4和密封圈5,所述的金属内环2和金属外环1依次压解在线缆3上,固定线缆3并将线缆屏蔽层连接到金属外壳4上,所述的金属外壳4固定在钣金缸体上,金属外壳4与金属外环1间设有密封圈5。所述的金属内环2套设在线缆3上,所述的金属外环1可转动套接在金属内环2上。所述的金属外壳4上外圈设有与钣金缸体连接的固定板41,该固定板上设有连接用螺栓孔42,金属外壳4内圈设有与金属外环1卡接的卡槽,所述的密封圈也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旋转过孔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旋转过孔连接器,包括线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外环(1)、金属内环(2)、金属外壳(4)和密封圈(5),所述的金属内环(2)和金属外环(1)依次压解在线缆(3)上,固定线缆(3)并将线缆屏蔽层连接到金属外壳(1)上,所述的金属外壳(1)固定在钣金缸体上,金属外壳(1)与金属外环(1)间设有密封圈(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过孔连接器,包括线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外环(1)、金属内环(2)、金属外壳(4)和密封圈(5),所述的金属内环(2)和金属外环(1)依次压解在线缆(3)上,固定线缆(3)并将线缆屏蔽层连接到金属外壳(4)上,所述的金属外壳(4)固定在钣金缸体上,金属外壳(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友良曹利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