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凌志专利>正文

耳鼻喉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9640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鼻喉喷药装置,瓶口通过螺纹连接吸液管,吸液管下端设置有斜切口,瓶口上部的吸液管处设置有阀门,吸液管上端头伸入抽液管内,吸液管的上端设置有侧开口,侧开口下部设置有溜槽;抽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抽液管内设置有拉压杆,拉压杆的内侧端头设置有与抽液管内壁接触的密封垫,抽液管的末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支管,支管壁上设置有连接气囊的施压管,支管的开口端设置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喷头的变径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抽液管上设置刻度线就能准确测量药液,同时关闭阀门,避免了药液回流,另外支管的倾斜出口及变径接头的设置,都使喷药量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加速了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耳鼻喉喷药装置,瓶口通过螺纹连接吸液管,吸液管下端设置有斜切口,瓶口上部的吸液管处设置有阀门,吸液管上端头伸入抽液管内,吸液管的上端设置有侧开口,侧开口下部设置有溜槽;抽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抽液管内设置有拉压杆,拉压杆的内侧端头设置有与抽液管内壁接触的密封垫,抽液管的末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支管,支管壁上设置有连接气囊的施压管,支管的开口端设置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喷头的变径接头。本技术通过在抽液管上设置刻度线就能准确测量药液,同时关闭阀门,避免了药液回流,另外支管的倾斜出口及变径接头的设置,都使喷药量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加速了患者的康复。【专利说明】耳鼻喉喷药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耳鼻喉喷药装置。
技术介绍
喷药器是耳鼻喉科常用的一种为病人上药的工具,由于耳鼻喉处于人体的末端,口服用药效果不明显,所以进行外用药。其主要是向耳道内、鼻腔内或者咽喉处这些较深的部位进行喷药。现有的喷药器,在喷药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不断的按压进行喷雾进行上药,但是这样方法喷药量无法精确控制,容易导致药量不足或过量,且喷药过程中容易造成回流污染药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喷药量、达到最佳喷药利用率且不会回流的耳鼻喉喷药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耳鼻喉喷药装置,包括药瓶、吸液管、抽液管、软管和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瓶包括瓶底和瓶口,所述瓶口处通过螺纹连接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下端与瓶底接触处设置有斜切口,所述瓶口上部的吸液管处设置有阀门,所述吸液管与抽液管的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吸液管上端头伸入至抽液管内,所述吸液管的上端封闭,且设置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下部的抽液管管壁上设置有溜槽;所述抽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抽液管内设置有拉压杆,所述拉压杆的内侧端头设置有与抽液管内壁接触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抽液管内壁形成真空管,所述抽液管的末端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向下倾斜,所述支管壁上设置有连接气囊的施压管,所述支管的开口端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喷头的变径接头,所述喷头的外侧面周向设置有荧光外层。 所述瓶底内壁为内凹弧形面,外壁为水平面。 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支管和变径接头连接。 所述变径接头的粗节半径为的细节半径一倍。 所述喷头由弧形面和圆形面组成,所述弧形面上设置有荧光外层,所述圆形面上设置有若干梯形水口。 所述弧形面与圆形面相接处为过度圆弧。 所述软管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到药瓶的上端端头。 所述软管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抽液管的外壁上设置刻度线,将拉压杆拉倒刻度线位置就能准确测量药液,同时关闭阀门,避免药液回流,另外抽液管末端支管的倾斜出口下方连接软管及变径接头的设置,都使喷药量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加速了患者的康复,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头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药瓶;101、瓶底;102、瓶口 ;2、吸液管;201、斜切口 ;202、侧开P ;203、溜槽、3、阀门;4、拉压杆;5、抽液管;501、真空管;502、连接管;503、刻度线;6、施压管;7、气囊;8、软管;9、变径接头;10、喷头;11、荧光外层;12、支撑杆;13、支管;14、梯形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耳鼻喉喷药装置,包括药瓶2、吸液管2、抽液管5、软管8和喷头10,药瓶2包括瓶底101和瓶口 102,瓶口 102处螺纹连接吸液管2,吸液管2下端与瓶底101接触处设置有斜切口 201,这样有利于形成虹吸力,有利于药液的上行被吸入到抽液管5内。瓶口 102上部的吸液管2处设置有阀门3,吸液管2与抽液管5的连接管502通过螺纹连接,吸液管2上端头伸入至抽液管5内,吸液管2的上端封闭,且设置有侧开口202,侧开口 202下部的抽液管管壁上设置有溜槽203 ;抽液管5内设置有拉压杆4,拉压杆4的内侧端头设置有与抽液管5内壁接触的密封垫,密封垫与抽液管内壁形成真空管501,抽液管5的末端设置有支管13,支管13向下倾斜,支管壁上设置有连接气囊7的施压管6,支管13的开口端设置有软管8,软管8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喷头10的变径接头9,喷头10的外侧面周向设置有荧光外层11。 本技术使用时,一手握住药瓶1,此时药瓶不仅具有储药的功能,且有利于操作人员操作;另一只手先打开阀门3,然后向外拉拉压杆4,药液在高压作用下通过吸液管2从侧开口 201被吸入到抽液管5内,此时可以关闭阀门3,在荧光外层11的作用下能够清楚地将喷头10置于病患处,药液从侧开口 202流出,进入到侧开口 202下部的溜槽203,不会污染抽液管5,然后药液从溜槽203进入支管13然后进入软管,手握气囊7,气囊7内的气流通过施压管6进入到软管8,继续推动药液通过变径接头9进入喷头10喷发药液。 一般药瓶的瓶体是圆柱体结构,本技术中的瓶底优选为内壁设置内凹弧形面,外壁设置为水平面,这样药液会往凹面中心集中,有利于药液吸收的更干净,水平面有利于药瓶放置时更稳定。 优选地,软管8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支管13和变径接头9连接,因为软管8的内壁上有褶皱,很容易残存药液体,如果长期使用会有细菌产生,这时就可以还另外的软管8。 优选地,变径接头9的粗节半径为的细节半径一倍。当药液进入变径接头9从粗节进入细节时,压力会突然增大,也就是间接增加了药液的喷发力,使接触病患的药液发挥更好的效果。 优选地,喷头10由弧形面和圆形面组成,弧形面上设置有荧光外层11,圆形面上设置有若干梯形水口 14,梯形水口 14的出水面积变大,增加了喷药的面积。 优选地,弧形面与圆形面相接处为过度圆弧,如果喷头不小心碰到耳、鼻、喉内的皮肤,圆弧角会减轻喷头与皮肤接触的不舒适感。 优选地,抽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503。当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取药量时,只要拉动拉压杆使密封垫移动到刻线位置即可。 优选地,软管8上设置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另一端连接到药瓶I的上端端头。当操作药瓶I进行喷药时,如果软管8需要更多的长度,只要手稍微向上抬起支撑杆12,就能调整喷头9的位置,为操作人员带来了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鼻喉喷药装置,包括药瓶、吸液管、抽液管、软管和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瓶还包括瓶底和瓶口;所述瓶口处通过螺纹连接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下端与瓶底接触处设置有斜切口,所述瓶口上部的吸液管处设置有阀门,所述吸液管与抽液管的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吸液管上端头伸入至抽液管内,所述吸液管的上端封闭,且设置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下部的抽液管管壁上设置有溜槽;所述抽液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抽液管内设置有拉压杆,所述拉压杆的内侧端头设置有与抽液管内壁接触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抽液管内壁形成真空管,所述抽液管的末端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向下倾斜,所述支管壁上设置有连接气囊的施压管,所述支管的开口端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喷头的变径接头,所述喷头的外侧面周向设置有荧光外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凌志
申请(专利权)人:毕凌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