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190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2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多种多样的设置环境中适当控制室内的气流、并对房间整体的空气稳定地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具备外壳、吸入口、排出口、风扇装置、除臭过滤器、集尘过滤器、活动百叶板、驱动部、摆头机构、内部检测装置、外部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等。从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借助活动百叶板在前方与上方之间沿上下方向变更,并借助摆头机构沿左右方向变更。外部检测装置检测至少包括到房间的墙壁为止的距离在内的室内信息。而且,控制装置基于室内信息的检测结果控制排出空气的风向、风量以及风速中的至少一个鼓风参数,以便形成排出空气在室内循环之后返回空气净化器的位置的循环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在多种多样的设置环境中适当控制室内的气流、并对房间整体的空气稳定地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具备外壳、吸入口、排出口、风扇装置、除臭过滤器、集尘过滤器、活动百叶板、驱动部、摆头机构、内部检测装置、外部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等。从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借助活动百叶板在前方与上方之间沿上下方向变更,并借助摆头机构沿左右方向变更。外部检测装置检测至少包括到房间的墙壁为止的距离在内的室内信息。而且,控制装置基于室内信息的检测结果控制排出空气的风向、风量以及风速中的至少一个鼓风参数,以便形成排出空气在室内循环之后返回空气净化器的位置的循环气流。【专利说明】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具备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净化并排出的功能。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像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那样,公知有具备沿水平方向摆动的活动式的百叶板的空气净化器。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例如形成为如下的结构:为了对宽广的室内的空气高效地进行净化,一边使百叶板左右摆动,一边利用传感器检测各方向的空气的污染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57919号公报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使百叶板左右摆动而对房间整体的空气进行净化。然而,根据空气净化器的设置环境(例如空气净化器所被设置的房间的宽度,室内的空气净化器、家具等的配置),存在即便使百叶板左右摆动也难以使空气循环至房间的各个角落的情况。即,在现有技术中,根据空气净化器的设置环境,室内的空气的净化状态会受到大幅影响,因此存在难以对房间整体的空气稳定地进行净化的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 该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多种多样的设置环境中适当地控制室内的气流、并对房间整体的空气稳定地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净化器具备:外壳,该外壳具有吸入室内的空气的吸入口与将该空气排出的排出口 ;风扇装置,该风扇装置从吸入口向外壳的内部吸入空气、并将该空气从排出口排出;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对在外壳的内部流动的空气进行净化;鼓风可变机构,该鼓风可变机构能够变更从排出口排出的排出空气的风向、风量以及风速这3个鼓风参数中的至少一个鼓风参数;信息检测机构,该信息检测机构检测至少包括到房间的墙壁为止的距离在内的、与该房间的面积有关的信息来作为室内信息;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于室内信息来驱动鼓风可变机构,由此来控制鼓风参数,以便形成排出空气在室内循环之后返回外壳的位置的循环气流;以及操作部,该操作部与控制装置连接,通过对该操作部进行操作来设定空气净化器的动作。 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具备检测方向可变机构,该检测方向可变机构能够使信息检测机构的朝向变化。 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外壳设置于房间的地面。 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该空气净化器具备:活动百叶板,该活动百叶板构成鼓风可变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并能够使风向沿上下方向摆动来变更该风向相对于水平方向的仰角;以及墙壁确定机构,该墙壁确定机构一边利用检测方向可变机构使信息检测机构的朝向变化、一边利用信息检测机构检测室内信息,基于该室内信息确定当排出空气吹到时形成循环气流的最佳的墙壁,控制装置至少利用活动百叶板来控制风向的仰角,以使得循环气流在吹到房间的天花板以及最佳的墙壁之后沿地面返回外壳的位置。 根据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控制装置重复进行在最大仰角与能够形成循环气流的基准仰角之间使风向沿上下方向摆动的动作,最大仰角设定成比基准仰角大的仰角。 根据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信息检测机构具备非接触式的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利用声波或者电磁波检测至检测对象物为止的距离,控制装置在室内的排出空气能够到达的多个位置利用距离传感器来检测距离。 根据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控制装置在与电源连接的时刻启动信息检测机构,从而开始进行室内信息的检测动作。 根据技术方案8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控制装置至少在从进行风扇装置的启动操作起到利用风扇装置开始鼓风动作为止的期间中启动信息检测机构,从而检测室内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9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信息检测机构的朝向的可变范围至少包括风向的可变范围作为其范围的一部分。 根据技术方案10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鼓风可变机构具备能够使风向沿上下方向摆动的活动百叶板,检测方向可变机构由使活动百叶板与信息检测机构的朝向一起变化的驱动部构成。 技术方案11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信息检测机构设于活动百叶板。 技术方案12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具备摆头机构,该摆头机构构成鼓风可变机构以及检测方向可变机构的一部分,且能够使排出口以及信息检测机构沿左右方向摆动。 根据技术方案13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控制装置一边利用检测方向可变机构使信息检测机构的朝向变化、一边利用信息检测机构检测至房间的墙壁以及天花板为止的距离,由此基于该检测结果来检测墙壁与天花板的分界线,并基于分界线的位置来控制鼓风参数。 根据技术方案14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控制装置基于室内信息可变地设定下述二者中的至少一方,上述二者为:利用检测方向可变机构使信息检测机构的朝向变化时的可变范围;以及在该可变范围内使信息检测机构的朝向阶段性地变化时的阶段数。 根据技术方案15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控制装置一边利用检测方向可变机构使信息检测机构的朝向变化、一边基于到利用信息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检测对象物为止的距离的变化来识别室内的障碍物,并在风向朝向障碍物时执行预先设定的回避动作。 根据技术方案16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控制装置并行地进行如下动作,上述动作为:一边利用检测方向可变机构使信息检测机构的朝向变化、一边利用信息检测机构检测室内信息的动作;以及利用风扇装置进行的鼓风动作。 根据该技术,在房间的宽度、障碍物的配置等不同的多种多样的设置环境中,能够适当地控制室内的气流,以便形成例如在房间整体循环的循环气流。因而,能够抑制空气的滞留、给人带来的不适感等,并且能够对房间整体的空气稳定地进行净化。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器的纵剖视图。 图2是将空气净化器沿图1中的A — A线剖切后的沿箭头方向观察的横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4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中的循环气流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中由空气净化器执行的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空气净化器;2:外壳;3:台座;4:吸入口 ;5:排出口 ;6:风扇装置(鼓风可变机构);7:预过滤器(净化装置);8:灰尘带电部(净化装置);9:灰尘带电部保护过滤器(净化装置);10:除臭过滤器(净化装置);11:集尘过滤器(净化装置);12:活动百叶板(鼓风可变机构、检测方向可变机构);13:驱动部(鼓风可变机构、检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具备:外壳,该外壳具有吸入室内的空气的吸入口与将该空气排出的排出口;风扇装置,该风扇装置从所述吸入口向所述外壳的内部吸入空气、并将该空气从所述排出口排出;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对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流动的空气进行净化;鼓风可变机构,该鼓风可变机构能够变更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排出空气的风向、风量以及风速这3个鼓风参数中的至少一个鼓风参数;信息检测机构,该信息检测机构检测至少包括到房间的墙壁为止的距离在内的、与该房间的面积有关的信息来作为室内信息;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室内信息来驱动所述鼓风可变机构,由此来控制所述鼓风参数,以便形成所述排出空气在室内循环之后返回所述外壳的位置的循环气流;以及操作部,该操作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通过对该操作部进行操作来设定空气净化器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前草太斋木步古桥拓也志贺彰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