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艳青专利>正文

一种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9065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壳体的顶面设有安装通孔、底面设有臭氧出气口,支架设有臭氧流通孔道和导线穿孔,支架固定在壳体的内腔中,并且,支架与壳体之间形成有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臭氧流通孔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上安装腔和臭氧出气口,安装通孔、上安装腔、导线穿孔和下安装腔依次连通,进气接头固定在安装通孔上并且进气接头的出气口伸入上安装腔中,超声波元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底面并位于下安装腔中,电源导线穿过进气接头的输气腔道和导线穿孔后与超声波元件的供电端电连接,防水透气膜设置在壳体底面的内壁上并完全覆盖臭氧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输出超声波和臭氧气体的功能,并且防腐蚀性和防水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壳体的顶面设有安装通孔、底面设有臭氧出气口,支架设有臭氧流通孔道和导线穿孔,支架固定在壳体的内腔中,并且,支架与壳体之间形成有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臭氧流通孔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上安装腔和臭氧出气口,安装通孔、上安装腔、导线穿孔和下安装腔依次连通,进气接头固定在安装通孔上并且进气接头的出气口伸入上安装腔中,超声波元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底面并位于下安装腔中,电源导线穿过进气接头的输气腔道和导线穿孔后与超声波元件的供电端电连接,防水透气膜设置在壳体底面的内壁上并完全覆盖臭氧出气口。本技术具有输出超声波和臭氧气体的功能,并且防腐蚀性和防水性能好。【专利说明】一种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的家用臭氧消毒设备采用的是臭氧发生源+气管+曝气头的结构方式,方便使用,但不具有超声波清洗功能,而一般市售的家用超声波清洗设备采用的是在产品上设置一个容器,容器底部增加超声波发生器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缺点是,容器的大小限制了消费者的使用环境,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本技术解决了销售者对使用容器的限制,将超声波发生器和臭气输出端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导气管和本体连接,即能输出臭氧,又能安全可靠地放入水中,进行超声波清洗。因该装置体积小巧,消费者可以很方便的将该装置放入家庭常用的清洗容器中进行清洗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包括壳体、电源导线、进气接头、支架、超声波元件和防水透气膜;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安装通孔、底面设有臭氧出气口,所述支架设有臭氧流通孔道和导线穿孔,支架固定在壳体的内腔中,并且,支架与壳体之间形成有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所述臭氧流通孔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上安装腔和所述臭氧出气口,所述安装通孔、上安装腔、导线穿孔和下安装腔依次连通,所述进气接头固定在安装通孔上并且进气接头的出气口伸入所述上安装腔中,所述超声波元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底面并位于下安装腔中,所述电源导线穿过进气接头的输气腔道和导线穿孔后与超声波元件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设置在壳体底面的内壁上并完全覆盖所述臭氧出气口。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源导线与进气接头的输气腔道壁面之间留有用于臭氧通过的间隙,所述电源导线与导线穿孔紧密相接,所述支架与壳体的底面紧密相接。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壳体由上壳体与下壳体组成,所述安装通孔设置在上壳体上,所述臭氧出气口设置在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扣位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位于连接部位的外壁上包裹有装饰密封圈。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底面增设有一个或以上的所述臭氧出气口。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架由弹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将超声波元件和设有臭氧流通孔道的支架集成到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的壳体中,使得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具有输出超声波和臭氧气体的功能,并且,臭氧流通孔道和防水透气膜的设置确保了装置内部的防腐蚀性和防水性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在主视方向上的半剖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在主视方向上带有臭氧流动方向的半剖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在左视方向上的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包括壳体1、电源导线2、进气接头3、支架4、超声波元件5和防水透气膜6 ;壳体I的顶面设有安装通孔la、底面设有两个臭氧出气口 lb。支架4用耐腐蚀的弹性硅胶材料或者其它耐腐蚀的非弹性材料制成,其设有臭氧流通孔道4a和导线穿孔4b,支架4固定在壳体I的内腔中,并且,支架4与壳体I之间形成有上安装腔Ic和下安装腔ld,臭氧流通孔道4a的两端分别连通上安装腔Ic和臭氧出气口 Ib,安装通孔la、上安装腔lc、导线穿孔4b和下安装腔Id依次连通,进气接头3固定在安装通孔Ia上并且进气接头3的出气口伸入上安装腔Ic中,超声波元件5通过紧固螺栓7固定在壳体I的底面并位于下安装腔Id中,电源导线2穿过进气接头3的输气腔道3a和导线穿孔4b后与超声波元件5的供电端电连接,防水透气膜6设置在壳体I底面的内壁上并完全覆盖臭氧出气口 lb,使得从进气接头3输入的臭氧能够在通过臭氧流通孔道4a后经由防水透气膜6输出到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外部,并且阻止液体进入清洗器内部。 本技术的电源导线2与进气接头3的输气腔道3a壁面之间留有用于臭氧通过的间隙,电源导线2与导线穿孔4b紧密相接,支架4与壳体I的底面紧密相接,以防止臭氧进入下安装腔Id中对超声波元件5造成腐蚀、并防止水汽与超声波元件接触,造成漏电。 本技术的壳体I由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组成,安装通孔Ia设置在上壳体101上,臭氧出气口 Ib设置在下壳体102上,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之间扣位连接,使得壳体I能够方便的完成拆装。并且,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位于连接部位的外壁上包裹有装饰密封圈8,该装饰密封圈8具有如下作用:第一,作为装饰件,遮挡上下壳体连接扣位;第二,作为密封件,封住上下壳接口 ;第三,作为标识件,外部标识品牌名称以及水位指示。 本技术不局限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技术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包括壳体⑴、电源导线⑵、进气接头⑶、支架⑷、超声波元件⑶和防水透气膜(6);所述壳体(1)的顶面设有安装通孔(匕)、底面设有臭氧出气口(化),所述支架(4)设有臭氧流通孔道(?)和导线穿孔(仙),支架⑷固定在壳体⑴的内腔中,并且,支架⑷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上安装腔(化)和下安装腔(1(1),所述臭氧流通孔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上安装腔(10)和所述臭氧出气口 (讣),所述安装通孔(匕)、上安装腔(化)、导线穿孔⑷)和下安装腔(1(1)依次连通,所述进气接头(3)固定在安装通孔(1幻上并且进气接头(3)的出气口伸入所述上安装腔(化)中,所述超声波元件(5)通过紧固螺栓(7)固定在壳体(1)的底面并位于下安装腔(1(1)中,所述电源导线(2)穿过进气接头(3)的输气腔道(3幻和导线穿孔(仙)后与超声波元件(5)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6)设置在壳体(1)底面的内壁上并完全覆盖所述臭氧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臭氧清洗消毒装置包括壳体(1)、电源导线(2)、进气接头(3)、支架(4)、超声波元件(5)和防水透气膜(6);所述壳体(1)的顶面设有安装通孔(1a)、底面设有臭氧出气口(1b),所述支架(4)设有臭氧流通孔道(4a)和导线穿孔(4b),支架(4)固定在壳体(1)的内腔中,并且,支架(4)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上安装腔(1c)和下安装腔(1d),所述臭氧流通孔道(4a)的两端分别连通上安装腔(1c)和所述臭氧出气口(1b),所述安装通孔(1a)、上安装腔(1c)、导线穿孔(4b)和下安装腔(1d)依次连通,所述进气接头(3)固定在安装通孔(1a)上并且进气接头(3)的出气口伸入所述上安装腔(1c)中,所述超声波元件(5)通过紧固螺栓(7)固定在壳体(1)的底面并位于下安装腔(1d)中,所述电源导线(2)穿过进气接头(3)的输气腔道(3a)和导线穿孔(4b)后与超声波元件(5)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6)设置在壳体(1)底面的内壁上并完全覆盖所述臭氧出气口(1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勇
申请(专利权)人:朱艳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