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中彪专利>正文

汽车专用睡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908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专用睡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为气囊式,床体上设有一带止回阀的充气孔(3),床体正面靠近边缘处设一睡枕头(4),床体底部纵向设一定位嵌槽(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收放自如,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经济实惠,能够有效地放松驾驶员的疲劳状态,特别适用于中高档小轿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上的睡床,特别涉及的是轿车中的睡床。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作于休息的睡床不管是固定的、可折的或可翻转的,都要占用车中一定空间,而在轿车中,由于空间小,也不可能安装这种固定或者翻转的睡床。在自驾游比较流行的今天,驾驶轿车长途奔波是常有的事,为使行车安全,驾驶员有正常的休息时间,一般都配备二名驾驶员,驾驶员在辛苦的长途旅途中需要得到合理休息。但现有轿车都无睡床配备,这样轮换休息的驾驶员只能坐在轿车的座椅上,就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所以尽管行驶中、长途的轿车配备二名驾驶员,还是难免产生疲劳状态,影响驾驶质量,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轿车中无睡床配备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专用睡床,使轿车驾驶员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提高驾驶质量,杜绝或减少驾驶员因疲劳而引发的事故。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汽车专用睡床,具有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属气囊式,床体上设有一带止回阀的充气孔,在床体正面靠近边缘处设一睡枕头,床的底部纵向设有一定位嵌槽。本技术使用时将气囊式的床体通过充气孔充气,鼓胀后将床体嵌槽嵌在轿车后排前的凸起位置固定床体,不用时放气收拢,收放十分方便,在床体上设置睡枕头更能使驾驶员得到舒服的休息。附图说明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各实施细节。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该汽车专用睡床,具有床体1,所述床体1属气囊式,床体的侧面设有一带止回阀的充气孔3,所述的止回阀为公知的阀门(图中未示出),床体1正面纵向靠边缘10厘米处设一35cm*20cm*5cm的睡枕头4,上述的充气孔3也可设在睡枕头4与边缘之间;床体1底部纵向设有一150cm深的定位嵌槽2,其一端呈长方形、一端呈燕尾形,以适应轿车中后座前的底部位置。当本技术被使用时,用电动小气泵将床体经充气孔3充气,充气后,床体1成为原先设计好的形状,同时睡枕头4和底部定位嵌槽2成形。上述的电动小气泵在实施本技术时同时配备,其电源可以采用汽车上12V的用电插口使其工作。充气完成后将床体通过定位嵌槽2嵌在轿车中后座前底部的凸起位置就可以固定床体。不用时打开止回阀,使床体1放气,将其卷曲放置在车内或行李箱内,不仅收放自如,而且携带方便。本技术不仅可以使用在轿车内,还可以使用在各种商务车、越野车中。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专用睡床,具有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为气囊式,在床体(1)上设有一带止回阀的充气孔(3),在床体(1)正面靠近边缘处设一睡枕头(4),床体底部纵向设一定位嵌槽(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专用睡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为气囊式,床体上设有一带止回阀的充气孔(3),床体正面靠近边缘处设一睡枕头(4),床体底部纵向设一定位嵌槽(2)。本技术使用时收放自如,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经济实惠,能够有效地放松驾驶员的疲劳状态,特别适用于中高档小轿车。文档编号B60N3/00GK2834992SQ200520133209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中彪, 徐守斌 申请人:张中彪, 徐守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专用睡床,具有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为气囊式,在床体(1)上设有一带止回阀的充气孔(3),在床体(1)正面靠近边缘处设一睡枕头(4),床体底部纵向设一定位嵌槽(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彪徐守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中彪徐守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