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8223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其基板上设有一线路层,且线路层相邻发光二极管,以供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至线路层,并将支架设置于线路层之上,而一透光平板设置于支架上,并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一出光方向,同时让该透光平板与该发光二极管具有一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其基板上设有一线路层,且线路层相邻发光二极管,以供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至线路层,并将支架设置于线路层之上,而一透光平板设置于支架上,并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一出光方向,同时让该透光平板与该发光二极管具有一间距。【专利说明】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其尤指一种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电灯的专利技术可以说是彻底地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倘若我们的生活没有电灯,夜晚或天气状况不佳的时候,一切的工作都将要停摆;倘若受限于照明,极有可能使房屋建筑方式或人类生活方式都彻底改变,全人类都将因此而无法进步,继续停留在较落后的年代。相较于一般灯泡,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 LED)具有更加轻量化、寿命长、省电、切换速度快、单色性及可靠度高等优点,所以发光二极管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光电组件。 近年来由于材料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不断升高、多彩化及价格降低,故使得其应用领域也愈来愈广。其中,以氮化镓(GaN)为主要制造材料的蓝光二极管不过问世几年,现在已成为固态照明(Solid-state lighting, SSL)建造中的重要组件,在节能省碳的趋势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的照明市场逐渐扩展,更是取代传统冷阴极管、卤素灯或白炽灯泡等发光二极管。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现今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式日新月异,因而发展出正向出光型发光二极管、覆晶式发光二极管与垂直式发光二极管,不管哪一型的发光二极管,其封装方式一般是以胶体固定并保护发光二极管。然而,一般封装方式需消耗大量胶体方可提供固定及保护效果,因而造成发光装置于封装制程上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发光二极管集成式封装(COB,Chip On Board)为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式之一。COB封装是将多颗LED晶粒直接封装在有绝缘层的金属印刷电路板上(Metal Core PrintedCircuit Board)上,有别于一般表面黏着组件(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封装方式,SMD封装是透过支架打件于基板上。COB封装的特色是可将LED晶粒的热直接传导到基板上增加LED散热效能,且COB封装让LED在发光效果上是以面光源形式发光,同时还可以简化发光装置的整体设计。 然而,当COB封装方式所封装的晶粒越来越多时,晶粒与晶粒距离会随着越来越紧凑,且整体电路的承载功率亦会随着越来越大,当LED晶粒放置于有绝缘层的金属印刷电路板上时,LED晶粒于发光后所产生的热,不易经由金属印刷电路板传导出去,进而让热蓄积在LED晶粒上,因而造成LED晶粒的寿命减少或效能降低。 依据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其不仅用于固定及保护发光二极管,更可增强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其在于针对发光二极管提供保护并增加散热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所指称的各目的与功效,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其包含一基板、一线路层、至少四发光二极管、一支架与一透光平板,该些发光二极管搭配线路层而设置于基板上,支架设置于线路层上并位于该些发光二极管的一侧,透光平板设置于支架上,并位于该些发光二极管的一出光方向,且透光平板与该些发光二极管之间具有一间距。藉由该些发光二极管直接设置于基板上而非设置于线路层上,该些发光二极管之间分别具有一晶粒间距,而直接由基板传导该些发光二极管发光时所产生的热至外部,因而避免热蓄积在该些发光二极管中。 接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该线路层上设有一贯穿开口并裸露部分该基板,该些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贯穿开口所裸露的部分该基板,该线路层位于该贯穿开口的一侧。 接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该透光平板的一第一边长大于该贯穿开口的一第二边长,该透光平板遮蔽该贯穿开口。 接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该基板与该透光平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该贯穿开口的高度。 接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该基板与该透光平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该贯穿开口的高度。 接上述技术方案,更包含: 一荧光层,其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与该透光平板之间并覆盖该发光二极管。 接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该基板为一金属基板,该基板与该发光二极管之间设有一电性绝缘导热层,该基板与该电性绝缘导热层传导该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 接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该基板为一金属基板,该基板与该发光二极管之间设有一电镀层。 接上述技术方案,其中该发光二极管为一覆晶式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与一电性绝缘导热层之间更设有一导电部,以电性连接该发光二极管与该线路层。 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具透光平板的发光二极管,其藉由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基板上并在发光二极管上方设置透光平板,以让发光二极管透过透光平板向外照射,同时由于发光二极管为直接设置于基板上,因而直接藉由基板导热,增强了散热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其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其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3:其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其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5:其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其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号对照说明】 10发光装置 12 基板 122线路层 122a第一电性连接部 122b第二电性连接部 122c第三电性连接部 122d第四电性连接部 124 贯穿开口 126电性绝缘导热层 D发光二极管 Dll 第一芯片 D12 第二芯片 D13第三芯片 D14第四芯片 D21 第一芯片 D22 第二芯片 D23第三芯片 D24第四芯片 LI第一导线 L2第二导线 L3第三导线 16荧光层 18 支架 20透光平板 G晶粒间距 H 高度 Pl第一间距 P2第二间距 Wl第一边长 W2第二边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发光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发光装置10包含一基板12、至少四发光二极管D、一荧光层16、一支架18与一透光平板20。基板122上设有一线路层122,线路层122设有一贯穿开口 124 ;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D包含一第一芯片D11、一第二芯片D12、一第三芯片Di3与一第四芯片D14,皆为一正向型发光二极管。 线路层122设置于基板12上,线路层122为相邻于发光二极管D,本实施例的贯穿开口位于基板12的中央,并裸露基板12,且贯穿开口 124中更可进一步设置有一电性绝缘导热层126,发光二极管D亦设置于基板12上,且进一步设置于贯穿开口 124中,其中电性绝缘导热层126为陶瓷所构成,例如:氧化金属,即氧化铝、氧化钛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基板;一线路层,其设置于该基板上;至少四发光二极管,其设置于该基板之上并相邻该线路层,该些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该线路层;一支架,其设置于该线路层之上并位于该些发光二极管的一侧;以及一透光平板,其设置于该支架之上,并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一出光方向,该透光平板与该些发光二极管具有一间距,其中该些发光二极管之间分别具有一晶粒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陈震仑洪荣豪谢孟庭
申请(专利权)人:葳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