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056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向器,包括成型填料基体,嵌装于成型填料基体中心孔内的铜衬套,铜衬套具有中心安装孔,成型填料基体外圆周上均匀间隔分布换向片,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固定脚及弯钩,换向片本体的固定脚由两个轴向截面为“T”字形的T字脚构成,T字脚包括头部及连接头部和换向片本体的连接基部,两T字脚沿着轴向间隔分布,并形成燕尾槽,T字脚的径向截面也为“T”字形,T字脚头部与换向片本体形成轴向通槽,T字脚头部朝向连接基部的面为凹圆弧面,T字脚头部的径向端下端部越过轴向通槽对应在T字脚头部侧壁上的底部,并形成倒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换向片固定可靠,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换向器,包括成型填料基体,嵌装于成型填料基体中心孔内的铜衬套,铜衬套具有中心安装孔,成型填料基体外圆周上均匀间隔分布换向片,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固定脚及弯钩,换向片本体的固定脚由两个轴向截面为“T”字形的T字脚构成,T字脚包括头部及连接头部和换向片本体的连接基部,两T字脚沿着轴向间隔分布,并形成燕尾槽,T字脚的径向截面也为“T”字形,T字脚头部与换向片本体形成轴向通槽,T字脚头部朝向连接基部的面为凹圆弧面,T字脚头部的径向端下端部越过轴向通槽对应在T字脚头部侧壁上的底部,并形成倒钩。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换向片固定可靠,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换向器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
,具体涉及换向器。
技术介绍
换向器在电动工具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换向器主要分钩型、槽型和端面三种构造型式。传统钩型换向器包括弯钩换向片和压注成型填料,压注成型填料设有柱形中心内孔,在换向器的中心内孔内装入铜衬套,以提高换向器的强度和安装可靠性。换向片包括有换向片本体,嵌入成型填料基体内固定的固定脚,以及一端反向弯曲形成的弯钩;传统的换向片固定脚由两个轴向截面为“T”字形的T字脚构成,两T字脚沿着轴向间隔分布,两T字脚之间形成燕尾槽,这样成型填料基体嵌入燕尾槽内,达到换向片固定;仍然存在换向片与成型填料基体结合可靠性差的问题,从而降低换向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对换向片的固定脚进行不同的结构设计,但现有的设计结构复杂,加工成型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向片固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的换向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向器,包括有成型填料基体,成型填料基体的中心孔内嵌有铜衬套,铜衬套具有中心安装孔,成型填料基体外圆周上均匀间隔分布换向片,所述换向片包括有换向片本体,嵌入成型填料基体内固定的固定脚,以及一端反向弯曲形成的弯钩,所述换向片本体的固定脚由两个轴向截面为“T”字形的T字脚构成,T字脚包括连接基部和头部,连接基部连接头部和换向片本体,两T字脚沿着轴向间隔分布,两T字脚之间形成燕尾槽,其特征在于:所述T字脚的径向截面也为“T”字形,T字脚头部与换向片本体形成轴向通槽,所述T字脚头部朝向连接基部的面为凹圆弧面,所述T字脚头部的径向端下端部越过所述轴向通槽对应在T字脚头部侧壁上的底部,并形成倒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字脚的头部四周均伸出T字脚的连接基部,且T字脚头部朝向连接基部的面为凹圆弧面,T字脚头部的径向端下端部形成倒钩,使得T字脚与成型填料基体结合更为牢固,使得换向器工作更为可靠,使用寿命更长,且只在原有基础上设置凹圆弧面,从而形成倒钩,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钩与换向片本体连接处设有加强筋,加强筋沿线芯绕设方向设有与线芯形状大小均相适配的绕线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弯钩与换向片本体连接处增设加强筋,提高了弯钩和换向片本体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延长换向片的使用寿命,线芯可以适配绕设在绕线凹槽以提高线芯固定的可靠性,以及与换向片的接触可靠性。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铜衬套轴向两端部分均设有翘曲锁紧片,翘曲锁紧片一端伸入向中心安装孔内,且沿着轴向朝向与弯钩相对一端翘曲,相应铜衬套对应翘曲锁紧片位置上形成镂空孔,在铜衬套轴向两端部分均设有一圈等间隔分布的若干翘曲锁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子轴沿着换向器的弯钩一端插入换向器的中心安装孔内,并推压翘曲锁紧片,翘曲锁紧片被迫压入铜衬套的镂空孔内,则翘曲锁紧片对转子轴形成抱持力,这样在铜衬套的轴向两端形成对转子轴的抱持,使得换向器与转子轴配合更为可靠牢固,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同时铜衬套具有对换向器的成型填料基体加强作用,提高换向器的工作可靠性。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衬套外对应镂空孔处设有硅胶圈,硅胶圈对应镂空孔对应翘曲锁紧片的翘曲一端,并具有伸入镂空孔内、可与翘曲锁紧片翘曲一端抵接的弹性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向器装入转子轴上时,翘曲锁紧片压向硅胶圈的弹性凸起上,使得硅胶圈的弹性凸起挤压变形,即有效提高翘曲锁紧片对转子轴的抱持力,进一步提高换向安装的可靠性,采用硅胶,硅胶弹性好。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衬套外圆周壁上设有两环形凹槽,两环形凹槽沿铜衬套轴向均匀分布,所述铜衬套外圆周壁经两环形凹槽隔成三段环形壁,在三段环形壁上设有沿着圆周方向分布的、且沿轴向延伸的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凹槽和纹路设计,使得换向器的成型填料基体与铜衬套的结合更为牢固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换向器轴向剖视图; 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换向器径向剖视图; 图3为图2A部分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铜衬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换向器,包括有成型填料基体1,成型填料基体1的中心孔内嵌有铜衬套2,铜衬套2具有中心安装孔21,成型填料基体1外圆周上均匀间隔分布换向片3,所述换向片3包括有换向片本体31,嵌入成型填料基体1内固定的固定脚,以及一端反向弯曲形成的弯钩32 ;所述弯钩32与换向片本体31连接处设有加强筋34,加强筋34沿线芯绕设方向设有与线芯形状大小均相适配的绕线凹槽341。在弯钩与换向片本体连接处增设加强筋,提高了弯钩和换向片本体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延长换向片的使用寿命,线芯可以适配绕设在绕线凹槽以提高线芯固定的可靠性,以及与换向片的接触可靠性。所述换向片本体31的固定脚由两个轴向截面为“T”字形的T字脚33构成,T字脚33包括连接基部331和头部332,连接基部331连接头部332和换向片本体31,两T字脚33沿着轴向间隔分布,两T字脚33之间形成燕尾槽35,这样成型填料基体嵌入燕尾槽内,达到换向片固定;为进一步保证换向片的固定可靠性,所述T字脚33的径向截面也为“T”字形,T字脚头部332与换向片本体31形成轴向通槽36,所述T字脚头部332朝向连接基部331的面为凹圆弧面3321,所述T字脚头部332的径向端下端部越过所述轴向通槽36对应在T字脚头部332侧壁上的底部,并形成倒钩3322。这样T字脚的头部四周均伸出T字脚的连接基部,且T字脚头部朝向连接基部的面为凹圆弧面,T字脚头部的径向端下端部形成倒钩,使得T字脚与成型填料基体结合更为牢固,使得换向器工作更为可靠。 所述的铜衬套2轴向两端部分均设有翘曲锁紧片22,翘曲锁紧片22 —端伸入向中心安装孔21内,且沿着轴向朝向与弯钩32相对一端翘曲,相应铜衬套2对应翘曲锁紧片22位置上形成镂空孔23,在铜衬套2轴向两端部分均设有一圈等间隔分布的若干翘曲锁紧片22。转子轴沿着换向器的弯钩一端插入换向器的中心安装孔内,并推压翘曲锁紧片,翘曲锁紧片被迫压入铜衬套的镂空孔内,则翘曲锁紧片对转子轴形成抱持力,这样在铜衬套的轴向两端形成对转子轴的抱持,使得换向器与转子轴配合更为可靠牢固,提高其工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向器,包括有成型填料基体,成型填料基体的中心孔内嵌有铜衬套,铜衬套具有中心安装孔,成型填料基体外圆周上均匀间隔分布换向片,所述换向片包括有换向片本体,嵌入成型填料基体内固定的固定脚,以及一端反向弯曲形成的弯钩,所述换向片本体的固定脚由两个轴向截面为“T”字形的T字脚构成,T字脚包括连接基部和头部,连接基部连接头部和换向片本体,两T字脚沿着轴向间隔分布,两T字脚之间形成燕尾槽,其特征在于:所述T字脚的径向截面也为“T”字形,T字脚头部与换向片本体形成轴向通槽,所述T字脚头部朝向连接基部的面为凹圆弧面,所述T字脚头部的径向端下端部越过所述轴向通槽对应在T字脚头部侧壁上的底部,并形成倒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荣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百德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