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会汉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竹炭内胆的车用座靠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87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位上使用的座靠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座靠垫应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竹炭内胆的车用座靠垫,包括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两层面料的中间夹有填充层,所述的填充物是竹炭布,竹炭布的结构是在两层无纺布中间均匀分布着小颗粒竹炭,并且复合粘接成为一体。所述的小颗粒竹炭的粒径为0.2-0.5毫米。(*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靠垫,尤其是车辆座位上使用的座靠垫。技术背景现有的车辆和家庭座位上使用的座靠垫多以棉或化纤为面料,中间的填充层 采用海绵。该类座靠垫使用时虽具有柔软舒适的效果,但存在着透气性差、较 为潮湿的缺陷,往往容易造成使用者皮肤过敏的不适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用 座靠垫的改进,该座靠垫应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特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竹炭内胆的车用座靠垫,包括底 层面料和表层面料,两层面料的中间夹有填充层,所述的填充物是竹炭布,竹 炭布的结构是在两层无纺布中间均匀分布着小颗粒竹炭,并且复合粘接成为一 体。所述的小颗粒竹炭的粒径为0. 2-0. 5毫米。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竹炭作填充物,利用竹炭超强的吸附、除湿、除臭、 杀菌及抑菌特性,使得座靠垫透气性好、吸湿性强、能消除异味以及抑菌无污染,并能消除车内空气污染;由于竹炭本身具有生物红外线,乘坐者还能改善血液循 环,有利于身体健康及预防褥疮的发生;而且由于竹炭布表面平整(中间层的竹 炭粉分布均匀),因而所制成的座靠垫仍然具有柔软舒适的效果;也可广泛应用 于各个家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所示的座靠垫截面示意图可知该车用座靠垫,包括底层面料5和表 层面料l,两层面料的中间夹有填充层,所述的填充物主要采用竹炭材料制作, 包括用粉状或颗粒状竹炭制成的炭布(或炭毡布)。 一般而言,粉状竹炭和小颗 粒竹炭可采用粘接的方式与包装布复合为一体;而颗粒状竹炭则需分别灌入一 个个小袋,并把这些小袋整齐排列固定在包装布上。本技术优先采用竹炭 布作为填充层,具体结构是在两层无纺布2和4中间均匀分布着小竹炭颗粒3 (一般是0.2-0.5毫米),并且通过高温压机进行压熔复合,使两面的化纤无纺 布熔融后与中间的小颗粒竹炭粘接成为一体。其压熔复合工艺是常规工艺,所 生产的竹炭布也可外购获得。该竹炭布通过缝制工艺连接在座靠垫上,可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为增加 舒适性,也可根据需要增加海绵层或其它弹性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竹炭内胆的车用座靠垫,包括底层面料(5)和表层面料(1),两层面料的中间夹有填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是竹炭布,竹炭布的结构是在两层无纺布(2)和(4)中间均匀分布着小颗粒竹炭(3),并且复合粘接成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竹炭内胆的车用座靠垫,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小颗粒竹炭的粒径为0. 2-0. 5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位上使用的座靠垫。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座靠垫应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特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竹炭内胆的车用座靠垫,包括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两层面料的中间夹有填充层,所述的填充物是竹炭布,竹炭布的结构是在两层无纺布中间均匀分布着小颗粒竹炭,并且复合粘接成为一体。所述的小颗粒竹炭的粒径为0.2-0.5毫米。文档编号B60N2/44GK201030805SQ20072010671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专利技术者郑会汉 申请人:郑会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竹炭内胆的车用座靠垫,包括底层面料(5)和表层面料(1),两层面料的中间夹有填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是竹炭布,竹炭布的结构是在两层无纺布(2)和(4)中间均匀分布着小颗粒竹炭(3),并且复合粘接成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会汉
申请(专利权)人:郑会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