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7255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的电源盒,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油管支架,油管支架可在主体框架上滑动;所述油管支架上固设有油管,油管正下方设置有沥青试件,沥青试件前端的主体框架上设置有电打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试验装置能够自动便捷的应用在试验过程中,可实现汽油等量、同方式喷洒,试件同时点燃;不仅能保证较高的试验结果精确度,还可提升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随着试验试件个数的不同,该试验装置可随意增减喷洒器,待试验完成后油管可拆卸进行清洗延长试验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的电源盒,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油管支架,油管支架可在主体框架上滑动;所述油管支架上固设有油管,油管正下方设置有沥青试件,沥青试件前端的主体框架上设置有电打火。本技术的试验装置能够自动便捷的应用在试验过程中,可实现汽油等量、同方式喷洒,试件同时点燃;不仅能保证较高的试验结果精确度,还可提升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随着试验试件个数的不同,该试验装置可随意增减喷洒器,待试验完成后油管可拆卸进行清洗延长试验装置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_种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型公路隧道工程越来越多。隧道内部属半封闭空间,一旦车辆发生火灾,汽油等可燃液体流淌扩散,火势蔓延,造成隧道设施和隧道整体结构的严重毁坏,引起短则数小时,长则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交通中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 目前,人们大多立足于研宄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汽油等可燃液体燃烧,改善隧道行车安全性的沥青路面材料及结构。通常人们都是通过测量汽油逃逸量来评判其阻燃沥青路面材料及结构的好坏,但是现在市面上还未出现汽油逃逸量测试装置。在实际试验中,大多是通过人工在试件上涂抹等量汽油,多人控制同时点燃试件,在试验过程中每人涂抹方式、涂抹速度不同,以及沥青试件点燃时间的差异,造成试验结果存在很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可实现等量、同方式涂抹,同时点燃,提高试验效率,有效减小试验误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的电源盒,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多个油管支架,油管支架可在主体框架上滑动;所述油管支架上固设有油管,油管正下方设置有沥青试件,沥青试件前端的主体框架上设置有电打火。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的活塞上端设有连接孔,油管的下端安装有油管喷头,相邻的油管通过穿过连接孔的手柄撑杆连接,手柄撑杆上设置有手柄,通过手柄控制油管中汽油的同步和等量喷洒。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盒外设置有点火开关,点火开关通过位于主体框架内的电源线与电打火连接,可实现试件的同步点火。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支架的主体框架部分上设置有开槽,油管支架两端位于开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沥青试件下方设置有试件容器,且沥青试件位于电打火的下方,便于实现点火。 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试验装置能够自动便捷的应用在试验过程中,可实现汽油等量、同方式喷洒,试件同时点燃;不仅能保证较高的试验结果精确度,还可提升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随着试验试件个数的不同,该试验装置可随意增减喷洒器,待试验完成后油管可拆卸进行清洗延长试验装置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框架,2-电源盒,3-点火开关,4-油管支架,5-手柄撑杆,6-手柄,7-连接孔,8-油管,9-洒油喷头,10-试件容器,11-沥青试件,12-电打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安装在主体框架I上的电源盒2,所述主体框架I上设置有多个油管支架4,油管支架4可在主体框架I上滑动;所述油管支架4上固设有油管8,油管8正下方设置有沥青试件11,沥青试件11前端的主体框架I上设置有电打火12。 所述油管8的活塞上端设有连接孔7,油管8的下端安装有油管喷头9,相邻的油管9通过穿过连接孔7的手柄撑杆5连接,手柄撑杆5上设置有手柄6,通过手柄6控制油管8中汽油的同步和等量喷洒。 所述电源盒2外设置有点火开关3,点火开关3通过位于主体框架I内的电源线与电打火12连接,可实现试件的同步点火。 所述油管支架4的主体框架I部分上设置有开槽,油管支架4两端位于开槽中。 所述沥青试件11下方设置有试件容器10,且沥青试件11位于电打火2的下方,便于实现点火。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油管喷头9去掉,油管8分别吸入等量足够汽油后迅速安装油管喷头9,尽量避免汽油挥发,然后将油管8固定于油管支架4上,将手柄撑杆5穿过连接孔7,将油管8连接,将装有沥青试件11的试件容器10放于油管喷头9下方,按压手柄撑杆5上的手柄6,通过油管喷头9,同时向沥青试件11表面喷洒等量1ml汽油,迅速将油管8从油管支架4取出,按下点火开关3,通过电打火装置12点燃沥青表面汽油。 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I)、安装在主体框架(I)上的电源盒(2),所述主体框架(I)上设置有多个油管支架(4),油管支架(4)可在主体框架(I)上滑动;所述油管支架(4)上固设有油管(8),油管(8)正下方设置有沥青试件(II),沥青试件(11)前端的主体框架⑴上设置有电打火(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8)的活塞上端设有连接孔(7),油管(8)的下端安装有油管喷头(9),所有油管(8)通过穿过连接孔(X)的手柄撑杆(5)连接,手柄撑杆(8)上设置有手柄(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盒(2)外设置有点火开关(3),点火开关(3)通过位于主体框架⑴内的电源线与电打火(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支架(4)的主体框架(I)部分上设置有开槽,油管支架(4)两端位于开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试件(11)下方设置有试件容器(10),且沥青试件(11)位于电打火(12)的下方。【文档编号】G01N33/42GK204255951SQ201420666745【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0日 【专利技术者】贺海, 蒋婷婷, 郑晨, 周骊巍, 张兴业, 王新岐, 王朝辉, 隋洪瑞, 高立鑫, 袁有为, 李明剑, 狄升贯, 曾伟, 张颖, 代景旺, 李凯峰 申请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油逃逸量的测试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1)、安装在主体框架(1)上的电源盒(2),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多个油管支架(4),油管支架(4)可在主体框架(1)上滑动;所述油管支架(4)上固设有油管(8),油管(8)正下方设置有沥青试件(11),沥青试件(11)前端的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电打火(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海蒋婷婷郑晨周骊巍张兴业王新岐王朝辉隋洪瑞高立鑫袁有为李明剑狄升贯曾伟张颖代景旺李凯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