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内孔齿轮高效滚齿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516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内孔齿轮高效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底座为台阶状圆柱体,下部设有同轴的圆柱形内腔,通孔从底座的上端连通内腔,底座的上端设有衬套,两端设有垫片的碟形弹簧设置在内腔的上端,底座的中部设有径向贯穿内腔的矩形槽,两个偏心轮通过销轴安装在碟形弹簧下方的矩形槽内,两个偏心轮与碟形弹簧下方的垫片相抵;拉杆包括压头部及芯杆部,芯杆部下端设有卡槽,拉杆的芯杆部延伸至内腔,卡板上设有插槽,当偏心轮压缩碟形弹簧时,卡板卡接在拉杆芯杆部下端的卡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洁,定位装夹方便快捷,增强夹具的结构刚性,提高滚齿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延长滚齿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内孔齿轮高效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底座为台阶状圆柱体,下部设有同轴的圆柱形内腔,通孔从底座的上端连通内腔,底座的上端设有衬套,两端设有垫片的碟形弹簧设置在内腔的上端,底座的中部设有径向贯穿内腔的矩形槽,两个偏心轮通过销轴安装在碟形弹簧下方的矩形槽内,两个偏心轮与碟形弹簧下方的垫片相抵;拉杆包括压头部及芯杆部,芯杆部下端设有卡槽,拉杆的芯杆部延伸至内腔,卡板上设有插槽,当偏心轮压缩碟形弹簧时,卡板卡接在拉杆芯杆部下端的卡槽中。本专利技术结构简洁,定位装夹方便快捷,增强夹具的结构刚性,提高滚齿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延长滚齿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专利说明】小内孔齿轮局效滚齿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齿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内孔齿轮高效滚齿夹具。
技术介绍
齿轮加工与生产中的装夹与定位,一般采用芯轴定位,螺母压紧的方式。但是,在进行具有直径较小的内孔的齿轮加工时,采用上述定位夹紧方式,由于内孔直径较小,芯轴较细,加工时工件与夹具系统的刚性较差,容易变形让刀,因而造成加工精度降低,加工效率降低,同时缩短滚刀的使用寿命,并且,采用螺母压紧方式,更换工件时的效率也较低。另夕卜,也有采用液压装置定位和装夹工件的夹具,但夹具定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相应也增加了齿轮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宄改进,提供一种小内孔齿轮高效滚齿夹具,结构简洁,定位装夹方便快捷,增强夹具的结构刚性,提高滚齿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延长滚齿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小内孔齿轮高效滚齿夹具,包括底板及底座,所述底座为台阶状圆柱体并且垂直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同轴的圆柱形内腔,通孔从所述底座的上端连通所述内腔,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衬套,两端设有垫片的碟形弹簧设置在所述内腔的上端,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径向贯穿所述内腔的矩形槽,两个偏心轮通过销轴对称安装在所述碟形弹簧下方的所述矩形槽内,两个所述偏心轮与所述碟形弹簧下方的垫片相抵,手柄连接两个所述偏心轮;拉杆包括压头部及芯杆部,所述芯杆部的下端设有对称的卡槽,所述拉杆的芯杆部穿过所述底座上端的衬套、通孔、垫片及碟形弹簧延伸至所述内腔,卡板上设有插槽,当偏心轮压缩所述碟形弹簧时,所述卡板卡接在所述拉杆芯杆部下端的卡槽中。 所述手柄下方的所述矩形槽处设有限位档块。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小内孔齿轮高效滚齿夹具,结构简洁,采用碟形弹簧、拉杆及偏心轮快速装夹工件的结构,定位装夹方便快捷,增强夹具的结构刚性,提高滚齿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延长滚齿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六一六处剖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板11及底座1,底座1为台阶状圆柱体并且垂直连接底板11。底座1的下部设有同轴的圆柱形内腔101,通孔从底座1的上端连通内腔101,底座1的上端设有衬套9,两端设有垫片3的碟形弹簧4设置在内腔101的上端,底座1的中部设有径向贯穿内腔101的矩形槽12,两个偏心轮6通过销轴10对称安装在碟形弹簧4下方的矩形槽12内,销轴10安装在底座1的侧壁上,两个偏心轮6与碟形弹簧4下方的垫片3相抵,手柄7连接两个偏心轮6,手柄7用于操作转动偏心轮6,手柄7下方的矩形槽12处设有限位档块8,限位档块8用于限制手柄7的行程。拉杆2包括压头部201及芯杆部202,芯杆部202的下端设有对称的卡槽,拉杆2的芯杆部202穿过底座1上端的衬套9、通孔、垫片3及碟形弹簧4延伸至内腔101,卡板5上设有插槽,当偏心轮6压缩碟形弹簧4时,卡板5卡接在拉杆2芯杆部202下端的卡槽中;转动偏心轮6放松碟形弹簧4,碟形弹簧4的弹簧力通过卡板5向下拉动拉杆2,工件13套装在拉杆2的芯杆部202,拉杆2的压头部201使工件13压紧在衬套9的上端面上,实现快速装夹工件。 在使用时,本专利技术设置于滚齿机加工平台上,底座1通过底板11固定在滚齿机台面上,小内孔齿轮工件13套入拉杆2的芯杆部202,小内孔与芯杆部202配合,再安装至带有衬套9的底座1上,芯杆部202的下端插入到底座1的内腔101中,衬套9与芯杆部202之间为较高精度间隙配合,由衬套9及芯杆部202为工件13定位;此时偏心轮6与手柄7处于图1所示位置,偏心轮6通过垫片3使碟形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插入卡板5使其卡在拉杆2芯杆部202下端的卡槽中,将手柄7上抬,带动偏心轮6旋转松开碟形弹簧4,在碟形弹簧4的推动下,垫片3向下移动,通过卡板5带动拉杆2,使工件13紧压在衬套9的上端面,完成定位、夹紧的动作,此时可以开始加工工件。 工件加工完成后,下压手柄7,挡块8限制手柄7的每次行程,手柄7带动偏心轮6旋转,向上顶垫片3,使碟形弹簧4压缩,由于偏心轮6与垫片3的摩擦,可以使偏心轮6处于自锁状态,抽出卡板5,可以方便的取下拉杆2及工件13,完成工件快速更换。 当夹具经过一段时间使用,拉杆2与衬套9内孔出现松动时,可以方便的通过更换衬套9来更新夹具,不需要更换整个底座1,降低使用成本。 本专利技术的拉杆2通过衬套9在夹具底座1上快速装夹定位,定位后,通过碟形弹簧4的弹簧力对拉杆2进行拉紧从而压紧工件13。加工完成后,通过手柄7带动偏心轮6的转动,压缩碟形弹簧4从而对拉杆2进行放松,取下卡板5可快速更换工件。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小内孔齿轮的装夹定位,小内孔齿轮内孔尺寸较小,通过碟形弹簧压紧,使齿轮端面紧紧压在底座上,刚性显著增强,可以对齿轮采用较大切削量的多件加工,提高效率及加工精度,并且夹具简单紧凑,更易于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小内孔齿轮高效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及底座,所述底座为台阶状圆柱体并且垂直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同轴的圆柱形内腔,通孔从所述底座的上端连通所述内腔,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衬套,两端设有垫片的碟形弹簧设置在所述内腔的上端,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径向贯穿所述内腔的矩形槽,两个偏心轮通过销轴对称安装在所述碟形弹簧下方的所述矩形槽内,两个所述偏心轮与所述碟形弹簧下方的垫片相抵,手柄连接两个所述偏心轮;拉杆包括压头部及芯杆部,所述芯杆部的下端设有对称的卡槽,所述拉杆的芯杆部穿过所述底座上端的衬套、通孔、垫片及碟形弹簧延伸至所述内腔,卡板上设有插槽,当偏心轮压缩所述碟形弹簧时,所述卡板卡接在所述拉杆芯杆部下端的卡槽中。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内孔齿轮高效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下方的所述矩形槽处设有限位档块。【文档编号】B23F23/06GK104493308SQ201410800579【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2日 【专利技术者】陆义欣, 荣兆明 申请人:无锡永凯达齿轮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内孔齿轮高效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及底座,所述底座为台阶状圆柱体并且垂直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同轴的圆柱形内腔,通孔从所述底座的上端连通所述内腔,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衬套,两端设有垫片的碟形弹簧设置在所述内腔的上端,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径向贯穿所述内腔的矩形槽,两个偏心轮通过销轴对称安装在所述碟形弹簧下方的所述矩形槽内,两个所述偏心轮与所述碟形弹簧下方的垫片相抵,手柄连接两个所述偏心轮;拉杆包括压头部及芯杆部,所述芯杆部的下端设有对称的卡槽,所述拉杆的芯杆部穿过所述底座上端的衬套、通孔、垫片及碟形弹簧延伸至所述内腔,卡板上设有插槽,当偏心轮压缩所述碟形弹簧时,所述卡板卡接在所述拉杆芯杆部下端的卡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义欣荣兆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永凯达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