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6448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驱动电路中设置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与其电连接的触控驱动电路,且将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次级触发信号作为相应的触控驱动电路中的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的选通信号,相应地,触控驱动电路就不需要设置扫描单元来为触控选择输出单元提供选通信号,这样触控驱动电路可以比较简单,不仅可以使触控显示装置很容易实现窄边框,还可以减少IC的输出信号并降低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会在显示装置中设置相应的组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电容触控功能等,以给使用者带来应用上的便利。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电容触控功能,需要在显示装置中设置触控驱动电极,然而给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的触控驱动电路比较复杂,使相应的显示装置很难实现窄边框;此外,由于触控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较多,这样触控驱动电路需要集成控制电路(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的输出信号也比较多,从而提高了IC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的触控驱动电路使相应的显示装置很难实现窄边框以及提高IC的成本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触控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N级串联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N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每级移位寄存器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端和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对于串联电连接的任意相邻两级移位寄存器,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与其前一级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包括M级用于产生触控驱动信号的触控选择输出单元,M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每级所述触控选择输出单元包括选通信号输入端;所述触控驱动电路的各级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的选通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不同级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外围区域,所述外围区域包括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一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驱动电路。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采用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阵列基板。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多组扫描线、多级移位寄存器和多级触控选择输出单元,其中,每组扫描线包括多行扫描线,每级移位寄存器产生用于扫描一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以及用于驱动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每级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的次级触发信号产生触控驱动信号,所述驱动方法包括:给每组扫描线内的各行扫描线依次施加扫描信号并逐行进行扫描;在相邻两组扫描线的扫描时间间隔内,所述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接收的次级触发信号产生触控驱动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通过在驱动电路中设置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与其电连接的触控驱动电路,且将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次级触发信号作为相应的触控驱动电路中的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的选通信号,相应地,触控驱动电路就不需要设置扫描单元来为触控选择输出单元提供选通信号,这样触控驱动电路可以比较简单,不仅可以使触控显示装置很容易实现窄边框,还可以减少IC的输出信号并降低其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a是现有技术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现有技术的触控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图3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图3d是图3b中各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的一种时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8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触控驱动电路电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b是图8a中各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和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的一种时序图;图8c是图8a中各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和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的另一种时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1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触控驱动电路电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1b是图11a中各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和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的一种时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4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和触控驱动电路电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4b是图14a中各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和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的一种时序图;图15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b是图15a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电容触控功能,通常会将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并将设置在阵列基板中的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即在显示状态下,公共电极用于接收公共电压信号,在触控状态下,公共电极作为触控驱动电极并用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图1a是现有技术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11和围绕显示区域11的外围区域12,其中显示区域11包括多行扫描线111和多个条状的公共电极112,且公共电极112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外围区域12包括栅极驱动电路121和与其设置在同一侧触控驱动电路122,其中,栅极驱动电路121为各行的扫描线111提供扫描信号,触控驱动电路122在触控状态下给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的公共电极112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在显示状态下给公共电极112提供公共电压信号,且在图1a中触控驱动电路122与栅极驱动电路121相互独立。图1b是现有技术的触控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图1a中的触控驱动电路包括扫描单元122a和触控选择输出单元122b,其中,扫描单元122a为触控选择输出单元122b提供选通信号,以使触控选择输出单元122b产生相应的触控驱动信号。在图1b中,SDST代表触发信号输入端、SDCK1代表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SDCK2代表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RESET代表复位信号输入端、TXH代表第一信号输入端、TXL代表第二信号输入端以及TX1~TXm代表各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从图1b可知,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驱动电路比较复杂,占据阵列基板的边框区域较大的空间,从而使应用该阵列基板的显示装置很难实现窄边框;此外,由于触控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较多,尤其是扫描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较多,相应地,触控驱动电路需要集成控制电路(Integrat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触控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N级串联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N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每级移位寄存器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端和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对于串联电连接的任意相邻两级移位寄存器,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与其前一级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包括M级用于产生触控驱动信号的触控选择输出单元,M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每级所述触控选择输出单元包括选通信号输入端;所述触控驱动电路的各级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的选通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不同级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触控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N级串联电连接的移位寄存器,N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每级移位寄存器包括触发信号输入端和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对于串联电连接的任意相邻两级移位寄存器,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与其前一级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包括M级用于产生触控驱动信号的触控选择输出单元,M为大于0且小于N的正整数,每级所述触控选择输出单元包括选通信号输入端;所述触控驱动电路的各级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的选通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不同级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每级所述触控选择输出单元还包括:缓冲子单元、第一信号传输子单元、第二信号传输子单元以及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缓冲子单元用于对所述选通信号输入端接收的选通信号进行缓冲;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缓冲子单元缓冲所得的信号传输第一信号并经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以及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缓冲子单元缓冲所得的信号传输第二信号并经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子单元包括L1个串联电连接的第一反相器,第一个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选通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L1个第一反相器与第一信号传输子单元和第二信号传输子单元电连接,其中,L1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子单元包括第一NMOS管、第一PMOS管和第一信号输入端,其中,当L1为奇数时,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第L1个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L1个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当L1为偶数时,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与第L1个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L1个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在一起并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电连接在一起并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子单元包括第二NMOS管、第二PMOS管和第二信号输入端,其中,当L1为奇数时,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与第L1个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L1个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当L1为偶数时,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第L1个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L1个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在一起并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电连接在一起并与所述触控驱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级触控选择输出单元之间间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各级所述移位寄存器还包括:锁存器、与非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复位信号输入端和扫描信号输出端;所述锁存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锁存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锁存器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复位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锁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所述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锁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三反相器和所述第四反相器依次串联电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出端电连接。6.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外围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区域包括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一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包括N行扫描线,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中的每级移位寄存器为一行所述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外围区域还包括: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触发信号线、第一复位信号线、第一时钟信号线和第二时钟信号线;所述触控驱动电路中的各级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各级触控选择输出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端与所述触发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中的各级移位寄存器的复位信号端与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中的各级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交替电连接,各级移位寄存器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交替电连接,且每级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与不同的时钟信号线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区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相对一侧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相同。10.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莹许育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