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液装置的吸液管的用于在其上连接吸液嘴的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6400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吸液装置的吸液管(10)的用于将工作仪器(30)连接在其上的结合装置(22),工作仪器(30)例如是吸液嘴(30)或实验室仪器,实验室工具等,其中,结合装置(22)围绕吸液管段,吸液管段沿着限定轴向方向的吸液管轴线(P)延伸,其中,结合装置(22)另外在其自由纵向端(22b)上具有压力交换口,吸液管段伸入到该压力交换口中并且在其围绕着吸液管轴线(P)且主要在轴向和圆周方向上围绕着吸液管轴线(P)延伸的、相对于吸液管轴线(P)径向向外的侧面上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弯曲的结合突起(44),该结合装置的特征在于,结合突起(44)基本上不变形但径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径向方向上有弹性的弹簧装置(42)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液装置的吸液管的用于在其上连接吸液嘴的结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液装置的吸液管的结合装置,用于在其上连接工作仪器,例如,吸液嘴或实验室仪器、实验室工具等类似的。由此,结合装置围绕吸液管段,该吸液管段沿着限定出轴向方向的吸液管轴线延伸,其中,该结合装置另外在其自由纵向端上具有减压开口,吸液管段接入到该减压开口中,并且其中,该结合装置在其包围吸液管轴线并且主要在轴向方向上和在圆周方向上围绕着吸液管轴线延伸,相对于吸液管轴线径向的外侧面上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可凹陷(nachgiebig)的结合突起。
技术介绍
例如,DE19917375A1公知了这样的结合装置,其带有可连接在其上的、作为工作仪器的吸液嘴。借助减压开口可以将工作液体在吸液管中通过压力变化装置(例如,泵或活塞缸装置)而变化的、用于通过连接的吸液嘴的吸液开口吸入和/或分配配料液的压力传输到被吸液嘴包围的配料室中。在公知的结合装置中,在支座上放置有可通过挤压套管变形的弹性体环,该弹性体环被构造成埋置在吸液嘴的结合槽中。挤压套管沿着吸液管轴线相对于O型环的支座移动,从而使得O型环在挤压套管和支座之间受到挤压。此时O型环包围着吸液管轴线。由此得知:当挤压套管为了在轴向方向上将O型环挤压到支座上而移动时,O型环首先出现初级的轴向压缩,随后O型环出现径向膨胀(始终关于吸液管轴线),从而使得O型环在挤压过程之后具有比机械地无负载状态下更大的外直径。在受挤压的状态下,径向膨胀的O型环在其径向外部的边缘上提供了结合突起。对于与公知的结合装置相匹配的工作仪器,特别是吸液嘴而言,由此在结合槽中在其通常轴向的结合纵向端上(关于在与吸液装置相连接的状态下与吸液管轴线重合的工作仪器的结合段的纵向轴线)具有围着结合段的纵向轴线环绕的固定槽,受挤压且由此径向地膨胀的O型环在结合状态下嵌入到该固定槽中并且由此摩擦配合和形状配合地固定在结合装置上。在此情况下如此选择在工作仪器的结合段中环绕的固定槽的位置和形状,即,结合装置的径向膨胀的O型环如此地放置在固定槽的一个倾斜的表面段上,即,工作仪器(特别是吸液嘴)的结合段,通过径向膨胀的O型环不仅形状配合地固定在结合装置上,而且还在插接方向上被加载预应力,在该插接方向上结合段插在结合装置上以便连接在吸液装置上。通过工作仪器或其结合段在插接方向上通过挤压的O型环加载预应力的这种可能性,结合装置上的和工作仪器的结合槽上的相应的接触面和配对接触面形成紧贴接合并且在这个状态下稳定固定住,由此实现了与吸液装置相结合的工作仪器或它的结合段相对于吸液装置的相对定向并且由此能够在结合状态中确保吸液嘴在吸液装置上的准确位置。通过分离于挤压套管构成的且相对于支座同样轴向地移动的滑脱套管可以使工作仪器从公知的结合装置中滑脱且由此使其脱落。公知的结合装置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获得了出众的成绩,特别是吸液嘴以及其他工作仪器在结合装置上的出众的、可重复的、安全的结合性。
技术实现思路
以所论述的公知的结合装置为出发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如下方式进一步地构造开头所述的结合装置,即,它能够在不损害结合装置和被分配给它的工作仪器之间的值得关注的结合稳固性和结合质量的情况下提供较不复杂的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一般性的结合装置实现该目的,在这个结合装置中,结合突起基本上是不变形的,但它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可在径向方向上有弹性的弹簧装置上。虽然在现有技术中结合突起在径向方向上的柔韧性由O型环的材料弹性以及其变形性能来实现,而在本专利技术中结合突起基本上是不变形的,但它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结合装置上。为了确保径向的移动性,结合装置具有在径向方向上有弹性的弹簧装置。虽然现有技术中公知的O型环可能仅仅暂时地(也就是说在它的被挤压的状态下)才具有结合突起或通常与放松的状态相比在被挤压的状态下结合突起具有更大的尺寸,但在本专利技术的结合装置中,结合突起与时间无关联地始终具有相同的尺寸并且仅仅径向地移动。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公知的且必要的相对移动的挤压套管。作为替代,始终存在结合突起(与现有技术中的由构件的变形构成或变大的结合突起不同)并且与被构造成在径向方向上有弹性的且由此在径向方向上施加力的弹簧装置共同作用。由此能够根据止动突起构造结合突起,吸液嘴可以插接在该结合突起上,并且结合突起在插接在工作仪器的结合段上的情况下被通过弹簧装置驱动地调节到止动接合位置中。在合适地设定结合装置和设置在其上的结合突起的尺寸的情况下,现有技术的被构造用于连接在结合装置上的吸液嘴和其他的工作仪器可在结构上不改变地仍旧结合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合装置上。为此仅仅需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合装置的结合突起相对于具有优点地设置在结合装置上的接触面具有预先确定的间距,通常是轴向间距,该接触面与工作仪器(特别是吸液嘴)的被连接的结合段的相应的配对接触面紧贴接合。作为工作仪器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任意的工作仪器可以连接在吸液装置上。主要考虑将吸液嘴作为工作仪器,该吸液嘴在连接于吸液装置上的状态下借助与被配给的液体不同的工作液体的压力变化以公知的方式允许液体的吸入和分配。与此不同的还可以将其他实验室仪器或实验室工具(诸如用来传送实验物品的托放工具)作为工作仪器连接在吸液装置上。这种托放工具可以例如是所谓的“MTP-板”。这种实验室仪器可以如之前所述的吸液嘴一样通过被构造成适合与结合装置相结合的结合槽与此处所提出的结合装置相结合。当在下文中与结合在结合装置上的工作仪器(例如,在吸液嘴作为工作仪器时)一起阐述结合装置的结合时,应该记住:与吸液嘴的情况相同,其他的带有合适的结合槽的实验室仪器也可以代替吸液嘴与此处所提供的结合装置以相同的方式相结合。尽管在本申请中没有特别说明,但“轴向的”,“径向的”以及“在圆周方向上”的方向都是关于吸液管轴线的。当谈到工作仪器(特别是吸液嘴)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合装置相结合的结合状态时,若没有任何变化,那么应该意味着吸液管轴线与吸液嘴的纵向轴线或通常地与工作仪器的结合段的纵向轴线重合。吸液嘴或通常的工作仪器的结合纵向端或结合段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合装置上用于结合自身更确切的是自身和吸液装置的被动止动可以在不另外使用个别的装置(诸如,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挤压装置)的情况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暂时未从外部受到负载的结合突起抵抗弹簧装置的弹性力通过朝向吸液管轴线径向向内的径向力移动。由此,弹簧装置的弹性力径向向外地对结合突起加载预应力。以现有技术所公知的方式,由此工作仪器(特别是吸液嘴)的具有结合槽的结合段可径向向外地插接在本专利技术的结合装置上并且在此情况下结合突起抵抗弹簧装置的弹性力首先径向向外地移动直至工作仪器相对于结合装置到达一个位置为止,在该位置中被构造用于与结合突起形状配合地接合的固定槽以如下方式设置在工作仪器的结合段中,即,为了与工作仪器的结合段形成止动接合,弹簧装置的弹性力将结合突起径向向外地移动到固定槽中。优选地结合装置在自由的、未被工作仪器的结合段所占据的状态下结合突起与吸液管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工作仪器连接在结合装置上的情况,当工作仪器连接在结合装置上时,弹簧装置在连接工作仪器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弹性力朝向工作仪器的结合段径向向外的对结合突起加载预应力。为了简化工作仪器在结合装置上的连接并且为了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吸液装置的吸液管的用于在其上连接吸液嘴的结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液装置的吸液管(10)的用于将工作仪器(30)连接在其上的结合装置(22),所述工作仪器(30)例如是吸液嘴(30)或实验室仪器、实验室工具以及类似的,其中,所述结合装置(22)围绕吸液管段,所述吸液管段沿着限定出轴向方向的吸液管轴线(P)延伸,其中,所述结合装置(22)另外在其自由纵向端(22b)上具有压力交换口,所述吸液管段伸入到所述压力交换口中并且在其围绕所述吸液管轴线(P)且主要在轴向上和圆周方向上围绕所述吸液管轴线(P)延伸的、相对于所述吸液管轴线(P)径向地在外面的侧面上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弯曲的结合突起(44),其特征在于,结合突起(44)基本上不变形但径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在径向方向上有弹性的弹簧装置(42)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25 DE 102012213089.61.一种吸液装置的吸液管(10)的用于将工作仪器(30)连接在其上的结合装置(22),所述工作仪器(30)是吸液嘴(30)或实验室仪器、实验室工具,其中,所述结合装置(22)围绕吸液管段,所述吸液管段沿着限定出轴向方向的吸液管轴线(P)延伸,其中,所述结合装置(22)在其自由纵向端(22b)上具有压力交换口,所述吸液管段伸入到所述压力交换口中并且在其围绕所述吸液管轴线(P)且主要在轴向上和圆周方向上围绕所述吸液管轴线(P)延伸的、相对于所述吸液管轴线(P)径向地在外面的侧面上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弯曲的结合突起(44),其特征在于,结合突起(44)不变形但径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在径向方向上有弹性的弹簧装置(4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无负载的结合突起(44)抵抗所述弹簧装置(42)的弹性力而通过朝向所述吸液管轴线(P)径向向内的径向力径向地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突起(44)完全围绕着所述吸液管轴线(P)环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装置(42)包括至少一个板簧装置(46),所述板簧装置(46)从远离压力交换口的轴向端部朝向靠近压力交换口的轴向端部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板簧装置(46)在其靠近压力交换口的轴向端部上与所述结合装置(22)的具有所述压力交换口(26)的端部段(38)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板簧装置(46)在其远离压力交换口的轴向端部上与所述结合装置(22)的管侧段(40)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突起(44)被分成多个子结合突起(44),其中每个子结合突起(44)都被设置在径向方向上有弹性的弹簧装置(42)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多个平行的板簧装置(46),其中每个板簧装置(46)均具有子结合突起(4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在圆周方向上直接相邻的板簧装置(46)在其间具有圆周间隙(48)并且由此在圆周方向上彼此具有间距地布置。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子结合突起(44)与分别支承它们的板簧装置(46)被构造成一个整体。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合装置(22)的具有所述压力交换口(26)的端部段(38)上设有用于确保与所述结合装置(22)相结合的吸液嘴(30)相对于结合装置(22)定位的定位保障结构(54、58)。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保障结构(54、58)具有径向凸台(54)或/和沿着所述吸液管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里亚斯·施特德勒托尔斯滕·皮茨
申请(专利权)人:哈美顿博纳图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