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被覆的银微粒的制造方法及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经被覆的银微粒技术

技术编号:1126399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利用所谓的胺络合物分解法来制造经被覆的银微粒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利用该方法制造出的经被覆的银微粒。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1工序,将下述(1)、(2)和(3)的物质混合,(1)为可通过加热而进行分解从而产生金属银的银化合物,(2)为烷基胺,(3)为具有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至少1种醇化合物、及/或在分子内包含碳原子与杂原子的多重键、或杂原子之间的多重键中的至少一方的化合物,从而生成该包含银化合物和烷基胺的络合物,以及,第2工序,将该络合物加热分解,生成被包含烷基胺的保护膜被覆的银微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利用所谓的胺络合物分解法来制造经被覆的银微粒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利用该方法制造出的经被覆的银微粒。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第1工序,将下述(1)、(2)和(3)的物质混合,(1)为可通过加热而进行分解从而产生金属银的银化合物,(2)为烷基胺,(3)为具有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至少1种醇化合物、及/或在分子内包含碳原子与杂原子的多重键、或杂原子之间的多重键中的至少一方的化合物,从而生成该包含银化合物和烷基胺的络合物,以及,第2工序,将该络合物加热分解,生成被包含烷基胺的保护膜被覆的银微粒。【专利说明】经被覆的银微粒的制造方法及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经被 覆的银微粒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包含烷基胺的保护膜被覆的银微粒的制造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造 的经被覆的银微粒。
技术介绍
关于银微粒而言,除了已知其具有金属银特有的高电导率、耐氧化稳定性、在可见 光区的光反射率之外,还已知其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烧结而生成银被膜等。使用银微粒通过 其发挥这些特性从而用作为导电性油墨、糊料,可期待其作为利用简单的印刷?涂布工序来 制作电子布线?元件的新一代工艺技术(即印刷电子学)中的布线材料。 另外,银离子对细菌等显示极强的杀菌性,结果,通过使用比表面积大的银微粒, 可期待利用微量的银即可得到高杀菌力。另外,还研宄了使用银微粒发挥特异性的光学性 质、从而作为色素、反射镜的材料。 银微粒可利用多种方法来制造,但从附加防止制造的银微粒凝集、提高在溶剂中 的分散性等特性的方面考虑,通常有以在制造银微粒的同时、在粒子表面生成各种保护膜 的经被覆的银微粒的形式进行制造的方法。作为这样的经被覆的银微粒的制造方法,通常 有在共存有包含银的化合物和形成保护被膜的有机分子等的环境中、利用还原剂对包含银 的化合物进行还原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硝酸银和胺的络合物滴加到作为 还原剂的抗坏血酸等中、将硝酸银还原来制造经被覆的银微粒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2中 记载了在有机保护剂及还原助剂的共存下、加热硝酸银等银盐而将其还原、由此来制造覆 盖有有机保护剂的银粒子的技术。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地利用包含银的化合物和还原剂等多种成分间的还原反应的 方法时,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各成分的混合比率的微细波动等导致并非一定均匀地产生银 粒子,得到的银微粒变得不均匀。另外,在缓和混合比率的波动、防止银微粒的粗大化等方 面,将包含银的化合物和还原剂稀薄地溶解在大量的溶剂中是有效的,但存在以下问题:在 大量溶剂所需要的成本、以及银的收率方面,产生不利。 相对于上述技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以下技术的开发:通过在使烷基胺覆盖 于草酸银等含银化合物上从而形成络合物后、加热生成的络合物而将其热分解、由此得到 经被覆的银微粒的技术("胺络合物热分解法"、或更简略地称为"胺络合物分解法(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3)。通过胺络合物分解法,由于利用作为一种成分的胺络合物热分解成多 种成分的反应作为生成银微粒时的反应,所以与在多种成分间发生的还原反应相比,不易 产生因浓度等的波动而导致的不均匀,容易得到具有均匀的特性的银微粒。另外,通常不需 要有机溶剂等、在无溶剂下也可得到银微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 - 1441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 - 39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0 - 2655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利用胺络合物分解法进行的银微粒的制造中,如上所述,要求预先将 烷基胺覆盖到草酸银等含银化合物上而形成络合物。关于这一点,当仅使用能形成比较稳 定的被膜的烷基胺作为制造的经被覆的银微粒的被覆分子时,难以形成络合物、或者形成 络合物需要较长时间的情况较多。因此,使用促进形成含有包含银的化合物和烷基胺的络 合物的助剂是有效的。 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通过在使用烷基胺的同时还使用极性更强的烷基二 胺,从而无论烷基胺的种类如何,均能快速地生成包含含银化合物和烷基胺的络合物,可得 到良好的经被覆的银微粒。 然而,主要为了形成络合物而被使用的烷基二胺等也被包含在制造的经被覆的银 微粒的被膜中,因此会影响经被覆的银微粒的各种特性,预计会存在以下情况:取决于经被 覆的银微粒的用途需要使用其他成分进行置换。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利用所谓的胺络合物分解法来制造经被覆的银微粒 的方法中,提供与以往不同的新制造方法,并且提供利用该方法制造的经被覆的银微粒。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针对被包含烷基胺的保护膜被覆的经被覆的 银微粒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认真研宄,结果发现,通过在将可通过加热而进行分解从而生成 金属银的银化合物、和烷基胺混合来生成络合物时,添加相对于水具有溶解性的醇化合物, 或者添加在分子内包含碳原子与杂原子的多重键(multiplebond)的化合物、及/或在分 子内包含多个杂原子间的多重键的化合物,可促进络合物的生成,无论烷基胺的种类如何, 均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生成络合物。 即,本专利技术的经被覆的银微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第1工序, 将下述(1)、(2)和(3)混合,(1)为可通过加热而进行分解从而生成金属银的银化合物,(2) 为烷基胺,(3)为具有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至少1种的醇化合物、及/或在分子内包含碳原子 与杂原子的多重键、或杂原子之间的多重键的至少一方的化合物,由此生成包含所述银化 合物和烷基胺的络合物;以及,第2工序,将该络合物加热分解,生成被包含烷基胺的保护 膜被覆的银微粒。上述杂原子为氧原子或氮原子是优选的,包含它们中任意一方或两方的 化合物是优选的。另外,进一步优选地,该化合物中包含的碳原子的数为14以下。在该络 合物生成工序中,也可包含不影响络合物的生成的其他助剂。 专利技术效果 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对包含可通过加热而进行分解从而生成金属银的银化合 物、和烷基胺的络合物的生成加以促进,能有助于提高被包含烷基胺的保护膜被覆的经被 覆的银微粒的制造方法的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进而,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根据得到的经被覆的 银微粒的用途,来对作为保护膜使用的烷基胺的种类加以选择、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上 极其有用。例如,当作为油墨使用时,通过包含长链的烷基胺、脂肪酸,能提高在溶剂中的分 散性。另外,为了提高低温下的烧结性,可提高中短链的烷基胺的含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实施例1至8中得到的银微粒的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TEM)像或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像。 为实施例9至15中得到的银微粒的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TEM)像或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像。 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代表性的经被覆的银微粒的透射扫描电子 显微镜(STEM)像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像。展示了利用(a)实施例16、(b)实施例17、 (c)实施例24、(d)实施例25、(e)实施例27、以及(f)实施例28的方法制造的经被覆的银 微粒的STEM或SEM图像。 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代表性的经被覆的银微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4/201380041111.html" title="经被覆的银微粒的制造方法及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经被覆的银微粒原文来自X技术">经被覆的银微粒的制造方法及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经被覆的银微粒</a>

【技术保护点】
经被覆的银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第1工序,将下述(1)、(2)和(3)的物质混合,(1)为可通过加热而进行分解从而生成金属银的银化合物,(2)为烷基胺,(3)为具有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至少1种的醇化合物、及/或在分子内包含碳原子与杂原子的多重键、或杂原子之间的多重键中的至少一方的化合物;从而生成包含所述银化合物和烷基胺的络合物,和第2工序,将该络合物加热分解,生成被包含烷基胺的保护膜被覆的银微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原正人今宏树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山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