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免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6157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3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实现60MPa的表面压力的滑动体的高性能的滑动免震装置。滑动免震装置(10)包括:具备具有曲率的滑动面(1a、2a)的上瓦状物(1)及下瓦状物(2)、在上瓦状物(1)和下瓦状物(2)之间与各瓦状物相接且具备具有曲率的上面(4a)及下面(4b)的柱状且钢制的滑动体(7),滑动体(7)的上面(4a)和下面(4b)以PTFE纤维配设于上瓦状物(1)及下瓦状物(2)的滑动面(1a、2a)侧的方式具备由PTFE纤维和比PTFE纤维抗拉强度高的纤维构成的双层织物层(5、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实现60MPa的表面压力的滑动体的高性能的滑动免震装置。滑动免震装置(10)包括:具备具有曲率的滑动面(1a、2a)的上瓦状物(1)及下瓦状物(2)、在上瓦状物(1)和下瓦状物(2)之间与各瓦状物相接且具备具有曲率的上面(4a)及下面(4b)的柱状且钢制的滑动体(7),滑动体(7)的上面(4a)和下面(4b)以PTFE纤维配设于上瓦状物(1)及下瓦状物(2)的滑动面(1a、2a)侧的方式具备由PTFE纤维和比PTFE纤维抗拉强度高的纤维构成的双层织物层(5、6)。【专利说明】滑动免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上下瓦状物(上下杳)和介于它们之间的滑动体构成的滑动免震装 置。
技术介绍
在作为地震国的我国,对于大楼或桥梁、高架道路、家庭的住宅之类的各种结构 物,开发了抗击地震力的技术、减小进入结构物的地震力的技术等各种抗震技术、免震技 术、制震技术,且正在被应用于各种结构物。 其中,免震技术是减小进入结构物的地震力本身的技术,因此,地震时的结构物的 振动被有效地减小。对该免震技术进行概述时归结为,使免震装置介于作为下部结构物的 地基和上部结构物之间,减少地震造成的地基的振动向上部结构物的传递,减小上部结构 物的振动,保证结构稳定性。此外,该免震装置不仅在地震时,而且对减小总是对于结构物 进行作用的交通振动向上部结构物的影响也发挥效果。 免震装置中,存在含铅塞层叠橡胶支承装置(鉛少入9積積厶支承装置) 或高衰减层叠橡胶支承装置、将层叠橡胶支承和缓冲器组合成的装置、滑动免震装置等各 种方式的装置。采纳其中的滑动免震装置,对其一般的构成进行说明时,由具备具有曲率的 滑动面的上瓦状物及下瓦状物、在上瓦状物和下瓦状物之间并且具备与分别的瓦状物相接 且具有相同曲率的上面及下面的柱状的滑动体构成,有时也称为上下球面滑动式的免震装 置或者双凹式的免震装置等。 在该种免震装置中,上下瓦状物的动作性能受到与介于它们之间的滑动体之间的 摩擦系数或摩擦系数乘W重量所得的摩擦力支配。 但是,现有滑动免震装置中滑动体的基准表面压力为20MPa W下,因此,在因结构 物的高层化等重量变重的情况下,为了形成与该负荷平衡的平面尺寸的滑动免震装置,装 置不得不大规模化,与层叠橡胶免震装置等异种的免震装置相比,成本竞争力就会降低,作 为结果,现状是使用频率降低。 另外,应用由钢材形成的滑动体的情况,虽然因为机械加工其加工精度较高,但是 其摩擦系数的偏差大,表面压力依存或速度依存较大,因此其摩擦系数的上下限的幅度变 大,具有地震响应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因此,即使能够防止建筑物的倒塌,也难W成为使 PML(可能的最大损失)接近零、使日常用具等的受害达到零的高性能免震装置的构成部 件。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滑动免震装置,其具备由纤维织布强化热固化 性合成树脂的层叠体构成的基体、由与基体的上面及下面分别一体接合的表层材料构成的 滑动体。 该滑动体是将平织的PTFE纤维重合、或者将平织的PTFE纤维、织布和平织的棉布 重合而形成,通过制成该种构成的滑动体,可期待源于PTFE的低摩擦性。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实验条件下也明确地显示,在此处公开的滑动体中, 其表面压力也在20MPa W下,即19. 6N/mm2(19. 6MPa),因此达不到解决源于上述的滑动体为 低表面压力该一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001引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4848889号说明书 专利技术概述 [001引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开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实现60MPa的表面压 力的滑动体的高性能的滑动免震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免震装置包括:具备具有曲率的滑动面的上瓦 状物及下瓦状物、在上瓦状物和下瓦状物之间并且具备与各瓦状物相接、具有曲率的上面 及下面的柱状钢制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的所述上面和所述下面W PTFE纤维配设于所述 上瓦状物及下瓦状物的滑动面侧的方式具备由PTFE纤维和比该PTFE纤维抗拉强度高的纤 维构成的双层织物层。 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免震装置,通过设定钢制的滑动体而确保其高的表面压力,同时通 过在与上下瓦状物的滑动面相接的滑动体的上下面配设双层织物层,更具体地说,W PTFE 纤维配设于滑动面侧的方式将由PTFE纤维和比PTFE纤维抗拉强度高的纤维构成的双层织 物层固定于滑动体的本体上,成为确保60MPa的表面压力同时具备高的免震性能的滑动免 震装置。 通过在滑动体的上下面中的上下瓦状物滑动面侧配置PT阳纤维,实现在60M化左 右的高表面压力下的滑动性是良好的。 并且,通过应用含有PTFE纤维的双层织物层,抗拉强度比较低,因此,承受负荷时 的耐压碎性低的PTFE纤维承受在加压状态下的反复振动(加压滑动力)时容易压坏。但 是,压坏的PTFE纤维留在比其抗拉强度高、因此耐压碎性高的纤维内,从而至少其一部分 能够面对上下瓦状物的滑动面,因此能够享受PTFE纤维的良好的滑动性。该样的情况关系 到具有所要求的免震性能的滑动免震装置的耐久性的提高。 另外,所谓"比PTFE纤维抗拉强度高的纤维",可举出尼龙6或聚对苯二甲酸己醋 (PET)等多种多样的树脂纤维。其中,理想的是耐药性、耐加水分解性优异、抗拉强度非常高 的PPS纤维。 钢制的滑动体的本体和双层织物层用粘接剂粘接固定。例如,比PTFE纤维抗拉强 度高的纤维应用PPS纤维的情况,由于其与钢制的滑动体的本体表面的粘接性明显比PTFE 纤维好,因此也具有应用双层织物层、将PTFE纤维配设于瓦状物的滑动面侧、将PPS纤维等 配设于滑动体的本体侧的构成的优点。 根据本【专利技术者】等的验证,证实在60M化的表面压力下、动摩擦系数y为4?6%左 右(P =0.04?0.06)的范围,具有反复数为100次W上的反复耐久性。由此,通过应用本 专利技术的滑动免震装置,能够实现建筑物最上层的响应加速度为lOOgal W下的高性能免震。 还证实,滑动体在滑动面上滑动时的固有周期T处于4. 5砂?8砂的范围,且滑动 面和滑动体的动摩擦系数y处于0. 03?0. 07的范围的情况下,可W使对二级地震运动 (L2)的响应剪切系数CB为0. 2 W下,且,可使对于H级地震运动(L3,比二级大1. 5倍的地 震运动)的响应位移5不足80cm。此外,所谓响应位移5超过80cm,虽然意味着免震性 能非常高,但是,由于发挥该种免震性能的装置成为装置制作成本非常高昂的装置,从制作 成本的观点来看,可W说60cm左右的响应位移量的装置较妥当,制作充其量不足80cm的装 置比较好。 更优选的是,在固有周期T处于4. 5砂时的动摩擦系数y处于0. 04?0. 05的范 围的情况下,能够将响应位移5控制在60cm前后,在固有周期T为6砂时的动摩擦系数y 处于0.03?0.05的范围的情况下,可W使响应剪切系数CB不足0.15、响应位移5不足 70cm,在固有周期T为8砂时的动摩擦系数y处于0. 04?0. 05的范围的情况下,可W使 响应剪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免震装置,包括具备具有曲率的滑动面的上瓦状物及下瓦状物、和在上瓦状物和下瓦状物之间的柱状且钢制的滑动体,所述滑动体具备与分别的瓦状物相接且具有曲率的上面及下面,其中所述滑动体的所述上面和所述下面以PTFE纤维配设于所述上瓦状物及下瓦状物的滑动面侧的方式具有由PTFE纤维和比该PTFE纤维抗拉强度高的纤维构成的双层织物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秀司西本晃治二之宫有希土仓弘至菅埜幸治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工程技术株式会社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