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筒机构及具有其的卷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579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筒机构及具有其的卷扬机。所述卷筒机构可转动地设于卷扬机机架上,所述卷筒机构包括第一卷筒及第二卷筒,所述第二卷筒位于所述第一卷筒的内部,卷扬机钢丝绳的保护圈缠绕于所述第二卷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钢丝绳的保护圈缠绕于卷筒机构的内部,既缩短了卷筒机构的长度,又能使设置于卷筒机构内部的保护圈免受外界腐蚀,提高了设备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卷筒机构及具有其的卷扬机
技术介绍
卷扬机是工程机械、港口机械、起重机械、钻探机械、石油及海上重工机械等常用的起重设备。随着机械起重设备越做越大、性能越来越强,作为其主要部件的卷扬机也相应的变大变强。以旋挖钻机为例,近年来,大吨位的旋挖钻机已成为各大机械制造厂家的研发重点。大吨位就意味着打孔深度和直径的变大,这使得卷扬机钢丝绳在提升钻杆的时候需要更大的拉力,为使卷筒不至于因双层钢丝绳的压力而被压溃报废,在大吨位机型上普遍采用单层卷筒。为了保证安全,卷筒的容绳量除了满足卷扬机的最大行程之外,还必须保证至少有三圈钢丝绳作为保护圈缠绕于卷筒末端上。但上述设计却使得卷筒的长度增加,体积增大,使得本身就装配紧凑的底盘结构变得更加拥挤,导致了诸如油箱、冷却器及液压管路等其它设备的位置布局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筒机构及具有其的卷扬机,该卷筒机构的设计可以缩短卷筒的长度、减少对其它设备的装配干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卷筒机构,包括第一卷筒及第二卷筒,所述第二卷筒位于所述第一卷筒的内部,卷扬机钢丝绳的保护圈缠绕于所述第二卷筒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卷筒包括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卷筒位于所述第一卷筒的第一端内部,所述钢丝绳由所述第一卷筒的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一卷筒的所述第二端缠绕。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卷筒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供所述第二卷筒伸入的通孔,所述第二卷筒包括卷筒部及位于所述卷筒部第一端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卷筒的所述卷筒部伸入所述第一卷筒的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卷筒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卷筒的第一端的端面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卷筒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卷筒之间的螺栓连接或焊接、或者所述卷筒部与所述第一卷筒之间的紧配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卷筒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卷筒还包括钢丝绳固定孔及钢丝绳固定装置,所述钢丝绳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二卷筒的所述卷筒部上,所述钢丝绳固定装置与所述钢丝绳固定孔相配合,将所述钢丝绳的末端压紧固定于所述第二卷筒上。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固定装置包括若干螺栓或若干螺栓压板,所述螺栓或所述螺栓压板沿垂直于所述钢丝绳的方向拧入所述钢丝绳固定孔内,所述螺栓压板包括一螺栓及位于该螺栓尾部的一压板。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固定装置包括若干压板装置,所述压板装置包括两个翼片部及位于所述翼片部之间的压板部,所述翼片部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卷筒部上,所述压板部经由一贯穿钢丝绳固定孔壁部的穿槽伸入所述钢丝绳固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卷筒的第一端的内壁设有一凸块,一出绳通道贯穿所述第一卷筒的壁部和所述凸块而连通所述第一卷筒的内部和外部,所述出绳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卷筒的筒壁的其中一条切线相平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卷扬机,包括卷筒机构,所述卷筒机构为上述的卷筒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卷扬机还包括减速机及卷扬机机架,所述减速机由所述卷扬机机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卷筒的内部,且通过一法兰固定至所述第一卷筒上,所述第二卷筒位于所述减速机与所述卷扬机机架的另一端之间,且所述第二卷筒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卷扬机机架上。综上所述,在本技术中,由于保护圈位于第二卷筒上,因此在卷扬机作业时缠绕于第一卷筒上的钢丝绳就可以完全放出。因为将保护圈缠绕于第一卷筒内部的第二卷筒上,而不需要在第一卷筒上预留保护圈,这样就可以减小卷筒机构的长度,从而可以避免因卷筒长度过大对其它设备的装配所造成的干涉。并且,保护圈设置于第一卷筒的内部又可以避免保护圈受到外界污染物的侵蚀,增加卷筒机构的安全系数。当卷扬机的起重载荷越大,所需的钢丝绳越粗,其保护圈的长度就越长,此种卷筒机构对卷筒长度的减少就越明显。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卷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沿Ⅲ-Ⅲ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钢丝绳固定孔的轴向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钢丝绳固定孔沿Ⅴ-Ⅴ方向截面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钢丝绳固定孔与楔形块配合固定钢丝绳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钢丝绳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钢丝绳固定装置固定钢丝绳的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提供的卷筒机构20用于卷扬机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卷扬机包括卷扬机机架10、卷筒机构20、钢丝绳30和减速机40。其中,减速机40由卷筒机构20的一端穿入卷筒机构20的内部,卷筒机构20可转动地固定于卷扬机机架10上。卷筒机构20包括第一卷筒21及位于第一卷筒21内部的第二卷筒22。具体地,第一卷筒21为中空筒状,第一卷筒21包括第一端211(即图1所示的上端)及与第一端211相对的第二端212(即图1所示的下端),钢丝绳30由第一卷筒21的第一端211向第二端212缠绕,且钢丝绳30的保护圈31缠绕于第二卷筒22上。为了使第一卷筒21与第二卷筒22的转动一致,第一卷筒21与第二卷筒22同轴设置。第二卷筒22包括卷筒部221及位于卷筒部221一端的连接部222,卷筒部221与连接部222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第一卷筒21的第一端211的端面上开设有通孔213。第二卷筒22的卷筒部221经过通孔213而伸入第一卷筒21的内部,第二卷筒22的连接部222通过螺栓228固定于第一卷筒21的第一端211的端面上。可以理解地,也可以通过将第二卷筒22的连接部222焊接于第一卷筒21的第一端211的端面或者将第二卷筒22的卷筒部221以紧配合的方式嵌入第一卷筒21的方式将第二卷筒22固定于第一卷筒21上。如图1至图3所示,卷筒部221上相对于连接部222的另一端设置有钢丝绳固定孔223。优选地,钢丝绳固定孔223沿卷筒部221的径向设置于卷筒部221内壁形成的凸缘上。钢丝绳固定孔22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U形,且钢丝绳固定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筒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机构(20)包括第一卷筒(21)及第二卷筒(22),所述第二卷筒(22)位于所述第一卷筒(21)的内部,卷扬机钢丝绳(30)的保护圈(31)缠绕于所述第二卷筒(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筒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机构(20)包括第
一卷筒(21)及第二卷筒(22),所述第二卷筒(22)位于所述第一卷
筒(21)的内部,卷扬机钢丝绳(30)的保护圈(31)缠绕于所述第二
卷筒(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卷筒(21)包括第一端(211)及与第一端(211)相对的第二端(212),
所述第二卷筒(22)位于所述第一卷筒(21)的第一端(211)内部,所
述钢丝绳(30)由所述第一卷筒(21)的所述第一端(211)向所述第一
卷筒(21)的所述第二端(212)缠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筒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卷筒(21)的第一端(211)的端面上设有供所述第二卷筒(22)伸
入的通孔(213),所述第二卷筒(22)包括卷筒部(221)及位于所述
卷筒部(221)一端的连接部(222),所述第二卷筒(22)的所述卷筒
部(221)伸入所述第一卷筒(21)的所述通孔(213),所述第二卷筒
(22)的所述连接部(222)与所述第一卷筒(21)的第一端(211)的
端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示的卷筒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卷筒(22)通过所述连接部(222)与所述第一卷筒(21)之间的螺
栓(228)连接或焊接、或者所述卷筒部(221)与所述第一卷筒(21)
之间的紧配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卷筒(21)的第一端(211)的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筒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卷筒(22)还包括钢丝绳固定孔(223)及钢丝绳固定装置,所述钢

\t丝绳固定孔(223)位于所述第二卷筒(22)的所述卷筒部(221)上,
所述钢丝绳固定装置与所述钢丝绳固定孔(223)相配合,将所述钢丝
绳(30)的末端压紧固定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智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